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嫉妒,人新不同结果不同:真实北宋“杨家将”的遭遇
更新时间:2022-04-11
忠诚与嫉妒,是人新的两个方面,一个高亮,一个音暗。杨家将的忠诚使国安民泰,被万民颂扬。王冼、潘美的嫉妒让英雄喋血,被世代唾弃。 北宋“杨家将”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人民中间广泛传扬,赢得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敬重与怀念。真实的“杨家将”与戏曲中“杨家将”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呢?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先后灭掉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南汉,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割据福建的陈洪进献出了漳泉二州,钱俶也献上了吴越国所有的人口及土地,北宋在南方完成了统一。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开始御驾亲征北汉。宋太宗征北汉过程中,在代州遭到了机烈的抵抗。他听说代州守将是刘继业,于是命令停止攻城。刘继业的忠勇与人品宋太宗早已如雷贯耳,他要规劝刘继业投降。此时北汉皇帝刘继元已经投降,于是刘继业也接受了劝降。 刘继业是谁?他就是大家熟悉的金刀老令公杨继业。北汉皇帝刘纪元对杨继业十分看重,赐他姓刘。刘继业归顺了大宋以后恢复了自己的原名杨业。宋太宗也非常看重杨业,任命他为代州刺史。 高梁河一战,辽军打败了宋军,辽景宗乘胜追击,要一举灭掉大宋。公元980年3月,辽景宗发兵十万直取雁门关。雁门关在代州的北面,杨业知道雁门关要丢了代州肯定保不住,但敌众我寡,硬拼是不行的,杨老令公要用计谋取胜。 辽兵到雁门关驻扎下来。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杨业带领几百名士兵,绕到敌人后面,突然向辽兵发起进攻。宋兵边冲边喊,辽兵一个个睡得正香,懵懵懂懂,乱哄哄的向北逃跑,杨业没费多少功夫就取得重大胜利。 宋太宗在京城听到消息,兴奋得睡不着觉,终于为高粱河之战出了一口气。太宗下令大大封赏杨业及其将士。从此“杨无敌”的美名叫得更响,传得更远了。 但是,杨业的胜利也引起朝中有些人嫉妒,最主要的是潘美和王冼两人。他们偷偷上书宋太宗,说了杨业不少坏话。宋太宗也不在意,还把这些书信给杨业看,杨业心里很感机宋太宗。 公元982年,35岁的辽景宗死了,12岁的儿子耶律隆诸继位。30岁的萧绰成了皇太后,就是评书中经常提到的萧太后。因为辽圣宗还小,国家一切事物都由萧太后处理。宋朝得知辽朝小皇帝登基,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公元986年年初,宋军兵分三路向北进发,进攻辽国。开始的时候,东中西三路都取得节节胜利。杨业为先锋的西路更是厉害,很快就打下寰、朔、应、云四个州,山西北部大部分地区都被收复了。杨业继续前进,准备和中路、东路两军合并一处共同打下幽州城。 曹彬率领的东路军曾经打到幽州城下,但是,辽国大将耶律休哥用计谋在涿州把曹彬打败。东路军是主力部队,东路一败,宋太宗害怕宋军被全部吃掉,急忙命令退兵。 潘美在飞狐关被辽将耶律斜轸打败,宋军被迫退出了寰、朔、应、云四州。但这四州百姓都是中原人,宋太宗命令把这四州百姓迁回内地。 杨业的军队负责掩护百姓向后撤退,速度缓慢。这个时候耶律斜轸和手下的副将萧挞凛已经把宋兵的退路截断了。主将潘美想冲出一条血路,杀回到雁门关。杨业认为,辽兵士气正盛,不能硬拼,还有这么多百姓,应该避开辽兵主力,绕道走碣谷,然后回到雁门关。 监军王冼冷冷一笑,你可是杨无敌呀,怎么现在这么胆小了!潘美明明知道杨业说得有道理,但因为嫉妒杨业的功劳,也支持了王冼。 对王冼和潘美的讽刺,杨业气得胡子发抖,他说,我不怕死,愿主帅派兵在陈家谷口接应我。说完头也不回领兵向朔州方向冲去。 杨业很快就和辽将肖挞凛遭遇,杨业尽管60岁了,仍然勇猛无比。宋军也一个个拼了命,辽军越杀越多,宋军一个个倒下,杨业浑身上下都是血,只好一边打一边退,从天亮一直杀到天黑。 杨业带领最后的100多名宋兵杀到了陈家谷口,这里是约定好的接应点。此时这里静悄悄的,一个宋军也没有。原来,潘美、王冼他们先到了谷口,等了一会儿没见杨业他们回来,两人就带兵退走了。 杨业已经经疲力尽了,正在冲杀的时候,突然大腿猛然一阵疼痛,老人栽倒在地,他被色中了一箭。耶律斜轸打马过来,老远就对杨业喊道,杨老将军,这回还有什么可说的?投降吧!杨业一气回绝,我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绝不投降!当时杨业所在的地方,正是汉将李陵的墓碑前,他一头向墓碑撞去,立时鲜血迸流,壮烈殉国。 杨业牺牲后,他的后代继续戍守边疆。儿子杨延昭镇守边关20多年,数次打败辽军,立下赫赫战功。孙子杨文广,跟随范仲淹在西北同西夏国作战,屡立功勋。 杨家的男人们大都为国捐躯,后世提到的“杨门女将”穆桂英、樊莉花等都是艺术塑造,不是历史的真实。杨文广卒于1074年,而北宋灭亡是1127年,这也是为什么北宋灭亡时没有杨家将领兵救国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