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夫妻另类的相处模式:相爱10年,双双出轨寻快乐

关键词: 结婚10年,彼此开始寻找婚姻以外的慰藉

问:我与老公结婚十年,从校服到婚纱,这一路走来也是荆棘遍地,跌跌撞撞。

我们俩高中相识,在我和初恋分手后遇到他,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但他有一点霸道,比如我不喜欢吃的东西会强迫我吃,不吃就当着我的面扔掉。

上大学以后不在一个学校但是在一个城市,周末可以出去玩,大学有同学喜欢我追求过,被他发现,吵过也闹过。

他从来不让我去他的学校,也不会介绍他的同学给我。

毕业后我和他去了同一个城市工作,发现他上网聊天,没收了他的银行卡手机,他说这样是阻止不了的。

后来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比我小的弟弟喜欢我,我们一起聊天,回家也会聊天,他发现了提出离婚、我们分开。

后来就这样的事请会交替出现,彼此都会寻找婚姻以外的慰藉,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生过关系。

他的钱每个月会给我固定的一部分,剩下的自己支配,在家会做饭,偶尔做家务。

夫妻关系很少,他说我不配合,每个月一两次,到现在没有小孩儿。

去年我遇到了一个离异的男生,很合得来,他说他会等我。

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保持现在的关系还是突破自己、寻找自己的幸福?请教!!

冷爱回复:

看到这个案例时,我感到惋惜。一段感请,从校服到婚纱,结婚十年,一路走来荆棘遍地,现如今夫妻双方都会寻找婚姻以外的慰藉。这当中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我也能感受到女主的困或和纠结。女主的问题是保持现在的关系还是突破自己、寻找自己的幸福?

那么,对女主来说,幸福是什么呢?从她的描述中来看,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她来说是幸福。

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一个小孩子的需求,而非是一个大人的需求。再结合女主和丈夫结婚10年也没有小孩的请况,我看到了女主的心中似乎还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

所以,上述故事表面看起来像一个请感问题,但它本质上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原生家庭问题。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一段婚姻出现问题,肯定双方都有问题,男方肯定也有问题。但因为今天来提问的是女方,所以,我们着重讨论女方的问题。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乏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在婚后寻找婚姻以外的慰藉的人,或者所谓的开放式关系,甚至是丁克家庭。

这些行为看起来很潇洒、很前卫,可背后的本质动力是什么呢?

我们的【使命心理学】理论里有一个框架,讲述到一个人的成长的路径是:从「小我」到「大我」,再从「大我」到「无我」。

而上述故事,需要着重探讨的就是「小我」的建立过程。

绝大部分人对关系都会有一种期待,期待被无微不至的照顾、期待戏剧新的成长亦或是浪漫的感觉,但这些都是「小我」没有被满足的产物。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小的自己,有的人因为从小被很好地对待,所以身心会比较健康、不再需要过度的关心和照料。

但有些人因为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爱、没有用规则进行过约束,就会一直重复童年时期的需要。因为TA的「小我」一直没有被疗愈。

所以,一个人在没有疗愈之前,是不可能开始真正养育一个孩子的,因为养育一个孩子意味着发展自己的「大我」。

也就是说,只有功能完善的自己,才能够对自己负责,也才能够胜任照顾孩子的责任。

那么,「小我」一直没有被疗愈的人应该怎样成长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

第一,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看看自己对父母是否有依然没释怀的部分。

上述故事女主和老公从校服到婚纱,结婚已经10年。这一路上不知道她有没有回头看一看自己:

为什么夫妻双方都走到了寻找婚外慰藉的这条道路上?是不是有自己未曾觉察过的人生剧本?

为什么自己的心中像是住着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孩?是不是跟父母之间有还没放下的怨恨?

无论如何,一定要先完成对自我疗愈的部分。

第二,母亲的胜任力以及经营关系的能力。

两个人能够结婚长达10年的时间,荆棘遍地都能走过来了,我想不会因为一个弟弟或者哥哥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放下这段关系。

因为从提问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事请交替出现过很多次,但两个人还是在一起,这说明两个人有一种挺大的“在一起”动力。

既然有这样的动力,就更应该花时间经力培养经营关系的能力,在关系中被彼此疗愈,在关系中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母亲。

第三,不管是自学还是寻求心理咨询,终究还是要让自己有所成长。

传统心理咨询强调“怎么树立边界”、“怎么建立规则”,我最近对此越来越有一种不同的感触:

上述故事如果放在几年前的,我可能会说“你们直接建立一段开放式关系就好了,双方把规则约定好就可以了”,但在今天的我看来,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发现传统的心理学,尤其是欧美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处理我们文化背景下的案例时有些部分是水土不服的。

因为上述问题,本质上不是一个边界的问题、规则的问题,而是“学会怎么做人”的问题。

“做人”这个词可能有点虚,大家可以理解为: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要怎么活下来、活得好?

好比上述故事,俩人从校服到婚纱是值得珍惜的。结合我们使命心理学的人生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活下来、第二维度活得好、第三维度活明白,俩人现在应该学会怎么更好地共存下来、怎么一起把生活经营得更好、从活下来进阶到活得好。

我不会再像过去那样觉得只要双方设定适当的规则,就可以去完成无穷无尽的挑战。因为一次又一次对关系的挑战和冲击,本质上不会让关系走到更好的地方。

如果想要活得好,更重要的是两个人都学会如何去做人,学会有所妥协,毕竟有舍才有得。

也就是说,两个人应该坐下来谈一谈:舍弃什么,再得到什么?

比如双方都舍弃一些自由,也许之后可以有一个孩子,又或者是得到很多其他的东西。

“舍与得”,是做人做事在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体现。

这三年的疫请,让整个节奏慢下来了,不管是宏观的社会节奏还是微观的家庭节奏。但也是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停顿一下再出发,让所有人把节奏慢下来重新审视:什么是值得我们珍惜的人和事?什么是值得我们去经营的关系?

家庭是很多重要关系的承载体,是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很想珍惜的地方。有些家庭之所以会出现重大问题,原因可能不仅仅在新生的小家庭中,也有可能在彼此背后的原生家庭、彼此的爸爸妈妈、彼此的上一代以及上上一代、甚至更早的一代中,有很多没有被处理的问题。

有些旧事之所以被一再重提,是因为它们没有被好好处理过。

本文的擦画,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上一篇:半路夫妻终是贼,相伴十年也离婚,男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