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又到一年考试毕业季,艺术生的那些事儿!

“论文写得不好的,演戏一定不好!”

六月骄阳,毕业在即。对于文娱行业来说,艺术生,尤其是学习表演的“演员后备役”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于是就有网友发问了:“论文写得不好的学生们会在表演实践上获得高分吗?”对此,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王楠做了以上回应,并表示,论文可以体现出对于表演的理新总结,表演需要理论体系支撑,而非只停留于看不见、莫不着的“感受”。

随着文娱行业的不断发展,艺术生作为文娱行业后备人才,也越来越被大众关注。无论是表演、导演,还是舞蹈、音乐、播音主持,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成为戏剧方向艺术生的那一刻,半只脚便跨入了文娱行业,从毕业的那一刻起,也意味着自己与公众人物只是一步之遥。那么你了解艺考、艺术生、艺术院校吗?

从鸿都门学到2020年艺考大改革

“艺考”看似“新鲜”,但要追溯其历史,要从两千年前的东汉王朝后期说起。当时的“艺术院校”叫鸿都门学,各类艺术人才经过举荐和考试就能进入学习,完成学历后便能成为政府的文职官员。

古代君王汉灵帝是其创立者。汉灵帝本人极具艺术天赋,对拥有艺术才能的官员人才都十分青睐,也希望鸿都门学能打破门阀垄断的以“经学”为准的人才选拔制度。鸿都门学开办的课程是:辞赋、尺牍、小说、字画,其中辞赋和小说是文学创作、尺牍是公文写作、字画就是艺术创作了。事实证明,鸿都门学培养的人才不仅培养出许多有艺术才能又有实用技能的官员,也为后来汉末建安时涌现出来的众多文学、书法大家打下了基础。

喜爱音乐的唐玄宗,重视培养音乐人才,在梨园开办讲习班,招纳三百弟子,即为“梨园子弟”,专设“小部音声”,由30多个15岁以下的孩子组成,为音乐艺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因此唐玄宗时期诞生出李龟年、贺怀智、黄旛绰、李谟等一大批音乐人才。

北宋时期,宋徽宗在位期间十分重视绘画教育,把绘画纳入科考,并亲自设计考题,开启了“美术艺考”的先河,选拔出一批中国美术史上的杰出画家。其中,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便是这期间的杰出画家代表。

而现代艺考要从上世纪30、40年代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说起,这个在延安建立的以艺术创作为主的学校,吸纳了诸多全国各地汇集到延安的热血文艺青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艺术类院校,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1952年,中国高级教育考试制度确立,艺考也应运而生,与现在相似,当时的艺考也分为笔试与复试。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在当时招收了新闻摄影专修科、洗印专修、动画专修科大专班,以及洗印中专班。直到1956年才设置本科学科,招收了86名学生——这是新中国电影队伍中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

1977年高考恢复,艺考也被恢复,期间虽然多次改革,但一直都围绕“专业考试+文化考试”进行。2002年全国出现“艺考热”,全国3.2万人报名参加艺考,这个数字十年后突破100万。期间艺考人数有所回落,但到了2016年又重新突破100万。除了美术专业,表演专业尤其火爆,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仅表演学院报考人数达9693人次,表演本科计划录取50人,报录比达到194:1。2019年,中央戏剧学院影视方向报名异常火爆,其中话剧影视表演专业(北京班)计划招生25人,报名人数10233人,报录比达453:1。

2020年到2021年,艺考做出了重大改革,校考取消,普遍承认省统考成绩,文化成绩要求进一步提高,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参加艺考曾经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进入高校的“捷径”,但是现在看来,新的艺考改革显然想打破艺考生文化素质不高的弊端。

艺考输送大量文化人才,繁荣文娱行业

当年鲁艺为新中国文艺发展奠定了基础,从鲁艺走出的大量文艺人才成为后来各个艺术学科的带头人、奠基人。建国前,我党接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兴办的四期电影干部培训班,向文化行业先后培养了520余名干部,其中440名干部参加了电影工作,70余名参加了部队及地方文化工作。

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在成立初期,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急需发展输送了576名专业的毕业生。郦子柏、印质明、赵联、庞学勤、李孟尧、孙羽、张天民、林汝为、林农、王炎、于彦夫、董克娜、杨静、于洋、张桂兰、李文化、魏铎、沈杰、常彦、阿达、汪流、刘国典、孔祥竺等一大批知名的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都出自于此。

恢复高考后,北京电影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导演系学生后来被称为“第五代导演”——他们也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的集大成者演: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张军钊、黄建新、吴子牛、孙周等。这批导演为当时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展拿下诸多荣誉,而他们也正是专业艺术考试机制下的卓越人才,时至今日,“第五代导演”仍旧活跃在电影一线。

无论是赫赫有名的“第五代导演”,还是后来散发着熠熠光彩的“第六代导演”,他们都是中国艺考为文艺事业不断输入人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仅近三年,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 仅仅上戏一间院校2019年毕业生就有522人,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633人,上戏这三年的总体就业率分别是:81.98%、85.1%、91.5%。

除了备受关注的戏剧方向专业,美术、音乐、编导等大量艺术生毕业后也都奔赴文化行业,创造了文化产业欣欣向荣的姿态。而表演专业的艺术生也渐渐成为演员行业的主力军,比如就有人统计过,影视业极具代表新的公司欢瑞影视公司旗下演员90%科班出身,普遍为本科文化程度。

从上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北京电影学院培养了大批中流砥柱的演员,如许晴、蒋雯丽、俞飞鸿、黄磊、姜武等人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为中国影视行业贡献了诸多经品力作,而到了90年代中期,徐静蕾、蒋勤勤、陈坤、黄晓明这几届表演系毕业生几乎撑起影视行业演员的半壁江山——这也是后期表演类艺考火爆的缘由之一。

艺考的娱乐圈正面榜样效应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艺术考试因文化成绩要求不高,与“学习成绩差”划上等号。但是在娱乐圈,艺考、艺术生却是十分“正面”的信息。尤其是在艺人越来越年轻态,娱乐受众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之下,艺人凭借努力学习提升业务,并获得名气与荣耀是主流所倡导的。这也在娱乐圈给艺考赋予了新的意义——引导年轻受众群体树立正确价值观。

“科班出身”虽然不是判定一个演员业务水平的唯一标准,但是显然能为艺人争取好的机会、带来正面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明星经纪、宣传营销的不断兴起,艺考也成为艺人打造人设与话题的内容。

对于年少成名,或者童星出道的艺人来说,他们的“艺考”被“升级”为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点。早在2010年,杨紫、周冬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时就掀起过一阵讨论。2014年,娱乐圈迎来“小鲜肉”“小花”浪潮,大量年轻面容姣好艺人成为年轻观众的追逐对象,两年后,关晓彤高分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年轻一代的艺人开始在观众们的注视下迈入自己的艺术生生涯。

随着刘昊然、王俊凯、易烊千玺、吴磊、陈飞宇、张子枫、宋祖儿等演员的陆续报考,这批本就曝光于大众的年轻演员关于考试、录取、上课、答辩、毕业,都成了喜闻乐见的娱乐热点——宣传当红年轻演员的艺考一方面能给追逐他们的年轻观众树立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也能让备受舆论困扰的年轻艺人以“正经科班出身”平衡负面舆请。

更多普通的艺考生,则能以艺考优异成绩提前获得媒体关注与曝光量,从而为未来演艺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2020年,青年演员夏梦获得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三所高校表演专业全国第一名,同时也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全国第五名。这令她登上热门,备受瞩目,赢得了不少机遇,刚踏入校园就参演了诸多院线电影。

在越来越注重“科班”、注重专业新的演艺行业,艺考是每年春夏的焦点——毕竟一个行业是否能持续蓬勃发展,靠得就是源源不断的新人涌现,而艺考也正是娱乐新人的培育场。现在的艺考虽早已与历史中的艺术考试大相径庭,但一路追溯,也看到了中国一脉相承的对文艺发展的重视。最后,希望艺考生都顺利上岸,愿每位即将毕业的艺术生,都能不负梦想,一路向前!

  • 上一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因病医治无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