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的进化真的是好的吗?
更新时间:2022-05-01
鲁迅先生在《风筝》一文中写道:“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儿童喜欢游戏,也喜欢玩具,在游戏中成长,在玩玩具的时候获得心智的开发。于是,有市场就会有发明和生产。玩具经历了很多的进化,成了今天工业批量生产的样子。一些人看到孩童玩具的时候,竟然不知道玩具的名称,也不知道怎么玩。那么,玩具进化真的是好的吗? 未必。据说玩具和游戏一样,随着各民族文化发展而产生,从原始社会流传至今,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陈绶祥先生指出的那样:“玩具是民族文化创造物中风格最突出最统一最恒稳的品类。”孩童的成长离不开玩具,而玩具的生产也一直伴随着孩童的成长。时至今日,许多相对富裕的家长只是顾着花钱给孩子买玩具,却不免盲目跟风,有时为了“奖励成绩”、“开发智力”,但很少人真正去理解玩具内在意义,而玩具生产商中也缺乏创意导向型的企业,即使有的经济效益不错,也往往只是一个出口需要或根本就是加工承揽而已,没什么创意。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一句话“工业化的压力使得许多民族传统玩具迅速消失。”尤其是外国文化的入侵,让传统玩具生产厂商面临破产的境地。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外国玩具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洋娃娃代替了不倒翁,变形金刚代替了九连环,仿真抢械代替了弹弓,电动玩具车代替了陀螺和玻璃球,似乎验证着一场玩具革命的成功,也验证着外来文化入侵的成功。无怪乎有陈绶祥慨叹“对于民族文化的破坏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污染之一。在此影响下,玩具已被当成一种唯利是图的商品而大受青睐。那种以单靠新奇的感受就可获得孩子们的想法,实际上正在失掉人类的孩子。那种以现代玩具来取代民族传统玩具,以冷漠的材料,机械的制作和功能的运动来取代亲和的材料、经心的制作和天真的参与的做法,是人类面临的危机之一。大人们发疯似的花亿万美元去收藏名画与各种人类创造的珍品,孩子们却发疯似的花大人们的钱去获得那种冷漠而单调的商品,这实在令人担心得很!” 玩具的功能越完备,越不能机发孩子探索的能力,反而会把孩子一些固有的探索能力固化在玩具里,让他们“坐享其成”。也就是说,在玩具制造行业里,并不是愈有创意制作愈经良就愈有价值,贫乏的玩具环境有时反而会机发人的创造力。不倒翁的玩法让孩子获得抓物的距离感,九连环让他们获得了智力的提升,弹弓让他们获得平衡能力,而陀螺让他们获得健身的效果,还能有效掌握方向,获得方向感的定位,玻璃球的各种玩法让他们乐此不疲。与此相反,外国玩具大多功能完备,为孩子想得太多,把孩子们需要的功能全都集合到玩具内部,没有机发孩子的探索能力,只是让他们玩,加上声光电效果就可以卖大价钱,却失掉了淳朴和天真,也失掉了探索新玩法。 其他民族玩具也有不少,像《玩具总动员》里面的“蛋头先生”、“绿SE玩具兵”、“牧羊女”、“拼字图版”等都是比较传统的玩具,不过,现在也早就被智能化玩具所代替。给孩子传统的甚至简陋的玩具并不是限制他们发展的自由,也不是故意省钱,而是要机发他们内在的创造力。 玩具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孩子的内心。就像深层心理学说的那样,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你对待他人什么样,就相当于你对待自己什么样。人们并不能完全认识别人,只能认识别人的一些方面,甚至这一些方面也不是很真实的,存在着人为建构的可能,也存在着人们自以为是的成分。绝大多数时候,人们对他人的认识都是自我内心的映照,而不一定是他人真实的请况。母亲觉得的自己冷,就认为孩子也冷,丈夫也冷,其实可能是她自己发烧了,抑或是她自己觉得冷,而她儿子和丈夫并不觉得冷,只是成了妇女内心的映照而已。孩子对待宠物也是如此,自己饿了就给宠物吃的,自己冷了就给宠物添加衣服,其实宠物并不一定饿,也不一定冷,只是成了孩子内心的映照。孩子对待玩具也是如此,会对玩具进行一定的主观关照,玩玩具的过程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当然可以不断探索玩具的各种玩法。玩具简单就比较好,可以让孩子轻松超越玩具的玩法,自己创造一些玩法,比如玻璃球的玩法等,要是玩具功能齐备,给孩子提供了他们所能想到的各种功能,那么,就不是孩子玩玩具了,而是玩具在玩孩子。就好像网络游戏一样,刚开始是人们在玩游戏,沉M进去之后就成了游戏玩人了。 应该警惕玩具的进化,越是功能多的玩具,越是现代化的玩具就越要当心,以免孩子沉M进去,被玩具所玩弄。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玩手机,很难说是孩子在玩手机,应该是手机在玩孩子还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