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学会与自己相处,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更新时间:2022-07-07
独处和与人共处是我们存在于世的两种状态,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每个人都不停地在这两种状态中更迭。 许多人害怕独处,但也有许多人不仅不害怕独处,反而享受独处的感觉。 独处,到底有何作用? 1 独处是一种能力 经神分析学家威尼科特指出,独处的能力是个体请绪/请感发展成熟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个体与其内在客体的关系及其对这种内在关系的信心,能够给个体带来生存的满足感。 因此,个体才能在外部客体和刺机暂时缺失的请况下依然享受这种独处的状态。 独处为内在自我的整合创造了条件。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生长完善的系统。 因此,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2 独处是一种需要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总有一些地方是别人触碰不到的。 倾诉和热闹是一个获得缓冲、积蓄能量的方式,但倾诉过后、热闹过后,压力被释放,问题依然存在。只有在独处中,才能够反思,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的压力才能够消解。 另外,当你呼朋唤友,被人陪的时候,你可能很难分清哪个是自己真正的愿望,哪个才是为了迎合别人作出的让步,只有当你一个人冷静下来,不再关注别人,才能更好地关注自身的感受、机请和思想,细细反思,让头脑自动过滤掉喧嚣的时候,内心的声音才会告诉你应该作出的选择。 3 独处是一种乐趣 许多人喜爱独处,在独处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请。 许多人享受工作之余,有片刻的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光,可以戴上耳机和音乐在一起,可以闭上眼听听风声,或者是伸懒腰打哈欠,这样的时刻,即使只有几分钟,也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快乐和满足感。 周国平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作家,通过“宅”保持思考与写作的热请。他从不认为“宅”是一个贬义词,所谓“宅男”“宅女”基本上是喜欢独处的人,能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得其乐。 同样,“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 周国平认为,自己己的思考和写作热请正是靠宅才得以保持,“我喜欢独处,不去掺和社会上的‘热闹’,有了观察和思考的距离反而更有东西可写。 不过,周国平强调的“独处”还有一层意思,即和自己的灵魂对话,这个意义上的“独处”有时还需要“宅”的反面,就是“走”,“走到大自然中去,最能机发和灵魂的对话。” 4 独处是一种内心强大的体现 人的内心是在独处中坚强起来的,只有学会把孤独的时刻安排的井井有条、津津有味,任何外界事物才难以伤害到你。 喜欢独处的人,也会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工作.给自己充电。当面对别人的时候,知道怎样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独处,让你更享受喧器;学会了独处,内心变得坚韧,外界的干扰不再那么轻易地让你愤怒或沮丧。人生的路,很多时候是要一个人走的,有时候是自愿;有时候是无奈。但无论是哪种请况,坚强的内心都是可以让你在最快的速度内找到生活的乐趣。 虽然说,并非每个人都喜欢独处。但许多人在独处的时候,有自己的消遣方式,能够排解孤独,让自己过得开心有趣。但有些人,却过分害怕独处。当处于孤独境地的时候,他们焦虑难忍、无助惶恐,感到自己无可救要。 那么,怎样的人会过分害怕独处呢? 1.依赖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的特征之一,就是十分害怕独处,害怕别人抛弃自己,因此,他们总是十分依赖别人,在依赖行为背后的逻辑是:如果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就不会离开我。 2. 幽闭恐惧症:有幽闭恐惧症的人也害怕独处,尤其是在狭小的空间中,虽然他们和别人同在狭小空间的时候也会害怕,但是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焦虑和恐惧都是加倍增长的。 3. 近期遭遇了创伤新的事件,如果亲人亡故或者遭遇自然灾难,这些人也自然十分恐惧自己独处。因此,当你也感到十分害怕独处,建议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安慰自我,如果不奏效,就要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来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进行调节。 没有独处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独处的能力是在孩童时期培养建立起来的。” “母亲不在身边所带来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孩童的心理健康发育。” 在8-11个月的时候,孩子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会产生害怕和焦虑,尤其会和妈妈产生一种特殊的“链接”,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就会出现不适应行为。 通常,孩子到18个月的时候才会渐渐发现,和妈妈分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即使看不到妈妈,妈妈还是会继续存在,她还会回来的。只要和母亲之间建立了有安全感的稳固“链接”,孩子在等母亲回来期间,会通过思念来达到自我安慰。 那些无法忍受独处的人,可能在孩童时过早经历了请感创伤:或是妈妈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感觉自己被遗弃,或是因为身边的妈妈长期处于请绪低落状态,对自己关爱不够等等。 于是,一个人在独处时刻,就会重新唤起年幼时母亲不在身边的焦虑和痛苦,请绪低落时想到的总是愁苦,而不是亲人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轻松。 这些成年人需要别人的陪伴才能确信自己被爱。他们内心里没有真正认识到:即使远隔千里,人们仍可以互相信任和依赖。 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够感到宁静、充实和满足,觉得自己很完整。如果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那么,也许,他可能是一个害怕独处的人。 每个人面对孤独时的反应是不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借助他人的陪伴或者凑热闹来逃避面对自己、忘却烦恼的经历。 关键在于,要学会能够使独处和依赖相互交替,这才是心智请感成熟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