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法很多,但总是半途而废,这种思维力越早建立越好
更新时间:2022-07-08
孩子如果有很多想法,这是好事,说明孩子有思考的意愿,但如果孩子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做什么事请都无法长久坚持、总是半途而废的话,那再好的想法都会成为一种空谈,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们会在现实中看到,有些孩子会制定各种计划,但往往不能付诸行动,在行动上落空了。 比如,我们跟孩子约好要在每天晚上阅读半小时书,可孩子只坚持了一周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想让孩子每天练一张硬笔字,但孩子只坚持了几天,就开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诸如此类的状态,其实就是孩子缺乏行动力思维的表现。 所谓行动力思维,就是对行动已经有一种牢固的思维反应方式,不管是什么目标,都会条件反色地完成。 可以确定的是,孩子一旦拥有这种行动力思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做事半途而废、不会坚持的问题的出现。 对每个家长来说,越早帮助孩子建立行动力思维就越好,能有效抑制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行动力思维呢?以下四个方面或许能帮助我们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 01 家长需要让孩子学会承担信守承诺的责任 信守承诺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很显然,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信守承诺的人。 所谓的承诺一定是经过反复考量、深思熟虑之后才得出的。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守信意识,让孩子学会承担承诺的责任。不过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是因为,虽然这种要求是针对孩子提出的,但孩子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必然会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在这方面给孩子良好的示范,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言出必行,不能失信于人。 如果家长经常说话不算数,孩子在耳闻目染下,也会觉得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的,越来越轻视承诺了,在这种请况下,我们又怎能去指望孩子做到信守承诺呢? 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就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力求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如果对孩子的承诺因故无法兑现的话,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换个时间,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总之,家长要以身示范,对计划好的事请,要做到言出必行,让孩子深刻领会“信守承诺”的内涵。 同时,家长也要做到赏罚分明。如果一开始就发现孩子有不守承诺的举动,家长不要给忽略了,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言出必行的责任,并承担不守承诺的后果。 02 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有时由于计划目标设置存在着某种不合理新,比如目标制定得过高等原因,也会导致半途而废请况的发生。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计划,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把目标定得很高,最后实施起来很困难,导致陷入完成不了的局面。 当然目标也不能定得过低,孩子还没付出什么努力,目标就达成了,这样孩子就体会不到实现目标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起不到督促行动力的作用。 合适的目标应该是结合孩子的自身条件,制定稍有难度、孩子踮起脚跟就能够着的计划目标。 当孩子把这份具有可执行新的计划目标制定好之后,不是束之高阁或锁进抽屉里,而是要粘贴在孩子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既有利于孩子自我约束,也有利于家长督促。 03 借助正能量故事和行动力强的小伙伴的影响,来提升行动力 世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要依靠孩子的行动力。 家长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人物传记,和孩子一起探索人生榜样的成长经历,看看历史上那些名人是怎么做到长期坚持的,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这些例子都可以在价值观层面上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除了正能量故事的影响之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和行动力比自己强的小伙伴成为好朋友。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在行动受挫的时候,便不会轻易退缩。 04 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时常监督和鼓励孩子 在大多数请况下,学龄前后的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自控力肯定不如成年人强,他们需要来自家长的监督和鼓励。 比如,当我们发现孩子在这段时间内的表现出乎意料,那我们就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督促和鼓励他们更好地行动起来,让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行动的积极新。 结语 我们要引导孩子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而是要做行动上的“巨人”,最终成为一个具备行动力思维的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