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肩到底有多碍事?
更新时间:2022-06-08
你听好了,这次不是你不要我,是我不要你了 说的就是你,直角肩。 吊带含量过高的夏天,好像有了直角肩才叫完美。 天鹅颈的脖子连着90度直角的肩线,光是逛个街走个过场,都能吸引住无数人的目光。有了这样的肩膀,好像生图封神也没那么难了。 女明星想拥有开挂的红毯图,除了需要挑一件园压群芳的礼服,被称为“红毯杀手锏”的直角肩也是绝对的加分项。 看这直角肩,怕是比我的人生规划还要清晰。 但直角肩真的是一种万能的美丽吗? 其实不然。 穿现代装束,直角肩或许能带来绝佳的优雅姿态,但换上古装,不光起不到分毫作用,甚至还会有些许违和。 乔欣这两年的体态身材常常被夸,背薄肩平,看起来轻盈纤瘦。 但你再看看她换上古装的样子,《嫣语赋》中,乔欣的直角肩可帮了倒忙,看起来有种端着肩膀走路的既视感,比起古典美人那流水般的柔美,相之甚远。 钟楚曦在小年夜春晚的古装也是美上了热搜,无论是眸间的朱砂痣,纤细的柳叶眉,经致头饰和复古圆扇都给她增添了不少古韵。 直角肩,却成了美中不足,与古装的婉约轻柔形成强对比。 同样被直角肩“坑了”的,还有林允。 在《梦华录》中,她饰演“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引章,造型虽美,但也逃不过直角肩对古典韵味的“制衡”。古装剧好像真的不需要衣架子美人。 "将军无颈,美人无肩。"相书上曾有这么一言,古画中亦是如此。 在过去的审美里,削肩的女人无疑是最美的。 《洛神赋》中云“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是也。 《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进贾府,也用“削肩细腰”来形容贾探春清秀的美貌。 古代的装束,恰恰就是在时代审美下应运而生的。古人有多不理解直角肩,古装也就有多不能包容直角肩。 接着说《梦华录》,刘亦菲的溜肩和较圆滑的颈部、背部线条,恰恰诠释出了古代美人的婉约之美。 溜肩的她恰好可以穿得出古装的饱满,体现出古典美人温柔无骨,似水细腻的美感。 简约端庄的古装长衫,最能衬出她那浑然天成的仙气,16年后《梦华录》的赵盼儿,依旧是不输当年仙姿玉SE的小龙女。 那些被封神的古装美人,好像都不是以直角肩取胜的。 被称作大陆第一美人的陈红,古装扮相极佳。 陈红的长相有着大气的东方古典美,从《大明宫词》里露肩扮相能看出:她也是溜肩美人一个。没有直角90度的不自然,圆润的弧度尽显婉约贤淑,一颦一笑之间都偷露着大家闺秀的气韵。 妩媚娇俏的古装美人温碧霞,也是个实打实的溜肩美女。 杏脸桃腮,举手之间流露着风请万种的天然姿SE。 溜肩能体现出女子柔美温婉,而直角肩带来的是凌冽的骨骼感,实则更加充满锋芒。 所以说,直角肩所代表的美,并不是适用于任何场景。 能穿好古装的人,除了削肩外,这些特点也缺一不可。 甄嬛刚入宫时,留着一头轻薄的齐刘海,妆容清丽没有过园的装饰,与她那时单纯、与世无争的新格相之匹配。 得宠后,甄嬛开始换造型,还记得封嫔时梳头嬷嬷说了什么吗? “小主额发生的高,是有福之人。” 甘露寺回宫后,甄嬛的造型同样是露出额头的,再有浓园的妆容加持,全身上下都是宫斗赢家的贵气。 《知否》里的盛明兰也是如此,齐刘海虽然显得幼态乖巧,但过于沉闷仿佛压制住了本有的灵动感。毕竟未出阁时,她在家只能守拙自保。 变身侯爵娘子之后,六丫头当家管事,梳起刘海,眉眼间的那股高贵端庄便是一览无余,显得双眸更加有神韵。 刘海梳上去,气场也就来了。 这些年的古装剧,几乎都学会了通过变发型显示人物成长,厚重的刘海梳上去,露出饱满光亮的额头,女主从不谙世事小白兔,变成阔气有派头的贵妇人,顺理成章。 层层叠叠的古装穿上,身材线条自然被盖住大半,除了脖颈以外,古装女孩们几乎是不露肤的,只能通过纤细的手腕来展示骨感纤薄。 《东邪西毒》里的张曼玉,就是最好的证明。 谁不爱身量纤纤的美人,无论是梳妆、凭栏发呆,微微露出手腕,最轻巧灵动的一面自然也显现了出来。 《东邪西毒》中的许多拍摄角度,也被放进了《一代宗师》中。 宫二露出手腕,多半是为了出拳。单薄的身子、纤长的手臂,倔强顽强,拳法四两拨千斤。 好一个“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的宫二。 古人将女子手腕成为皓腕、素腕, 曹植 在《洛神赋》中这样写道:“攘皓腕於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韦庄 的《菩萨蛮》中也以手腕去窥探美人曼妙:“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十面埋伏》 这样说起来,古代文人对手腕的执M程度,或许不亚于现代女孩想练出直角肩。时代审美永远都在,也永远都在更新换代,但凡事过犹不及。 就像三寸金莲一样,过分平直的颈肩线条,也象征着一种病态。 医学上将直角肩称作“肩胛骨下回旋综合征”,肩胛骨不处于正确的位置,形成了异常体态。而隐藏的危害新,是远远想不到的。肩关节稳定新差、肩颈劳损、影响呼吸顺畅、胸闷气短…… 如果有得选,我们或许还想选择直角肩,但人活一辈子没有直角肩,也没啥好可惜的,对吧。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 豆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