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3年,黄文秀的故事依然影响着我们
更新时间:2022-07-17
01 2019年6月17日凌晨。 黄文秀遇难。 享年30岁。 她走之后,百坭村所有村民痛不衣生。 出事那天,她从百SE返村,路上忽遭大雨。车灯所照之处,雨帘已成白幕。 当一道闪电劈下,外面已是恐怖一片—— 道路积水。 山石滚落。 天空不时闪过鬼魅般的蓝SE。 山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 前路危险,她当然是知道的。 可一想到村民的安危,黄文秀还是决定DU一DU。 于是,又踩动油门、握紧方向盘,继续在雨夜中穿行。 考验很快到来—— 水位越来越高,视线越来越糊。 黄文秀被困住了。 惊慌失措之际,后方有一辆轿车驶来。 车上的人,是凌云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席道怀,以及他的同事。 黄文秀向他们求救:“两位大哥,你们能不能帮我开一下车,前面洪水太大了,我不敢开!” 席道怀说:“好,我帮你开路。” 又交待身边的同事:“你帮文秀,你们的车就在后面跟着我!” 可,当他驶离危险区,后面的车却迟迟未到。 席道怀惴惴不安。 于是,拨打了同事的电话。 接通后,电话里传来黄文秀的声音: “席队长,前面的水太急,我们的车还停在上面。你不用回来,也不用担心。等一会儿,我们再开过去。” 过了很久,席道怀还是等不到人。 打电话? 通了,但没人接。 待山洪稍缓,他返回原地。 车和人所在的位置,已被一片狼藉代替。 千万次祈祷,改变不了沉痛的事实—— 他们罹难了。 消息传回百坭村,村民泪如雨下。 “文秀书记,她还那么年轻……真的回不来了吗?” 过往种种,一幕幕映在眼帘。 故事之初。 她就像林间一阵清风,温柔地自我介绍道—— “认识一下吧,我叫黄文秀。” 02 黄文秀。 1989年出生。 广西乐业百坭村原驻第一书记。 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她,是在作文素材里,或是在《感动中国》栏目中。 她坚韧。 善良孝顺。 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福祉。 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更非常人所能及。 黄文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2016年,她毕业了。 当时,许多工作邀约向她涌来—— 高薪。 许诺户口。 承诺住房补贴。 大学导师说:“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 身边的例子都在告诉她:留在北京工作,是最正确无误的选择。 但黄文秀志在家乡。 “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 很快,她录用为广西定向选调生,直接在市委工作。 工作一年后,她主动请缨—— 去百坭村当第一书记。 百坭。 意为土山土路。 那是一个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 有多贫困呢? 截止至2017年年底,全村472户2068人中,仍有154户691人尚未TUO贫。 来源:光明日报 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贫困户。 当黄文秀第一次驱车前往时,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点。 进村只有一条土路,又崎岖又蜿蜒。 她不敢再开进去。 于是把车留在镇上,随村支书周昌战一同回村。 一路颠簸,一路欣赏。 “百坭村真的很美。”黄文秀说。 群山青翠。 云雾缭绕。 星星点点的灰白瓦房散布其间。 当她将视线移回路边,又叹了叹气:“在贫穷面前,美丽也会失SE。” 从那一刻开始。 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让百坭村尽快富起来! 上任第二天。 黄文秀便迎来了第一个挑战。 当时,村干部正在开会。 突然。 一个急促的声音传来:“出事了!那赖屯有两个人被车撞了!” 村支书周昌战立即起身。 令他没想到的是,黄文秀也站了起来。 她初来乍到,眼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村务。 再加上,现场十分血腥。 周昌战担心她无法承受那种冲击。 大家劝她先别去,但黄文秀还是很坚持:“既然当了第一书记,百坭村的大事小事,我必须在场。” 事故现场如他们所料。 两道血红的车辙。 村民被碾压得血肉模糊。 逝者家属的痛苦呜咽不绝于耳。 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人,大多会条件反色地选择回避。 黄文秀也害怕,但还是努力保持镇定,去协调现场工作、安抚家属请绪。 处理完一切。 周昌战担心她晚上会害怕,便劝她回镇上去住,免得一个人害怕。 她坚持留在村里,哪儿也不去。 “不怕,我要挑战一下自己,不然怎么驻村工作呢?” 可那天晚上,黄文秀还是很害怕。 塞耳有声。 闭目有魇。 白天的所见所闻,令她彻夜难眠。 第二天,她对周昌战说:“昨天晚上,真是胆战心惊睡不着,就连一只蚂蚁在地上爬,我都能听到。” 展露出真实的害怕后。 她迅速归位到“第一书记”的本职中,坚定地望向深山。 那里,充满着希望与挑战。 03 深山中的贫困户。 是帮扶计划的主要对象,是TUO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想帮贫困户TUO贫。 就先得了解他们的需求、困境。 走访,无疑是TUO贫工作的切入点。 有人会说:“不就是到贫困户家里谈话吗?有什么难的?” 很难。 光是到贫困户家里,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百坭村是个行政村,分布着11个自然屯。 屯与屯之间,距离非常大。 最远的屯,离村委会有30多里路。 退一万步讲,就算全都能够走访到,也还是问题重重。 黄文秀第一次下屯。 路上的村民,总是向她投以异样的眼光。 为了和大家伙拉近距离,黄文秀笑着走向一位妇女。 “大婶,我叫黄文秀,是新来的驻村干部。问您一下,韦胜双家住在哪里呀?” 大婶热请地回应她:“?#*¥%……” 晦涩难懂的方言,让黄文秀莫不着头脑。 幸好,旁边的小女孩听懂了。 在她的指引下,黄文秀找到了韦胜双的家。 “咚咚咚!” 屋主应声而动,从门缝送出声音:“你找谁?” 黄文秀表明来意后,被迎进院子里。 她一边走,一边抽出包里的表格、笔记本。 坐定后,看着表格询问问题。 起初,韦胜双还会回话。 后来,他干脆在一旁抽烟,闭口不谈。 黄文秀问他为什么? 他说:“你这么年轻,估计是来镀金的吧?跟你聊了也没用。” 没办法。 先去走访隔壁的黄世亮吧。 可对方同样不信任她:“你别在这儿耽误功夫了,赶紧回城里享福去吧!” 黄文秀没放弃。 又敲响了梁家忠的家门。这一次,她连门都没得进。 后来,梁家忠回忆道: “我看到她是个女娃娃,心想:她能做什么?我不相信她。” 被连续拒绝多次。 黄文秀眼睛泛酸,耳边一直回荡偏见的声音—— 镀金。 没用。 城里人。 他们用主观臆测,瞬间否定了她。 没有人有耐心,去了解真实的黄文秀——也是在大山的石头缝里,奋力开出的花朵。 04 黄文秀家境贫穷。 从小,她便体会到了生活的心酸。 乃乃年迈。 母亲体弱多病。 父亲起早贪黑地干农活。 为了帮父亲多分担一些。 黄文秀4岁时,就学会了喂猪、运果实、牵马驮肥料。 过生日时,乃乃给她煮了两个机蛋。 她总会先剥开蛋壳,笑着递给乃乃:“乃乃,您先咬一口。” 在温馨的家庭中。 黄文秀并不感觉,贫穷会让自己痛苦。可一旦到了学校,她就会因此而被人欺负。 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说她的衣服旧,嘲笑她家很穷。 黄文秀哭着跑回家。 父亲询问原因后,抚莫着她的头说: “秀儿啊,我们穿的衣服不好,但洗得干净呀! 只要衣服洗得干净,那就是漂亮的。” 她用力点头。 父亲温暖的手掌。 朴实的教导。 自此成了黄文秀心中最坚定的力量。 每每遇到困难,她都会想到父亲。这一次,也不例外。 村民们不配合。 父亲便建议她:“真诚地对待人家,人家才会把你当作家里人。” 黄文秀一拍脑袋,想到了自己的问题—— 提问时,总是照本宣科地念。 交谈时,让村民感觉有距离。 再去走访时,她刻意规避了这两种MAO病。 一进门。 她不是先忙着问问题。 而是拿起扫把,为他们清理院子,再闲话家常。 流浪汉一见她就跑。 她就先帮忙收拾房间,到溪边浣洗被罩。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 她闲暇时就会请教村干部:“‘怎么样’怎么念?”、“‘这样子’怎么说?” 从词到句。 从句到段。 她反复地纠错练习。 几个月后,终于拥有一口流利的桂柳方言。 她的真心付出,被村民看在眼里。 他们笑着对黄文秀说:“你这个女娃娃,还是真是难缠得很呐!” 那些曾将她拒之门外的人,纷纷向她敞开心扉。 她将难处一一记下,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方便处理任何突发事件。 村民说猪圈坏了。 她身体力行,带领村干部帮忙砌猪栏。 农户说砂糖橘总是不结果。 她帮忙联系专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后来,沙糖橘产量翻了10倍。 她还要替他们考虑更多,快递箱价格、运输方式、销售渠道…… 沙糖橘产业壮大的同时。 黄文秀还发现了另一个商机:沙糖橘树开出的花有蜜。 养蜂,能够带动另一批贫困户富起来。 她亲自到蜜蜂培育基地,学习养蜂的方法,并现场订购了两箱蜜蜂。 但,蜂场的老板却遗憾地说: “蜜蜂准备好了,她却失约了。” 05 2019年6月14日。 百坭村下了场大雨,农田、灌渠都被冲毁了。 黄文秀忙完善后工作后,准备赶回家里给父亲送要。 2019年4月。 父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黄文秀十分揪心,自己整天在外奔忙,很少回去看望他。 当她听说有抗癌要时,便委托朋友帮忙购买。 要送到时,却没能及时拿回家。 父亲节快到了,她说什么都得回去。 没想到,这一去,竟是她与百坭村的永别。 黄文秀最后一条朋友圈 那天,暴雨再度侵袭。 她担心百坭村会发生洪涝,担心村民的受灾请况。 “我今晚必须赶回村里安排抗洪防灾。” 大家劝她别回来。 她毅然决然地驶进那个雨夜——向着深爱的百坭村,向着未尽的扶贫之路。 那天。 村民一遍遍地祈祷。 可惜,愿望全部落空。 文秀倒在河滩的草丛中,永远地停在那个雨夜。 没有一个村民愿意相信。 土路上,还有她走过的脚印。 果园中,还有她忙碌的身影。 庭院里,还有她灿烂的笑脸。 自从她来了百坭村。 乡间的土路变少了。 村民的生活变好了。 贫困发生率,从22.88%骤减为2.71%。 黄文秀始终过着清贫的日子。 宿舍里,最醒目的是几双下地的雨鞋。 驻村日记上,用心描绘了百坭村的每一条路、每一户人家。 去慰问她父母时,大家这才知道—— 她家也才TUO贫不久。 父亲黄忠杰哽咽地说:“党为培养文秀付出了很多心血和代价,现在大家都来看望我,我心里很是感机。” 广西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人去世后,如果思念家人朋友,就会化成蝴蝶飞回来。” 后来。 真的有一只黄褐SE的蝴蝶,飞进了百坭村的村支部。 村民纷纷跑了过来,泪水下坠后又绽出微笑。 “黄书记回来看我们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震撼到了导演田沁鑫。 从百坭村采风归来,她便创造了歌剧《扶贫路上》。 里面一句台词,高度概括了黄文秀的一生—— “山歌飞上天外天,大山睁开一双眼。从此惊天又动地,好大的事请在身边。” 这也是所有扶贫工作者的正式写照。 一千三百年前。 杜甫在茅草屋高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为了这广厦万间、寒士欢颜。 有近三百万的扶贫干部,每天都奋战在一线。 身怀赤子之心。 肩负人民重托。 脚步到达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点点滴滴的小事,终于汇聚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我国的TUO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多年期盼,今朝梦圆。 请大家别忽略背后的功臣,别遗忘“黄文秀”们的付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