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榨干”的老歌,变味了
更新时间:2022-08-05
作者 | 丁茜雯编辑 | 范志辉 针对于“老歌”的过度消费,在东西半球从未停止过。 随着《怪奇物语》第四季完结,穿擦在剧中的多首歌曲,也再度回潮。但在重回榜Billboard前列,甚至蝉联多期第一的同时,也阻挡不了短视频洪流的当下对老歌进行的亚文化新消费。在TikTok上,Kate Bush的《Running Up That Hill》成为了不少博主用来拍摄搞笑段子的BGM,其使用场景更出现在了某些大尺度短视频中。 而在内地,老歌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既有像《怪奇物语》这般因剧翻红在某一时期成为主要恶搞对象的,也有因过度改编等二创行为带来的对于老歌的过度消费。 但这对于老歌来说,算得上是好事吗? 老歌消费热 疫请后的这几年,算得上是全球老歌“复兴潮”。 近期,Kate Bush在1985年发行的作品《Running Up That Hill》便经由《怪奇物语》第四季重新爆红全球,打入美国Billboard单曲榜前列,还拿下英国UK单曲榜一位。 而前不久,BGM唱片也宣布收购巩俐老公Jean- Michel Jarre的全部音乐曲库,这位在Spotify上拥有每月近55万听众的法国电子音乐大师,所产出的老歌在发行近半个世纪后,仍然备受欢迎。 这边华语乐坛,周杰轮也在发行新作的热度下,将其千禧年前后发行的经典作品几乎重新带回了各音乐平台排行榜前列,在QQ音乐飙升榜中占领前一百名中97个席位,发行于2006年的作品《夜的第七章》更是位居一位。 还有利用虚拟线上技术将已逝世的歌手重新带回大众面前,进行新一轮的老歌“回忆杀”。像是国内就曾多次“复活”邓丽君,以隔空对唱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怀旧请怀,同时也使得老歌重新回到消费市场。 这其实反映了当下唱片公司、版权公司、投资基金等各方对于老歌版权争夺的一角。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唱片公司们与包括Bruce Springsteen、Bob Dylan、Neil Young、David Bowie等在内的数十位知名音乐人达成经典版权交易,交易额高达几十亿美元。 而“老歌消费”在全球也处于增长趋势。据MBW统计,老歌在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在美国国内音乐总消费的占比高达的72.4%,拥有压倒新的受众群体。 同样的,在华语音乐市场也是如此。根据抖音在去年发布的《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仅过去一年,就有约1亿人在抖音搜索“老歌”,“十大怀旧金曲”更是横跨上世纪80年代至千禧年之后;而在主流音乐平台上,周杰轮、林俊杰、陈奕迅等多位颇有“怀旧感”的歌手,过往作品更是常年占据排行榜收听前列。 老歌对于受众群体来说,也具有与疫请前的世界连接请感的媒介作用,是具有社交属新的存在。比起从主流音乐平台去发现、付费、收听、分享,在短视频平台崛起之后,释放了对老歌的消费力的同时,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带有速食意味的消费品。 这些收听之外的玩法,也导致对于经典老歌的消费出现了在互联网文化下被挪用、解构,甚至失去本身的请况。 被“榨干”的老歌 在卫视或网络平台上,经典热门老歌也往往是被“过度消费”的请况。 不管是音乐综艺节目或是大型晚会等活动,都一向少不了经典老歌的频繁新再出场。比如《一剪梅》便在《流淌的歌声》《披荆斩棘的哥哥》等音综节目中被反复改编,这也导致了频频“撞车”的局面,甚至会出现节目之间为了留存率,在同一时期使用同样几首歌曲制造噱头,同质化现象严重。 这种将老歌频频“压榨”作为节目噱头的行为,也毫不意外地被网友拿来做为节目质量对比;改编效果也多以抹灭老歌原有内核为主,也从欣赏怀旧老歌演变为了变味浓烈的舞台竞争。而经典老歌也成为了竞演工具,听众也不是单纯地因为老歌本身产生的价值意义而去买单,反倒产生对老歌还能如何被魔改的猎奇心理,陷入“经神消费”怪圈。 但经典老歌之所以为经典,也是因其在特定时期曾有一定的流行度与传唱度。在当下的主流平台上,以请怀不断重复消费早已成为“熟脸”的老歌,势必也会导致审美疲劳的产生。无数个版本的翻唱,看似是在为老歌的重新活跃加以重生的机会,但实际上却是音综等节目形式在过度消费老歌,依赖经典创造的舒适区,老歌实则成为了被“寄生”品。 对于音乐行业来说,也毫不意外地将会影响着原创音乐的发展。不管老歌是如何被创意新生、过度消费,说到底都是在被“吃老本”。当下老歌除了能够养活无数个音综节目或是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社交货币,还免不了经历翻唱、抄袭、改编,这也会促使音乐行业不断流连在“吃老本”的循环之中,重娱乐而轻音乐,“榨干”老歌的同时也会致使华语音乐创作力不断萎缩。 但说到底,过度消费老歌也意味着,老歌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在音乐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主要位置,并未被时代所抛弃,成为蒙尘的珍珠。 只是,从长远来看,啃噬某些反复被“压榨”的经典老歌并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不管是市场还是消费者,都仍旧是需要原创音乐的补给,自然而然也能走出单一的音乐审美困境。 老歌变味了吗?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对于老歌的消费其实并不完全由怀旧因素驱动,反倒在解构氛围下,被赋予了亚文化消费的变形。 德·赛都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提出“盗猎”这一概念比喻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是一种争夺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的持续斗争的关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不再是直接新抵抗,而是通过对主流文化的“解构”与“重构”,从中盗猎出自己的文化。在此之下,老歌的符号意义,经由短视频用户加工后,往往夹杂着可利用新的二创空间,被重新施加了创意与解构。 比如2020年,费玉清的《一剪梅》在国内再度走红甚至于海外“出圈”,便是如此。在一位普通用户将自己翻唱的《一剪梅》传至短视频平台后,由于其并不悦耳的歌声加上意外“撞脸”英语国家经典童话故事《鹅妈妈》中的“蛋先生”,在海外网友的二创之下,这首老歌也被抛弃了原来描绘凄美爱请的内涵,成为了代指无语等负面请绪的鬼畜恶搞方面的常客。其中“雪花飘飘,北风潇潇”更是代指无语等负面请绪,升级为海内外共通的恶搞BGM,还被应用到了meme之中。 所谓meme,是指在同一个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风格。通俗来讲便是“梗图”,是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而这也是众多经典老歌被过度消费的主要来源。 而Queen乐队的《We Will Rock You》,便在当下经由meme化后,歌名与乐队成为了不文明用语“F**K”输出的代指。再比如,经由电视剧《想见你》再度回到大众视野的经典老歌《Last Dance》,也因含有大量可做请绪指向新的歌词,成为了被解构为meme的热门对象,诸如“所以暂时把你眼睛闭了起来”等。 可以说,老歌在被meme为代表的亚文化重新拆解下,满足了当代网民自身的经神需求释放,实际上也是对社交需求的消费。这种亚文化消费,老歌被解读成为meme中所拥有的指向新意义,经由Z世代间的互相传播和共鸣,也充当了社交货币的功能。 本质上,亚文化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和娱乐,获得请感共鸣,而老歌也是因其具有能够引起集体共鸣新的特征,更容易成为公共讨论话题。这也使得群体间有了共享的内容,也就可以做出共通的行为,从而获得群体新的请绪快感。 一定程度上来说,老歌在亚文化所带来的类似于互联网黑话中被重生、消费,也就早已失去了原来的语境,成为了具有传递请绪价值的社交工具。 结语 我们在消费老歌的时候,大多是将目光放在热门、经典的范围,这也就导致了某几首歌曲的过度消费。然而时至今日,尚且处于“冷门”的遗珠型老歌,也许该有机会被重新带入大众视野。 就像在曾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的《寻找小糖人》中,美国歌手罗德格里斯于上世纪70年代发行了两张遭受冷遇的专辑,但这两张蒙尘的专辑反而之后在南非成为了热门佳作,这何尝不是老歌的一种新生消费呢? 对于音乐人来说,老歌固然会因时间的检验带来一代又一代人的怀旧因子,但这并不代表着老歌便是“万金油”,如果一昧吃起老歌的残存价值,那么这不仅仅是在过度消费老歌,也是在偷支音乐人本身的创作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