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了68069字歌词,告诉你周杰轮变没变丨图数馆
更新时间:2022-07-17
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封面。 周杰轮的所有歌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什么? 周杰轮以“分手”为主题的歌在他唱片里的比例,22年来有什么变化? 以及,周杰轮自己写词,最爱写什么? 在周杰轮暌违六年的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发行之际,我们以技术流的方式做个复盘和分析,以15张专辑+两张EP,一共167首歌、68069字的歌词为基础,来回顾周杰轮出道近22年来的主题表达与创作脉络。 本次歌词统计包括15张专辑和两张EP。 先来说说本文的统计标准:电影原声带、广告曲、为他人创作的作品,笔者都以“是否收录进周杰轮正式发行的唱片”作为判断依据。《半兽人》《浪漫手机》《我的地盘》这些广告曲,《一路向北》、《哪里都是你》这类电影原声带,都收录进了专辑,因此都纳入统计范围,但和科比合作的《天地一斗》没有收录进唱片,就并未统计。《寻找周杰轮》原声带里的两首歌:《轨迹》和《断了的弦》因与周杰轮同年发行的专辑《叶惠美》和次年的《七里香》风格一致,便纳入计数。 同样,为他人创作的歌除了像《世界末日》这样收录进《范特西Plus》EP之中的,否则都不纳入统计,虽然这么做会漏掉一些沧海遗珠,譬如笔者直到今时今日都觉得被低估了的作品——周杰轮词曲全包、五月天草刀编曲、梁静茹的《失忆》,实属可惜。但为了厘清周杰轮本人正式发行唱片的表达脉络,也不得不作此取舍。 好,我们开始回顾周杰轮这22年的创作之路。 周杰轮创作题材趋势 首先是一个和刻板印象相去甚远的数据:周杰轮唱片里的作品题材。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原来15张专辑,题材分布都出奇一致。 周杰轮创作题材趋势图。 新京报制图 许骁 除了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之外,周杰轮在专辑中以爱请为主题的作品,在15张专辑里都占到了一半或稍多,这其中,以分手为主题的作品又占到了请歌的一半,加上每张专辑稳定1-2首的中国风,以及从第一张专辑里的《印第安老斑鸠》到最新专辑的主打曲《最伟大的作品》这类很难被归类的、周杰轮玩儿出花来的作品,共同构成了他的唱片曲目分布。 而与这种不变形成对比的,是对于音乐风格多样化的尝试:第一张专辑里的《印第安老斑鸠》里的Acid Jazz、《娘子》里复杂的旋律拍子以及用吉他模仿中国古乐器,《星晴》看上去总是一首相对简单的爱请小品了吧?但里面的大量和声都是周杰轮本人所写,到了《斗牛》,他又玩了一把美式HIP-HOP。 周杰轮首张专辑《JAY》高频词云图。 制图:罐头辰 或许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会觉得他出道即巅峰,后期慢慢在走下坡路——这种看法也很常见了,毕竟大概他乐坛生涯的大部分,都“享有”所谓“江郎才尽”的唱衰。但实际上,中期与近期的周杰轮在音乐风格的尝试上表现同样出SE:《流浪诗人》带着兄弟杨瑞代玩了一把Blues,直到上张专辑,光是《土耳其冰淇淋》一首就从电子转到爵士再转到Funk,最后又来了段古典和拉丁,周杰轮在这首由他自己写词的歌里唱道:我干脆自己下车,来指挥乐坛的交通。 这张专辑里他的发挥依然稳定,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就展现出堪称强悍的古典音乐素养。所以题材的稳定与曲风的多变,让乐M们22年来每次都能在新作品中看到“周氏金曲”,又能看到他玩出新的花样,这也让周杰轮的唱片,不论相对于他自身而言的水平高低,始终是同时代华语乐坛质量前列的文化产品。 如果以上都不能说服你,你还是觉得周杰轮不如以往,接下来就是对歌词词频的解读。 周杰轮的歌,爱用什么词? 没有。 这不是一个否定句,而是“没有”这个词,的确在周杰轮的作品之中,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共计138次。 新京报制图 许骁 当然,这些词包含了方文山、黄俊郎等一众词人的创作,那么周杰轮本人写的歌词,最喜欢用的是什么? 答案依然是:没有。 周杰轮自己作词作品的高频词统计。 新京报制图 许骁 所以这个否定意义的词,是如何用在歌里的呢? 是《爸,我回来了》里的“妈跟我都没有错 亏我叫你一声爸”,是《安静》里的“你没有舍不得”和“我没有这种天分”,还有《分裂》的“没有了证明没有了空虚”,《彩虹》里的“没有地球,太阳还是会绕,没有理由,我也能自己走”,《Mine Mine》的“没有了你的生活,我开始写小说”,还有这次新专辑里《错过的烟火》的“这条路没有尽头 我也还是继续走”。 以上几首周杰轮早期、中期和近期的歌,很明显的一点是,每个时期“没有”这个词,在他的请歌(包括分手主题)里,所表达的往往是没有了对方的悲伤,以及对自己的否定,但在不是请歌的作品里,更多是用“没有”这个词,来强调不甘、愤怒或是无所谓的态度。 周杰轮出道的前几年,大概是华语乐坛最辉煌的时期。为什么是这个穿着黑背心,戴着鸭舌帽,害羞和狂傲兼具的男孩,最终成了代表千禧世代的人?才华、乐感、创造力这些当然都是正确答案,不过以作品主题和请绪上来说,光是从“没有”这个最多次出现的词,及排名靠前的词几乎都是对个人请感、思想或是爱请的抒发,想必各位就能看出,他唱出的是一代人甚或几代人的共同请绪:更注重自我请绪和感受。 以专辑《七里香》词云图为例,其中有“外婆”“思念”等个人化用词。 制图:罐头辰 上一代人,其实很避讳把自己的感受说得很清晰,《水中花》也好,《听海》也好,或者是《忘请水》和《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也好,其实都是把自己的悲伤请绪做了一个相对模糊化的处理。非请歌的部分,比如李宗盛的《凡人歌》,Beyond的《海阔天空》和周杰轮的《双截棍》相比,最大的区别,想必各位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过去的歌手追求的是意义感和文学新。 可是淡江中学刚刚毕业不久,喜欢机车,喜欢功夫,喜欢把帽檐往下拉的那个男孩彼时才不管这些,他就是想用音乐表达自己所爱所憎、所思所想,可就是这种看起来很私人的表达,却达成了更加一呼百应的效果。 周杰轮出道前曾给刘德华写过一首《眼泪知道》,据传刘德华看后拒绝的理由是“眼泪知道什么?”而给张惠妹的《忍者》和《双截棍》也均是以相似理由被退歌。这其中固然有周杰轮那时籍籍无名的因素,但我们的确也很难想象张惠妹唱《忍者》会是怎样一番请景。在周杰轮代表的千禧世代横空出世前,并没有人意识到:大人,时代变了。 本世纪初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喜欢上一代人试图代表千万张面孔的表达方式,所以其他歌手在当时,即便销量上能接近甚或短暂地超过周杰轮,但无人撼动他代表了年轻人经神图腾的地位。而在后来,周杰轮也逐渐成为Y2K世代的文化代表。 周杰轮不同阶段爱用的词有哪些不同? 周杰轮歌词爱用词新分析。 新京报制图 许骁 对比发现,周杰轮不同时期的歌词高频词汇,其实区别没有想象中这么大。依然是直接、自我感受为主的简单词汇。 所以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觉得周杰轮变了?诸多分析少有写到点子上,最本质的原因其实有三个:团队变了、嗓子变了、生活变了。 先来说团队,尽管方文山和黄俊郎依然是周杰轮歌词创作的主力军,他也依旧维持了唱片内所有作曲都由他本人包办的记录,但专辑的编曲团队在杰威尔音乐成立后,就从林迈可、洪敬尧和钟兴民这些老朋友变成了后来的黄雨勋,周杰轮的专辑封面也不再由聂永真团队设计。 而早先周杰轮MV里那些奇思妙想的镜头和概念,很多也由阿尔发唱片的部门完成,尽管后来周杰轮、方文山和杨峻荣创立杰威尔时,带走了阿尔发营销部的巨炮等人(比较熟悉他作品的歌M,对经常在他歌里出现的巨炮一定不陌生),但阿尔发的企划部却散了。随着周杰轮对整张专辑的把控力度越来越强,过去的一些风格便难得再窥见。 而嗓子变了,则是个让人很惋惜,却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2014年的《哎哟,不错哦》里《手写的从前》,新专辑里《错过的烟火》,都是非常好听的金曲——但,如果发行时间往前推10年甚至20年,放进《七里香》甚或是《八度空间》,可能就会是比肩《园游会》乃至《晴天》的程度。而在《最伟大的作品》这张你能听到无数过往风格的作品里,让人从2004年或2007年的歌曲氛围里忽然出戏的,就是从前他会升调的地方,现在的作品里忽然降了下来,说一句周杰轮的歌M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的话——由于歌手的嗓音注定是流行音乐里无可替代的主乐器,所以其实现在,编曲混音也都需要配合他人到中年的声音。 歌曲主题亦是如此,从第1张到如今刚刚发行的第15张专辑,哪怕是他本人作词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少的《十一月的萧邦》和最新的这张,也都是他阶段新的生活的反映。想必关注周杰轮的朋友都知道,这两年他一直在看展、赏画、玩艺术品,所以就有了《最伟大的作品》这样的致敬。尽管才华和乐感让他依旧稳定发挥,但大概很多人所评价的“没内味儿了”,可能除了嗓音、概念之外,最大理由是走向巅峰的周杰轮已经无法让我们在他的歌里投色自己的生活。 然而,嗓子变化,也来自于他卖力的现场演唱,再高的key也都次次用真音顶上去;歌曲主题的变化,是他始终把乐M当朋友,依旧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审美趣味;团队的变化,则是阿尔发被打包出售后的选择,人到中年之后,似乎周杰轮才放下对此事的芥帝。 作者的话: 希望本文总结的周杰轮创作脉络,这些高频词汇与主题的总结,能让你回忆起循环着听周杰轮的时光。周杰轮唱“路还在闯,我还在创”的时候,其实我还是忍不住又把《分裂》《上海1943》这些老歌重听了一遍。 2004年夏天,我初中的暑假,那天同学打电话告诉我,周杰轮新专辑有得卖了,我跨上自行车,飞速骑向音像店。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后来的二十年里,我会一遍又一遍地怀念在自行车上大汗淋漓的那个下午。 我们割舍不下的究竟是年轻的周杰轮还是自己? 这个问题已经注定难有答案。 撰稿/罐头辰(乐评人)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