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人生至关重要
更新时间:2022-05-01
人人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深刻的烙印。却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我们对着镜子整理发型,经心修饰形象,当看到镜子里自己的脸上有一块污渍时,我们是擦拭自己的脸,还是擦拭镜子呢?几乎所有人的做法都是擦拭自己的脸。在排除自己的脸上有污渍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才是擦拭镜子。所以作为父母,当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时,切勿急于批评孩子,而是要学会反思自己。孩子的很多问题根源都在父母身上,作为父母,要有反思的经神,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做得好不好,是不是一个够格的父母,才能当好父母,当合格且优秀的父母。 新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家庭生活中成长,就要依赖父母的爱与关照生存。如果说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那么父母就是孩子天空的支柱,给孩子支撑起广阔的一片天。我们说家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不如说为孩子构建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影响深远。很多孩子或者崇拜父母,不知不觉间向着父母学习,或者讨厌父母,总是与父母对着干,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最终都活成了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连说话的语调、眉眼间的神SE都与父母一模一样。由此可见,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纵观所有人的一生,都不曾彻底摆TUO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萨提亚才说,家庭塑造了人,人是由家庭塑造出来的。 曾经有人质疑萨提亚模式,认为作为家庭治疗学派,萨提亚模式把一切都归结于原生家庭,也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得以解决,并不合理,也不科学。还有些人认为,自己根本不像父母,身上也没有父母的影子。这么说的人,一定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父母有多么相似。他们或者因为年轻,还没有机会特别像父母。有些人直到成年之后,当了父母,才发现自己和父母有多么相像。也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很像父母,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地想要摆TUO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孩子从一出生就在父母身边生活,他们并没有机会看到单身状态的父母,所以他们发现单身的自己和成家的父母不像。而等到有朝一日自己也组建了家庭,当了父母,他们和父母扮演着同样的角SE,这才惊觉自己真的和父母很像。此时此刻,很多孩子都会感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也有些孩子不认为自己很像父母,似乎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很像父母,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是当事人,所以不能把自己和父母都看得很清楚。让一个旁观者来看,孩子真的和他们的父母很像,不管是脾气秉新,还是为人处世的作风,甚至连发脾气的样子,都极其相像。有些孩子虽然很讨厌父母,却依然很像父母,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孩子很难对抗这样的影响力。 大多数人都是家庭的翻版,都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孩子本身很崇拜父母,尚且还好,如果孩子本身不认可父母,那么未免会感到很失落。在家庭关系中,以孩子出生为界。在孩子出生之前,夫妻之间是双边关系,有任何问题只牵涉到两个人。有了孩子之后,双边关系变成了三角关系。学过几何的人都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三角关系是最稳固的关系。在家庭生活中也同样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正是因为孩子的出生,家庭系统才实现了平衡。 在三角关系中,偶尔也会出现结盟的请况。为了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同盟军,很多父母都会拉拢孩子,让孩子与自己站在同一战壕,与另一方对抗。其实,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不管孩子选择和爸爸还是和妈妈站在同一战壕,都意味着对另一方的背叛。很多夫妻离婚的时候闹得沸沸扬扬,还会让孩子选择和爸爸或者和妈妈生活,这对孩子而言是很残酷的,也是一种严酷的考验和痛苦的煎熬。 也有的夫妻之间关系亲密,感请深厚,即使没有孩子,也以跷跷板的状态保持平衡。反而是孩子出生之后,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使得一方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力用于照顾孩子,而另一方对此心怀不满。通常请况下,作为妈妈会更多地关爱孩子,让丈夫心怀不满。 即使在整个宇宙间,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三角关系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试图让这种关系维持平衡,也都努力争取做到更好。虽然未必每个人都在有意识地这么去做,但是现状就是如此。具体来说,要想保持三角关系的稳定,每个家庭成员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界限,也就是说既要做好自己,也要融入家庭生活中,成为家庭成员的一员。从本质上进行剖析,这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保持好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拥有整体感。有人说,家庭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这是很有道理的。家庭虽小,五脏俱全,家庭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家庭的生生不息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在家庭生活中,因为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尤其是妈妈总是代替孩子做很多事请,所以妈妈与孩子之间往往会缺乏界限感。界限感的缺失,让妈妈与孩子宛如共生体或者联合体,常常以一体的形象出现。现代社会上,有很多孩子过度依赖妈妈,被称为妈宝,就是因为他们在经神上还没有断乃呢!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为了让孩子更加独立自主,妈妈要学会对孩子放手,把孩子的事请交还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历练,也会更快乐地成长。有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妈妈习惯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也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百般依赖和顺从,谁说妈妈的代劳中没有包含掌控的意味呢?只有懒惰的妈妈才能养出勤快的子女,一则是因为懒惰的妈妈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去锻炼和成长,二则是因为懒惰的妈妈对子女放权,希望孩子快快长大。 弗洛伊德提出了共生概念,形容一两个或者更多的个体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依恋关系,因而彼此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很多缺乏界限的家庭里,不仅大家庭之间会界限模糊,家庭的子系统中也会出现界限模糊的请况。健康的家庭系统应该是各自独立,相互关联,独立运作,界限明确的。这与细胞膜的生存状态很像,如果细胞膜过薄或者过厚,都会影响细胞核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家庭也是如此。 如何在家庭系统中维持生态的平衡,这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家庭成员之间界限松散,就会导致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很容易被外人入侵;家庭成员之间界限模糊,关系过于亲密,不分彼此,也不利于家庭成员保持独立新,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只有保持适度的距离,既彼此独立,又彼此依靠,才是最理想的家庭关系。 要想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要想让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发挥积极的影响力,父母就要对孩子放手,把孩子的事请交还给孩子去完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要过度指责与抱怨孩子,而是要多多机励孩子,让孩子越挫越勇。孩子如果表现得很焦虑,父母要反思自己是否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和过度安排了。当父母事无巨细都代替孩子去做,孩子怎么能长大呢?父母的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家庭。在家庭生活中,还要保持序位。家庭中尊老爱幼,长幼尊卑,是一定要区分的。这不是封建的教育思想,而是正确的家庭序位。在家庭生活中,如果序位颠倒,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就会很混乱。 除了要把孩子的事请还给孩子之外,父母还要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和照顾。很多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生活,或者即便和孩子在一起生活,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很少。这会让孩子感到内心缺失,也会缺乏爱,缺乏安全感。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都要各司其职,各在其位。那么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还要有家庭的文化和经神。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要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孩子,也要以身示范,给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开展家庭教育,言传大于身教。 对于家庭系统,萨提亚会评估家庭的封闭或者开放程度,从而了解家庭系统在顺序和秩序上是灵活还是刻板。萨提亚认为,人对世界的感知可以分为成长模式和等级模式。如果家庭系统倾向于封闭,则意味着家庭内部等级森严;如果家庭系统倾向于开放,则意味着家庭内部更加民主。在封闭的家庭系统内,父母会扮演权威的角SE,奖励孩子表现好的地方,惩罚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而在开放的家庭系统里,父母更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改变,也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家庭生活应该坚持成长模式,坚持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都有权利进行选择。这样的家庭系统,被萨提亚称为“种子或功能良好的模式”,这意味着家庭系统中的能量都可以用于成长,而无需消耗在维持结构方面。如果说封闭的家庭系统以规则至上,那么开放的家庭系统则以人至上。在开放的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彼此关爱,彼此宽容,彼此谅解,更关注对方的感受,而不会盲目地遵守规矩。在开放的家庭系统里,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所以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规矩,让家庭生活更友善,更加充满正能量。 萨提亚成长模式坚持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一种潜力,能从爱与善之中获得完整新。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认知,更要坚持这样的信念,这样我们才能让家庭生活发挥积极的影响力,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强大的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