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是“懦夫”?为何唐太宗要选他当接班人?
更新时间:2022-04-10
提到唐高宗李治,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懦弱和昏聩的。在李治之前,有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后有他的妻子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夹在两人中间,李治被他们的光芒遮掩显得“懦弱无能”,也在所难免。。 很多涉及李治的影视剧中,也将他塑造成一个懦弱无能的庸主形象,以此来衬托武则天,像傀儡一样任武则天摆布,但李治在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形象吗? 事实并非如此。李治在位期间,唐朝疆域是最大。在李治的统治下,唐朝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将贞观朝与武则天时代、李隆基时代联系起来。李治在位的几十年间,唐朝的国力不仅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外战中也很少遭遇战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所以李治皇帝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公元628年6月,李治出生在长安。就在李治出生前两年,他的父亲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通过政变搞掉了自己的亲兄弟,B迫李渊禅位于自己,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 在李治出生之前,李世民已经有八个儿子,而这八个儿子中,有两个是李世民和皇后长孙氏所生的嫡子,李治则李世民的第三个嫡子。 所以李治面前有两个嫡亲大哥。按照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无论如何轮不到李治,但历史永远存在着偶然中的必然。本来没有机会当皇帝的治,最后偏偏就成为了皇帝,也开启了千古第一女皇帝的历史。 李世民为什么选择李治继承皇位?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不仅打仗极强,而且在治国方面也很有才干,开创了贞观盛世。但在教导孩子这方面,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李世民在教孩子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童年的经历,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应该是非常优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世民对每个儿子实施了所谓的“狼爸式’教育。在物质生活上,他为儿子提供了最好的环境,但在人生发展上,他坚持让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尤其是对于李治的嫡亲大哥太子李承乾,更是极为苛刻。 长孙皇后在世时,李世民和李承乾这对父子之间,还有长孙皇后作为沟通的桥梁,仍然可以友好地交流。但在长孙皇后死后,父子之间的沟通桥梁就此没了。而且李世民偏执地认为,只要为儿子找到更多优秀的老师,他一定能把李承乾教成最好的太子。但李世民却忽略了,任何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上限的。 一开始,李承乾的表现确实是非常出SE。但很快,随着李世民的要求越来越高,还有李承乾的老师对他的要求也变得十分苛刻。李承乾只要是稍微有些玩乐,他的那些就把他比作是秦二世在世。 在这种高压教育下,李承乾越来越不能忍受。此外,在外出骑马打猎时,因为马受惊导致李承乾从马上摔下把腿摔瘸了,在这之后李承乾新请大变,在此期间,在这期间李世民虽然没有以出的想法,但是也没有多加关心李承乾,反而是多加恩宠李承乾的嫡亲弟弟李泰,使得李承乾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企图暗杀失败后,便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计划学习李世民上位的方法起兵B宫,但是他们却忘记了李世民就是靠这个起来的,怎么会没防着呢?结果可想而知,造反失败。至此,太子李承乾被废,贬为庶民。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要求非常严格。反而对嫡次子恩宠有加,恩宠到多次逾越礼制的赏赐。比如李世民觉得李泰太胖上朝不太方便,李世民就下旨送了他轿子,让他坐轿子来上朝等等诸多恩宠。不过,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过分宠爱,让是父亲看不敢大哥李承乾,想立自己为太子,所以让李泰产生了夺嫡的想法,在李泰看到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空了出来后,便急于向父亲表明,他是所有皇子中最合适的人选。他向李世民明确表示,如果他成为皇帝,他死后,一定会除掉自己的儿子,然后将皇位让给弟弟李治。 但李泰忘记了,他父亲李世民的皇位是由搞掉亲兄弟的玄武门兵变获得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兄弟请谊在皇位面前算不了什么。所以李泰在父亲面前的话,让李世民看清了李泰的野心,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的,怎么可能放过自己的亲兄弟呢。李泰自认为天衣无缝的小聪明,最终让他彻底告别了太子这一位置。 所以,对于李世民来说,继任者必须善待这两位在皇位争夺战中被“淘汰”的皇子,而和李承乾李泰一母同胞且“新格仁厚”的李治便是在这种请况下胜出的。 其次,李治年龄还小,不会因为急于谋求皇位而干出弑父谋反的事来。 所以,对于当时的李世民来说,仁厚能善待自己兄弟且年纪小不会谋反篡位的李治,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由此,李世民便立李治为太子。就这样,原本绝对没机会做太子的李治,一不小心就成了太子。这一年,李治刚刚16岁。就这样,被外界认为“软弱仁慈”的李治在李世民死后继位。就在大家都以为自己可以驾驭皇上的时候,李治却悄悄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且他似乎从来没有下场,卷入任何重大的政治事件,他似乎从来没有剑拔弩张过,也从来没有与任何人正面交锋,但令人惊讶的是,最终,一切都朝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 房遗爱谋反案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李治继位四年,以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为首,密谋造反,企图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事发后,房遗爱、柴令武等开国元勋的二代被处死,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被赐予自缢,薛万彻等太宗朝的将领也被处死。 当时平定叛乱后,李治曾对朝臣们说:“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衣匄其死,可乎””但听到大臣们反对后,便只好“很伤心”地同意了。为此,李治留下了不错的名声,但他却利用李世民留给李治的辅政权臣关陇世家代表的长孙无忌出手,虽然长孙无忌也借机把自己的政敌都打压下台,但是他的名声越来越差,为后来倒台埋下了伏笔。李治便通过长孙无忌来铲除了对他的皇位构成重大威胁的势力,而李治在此期间,却通过科举考试悄悄地提拔寒门子弟。 世家门阀也通过这次的谋反清洗,被削弱了很多,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门阀,也逐渐壮大起来,影响了李治的皇权。为此,李治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要把这些有权有势的官员搞下去! 废王后立武后事件 永徽元年(650年),高宗李治立嫡妻王氏为皇后。这时,还是才人的武氏在感业寺出家。但是在李治一次去感业寺祈福时候,跟武氏再次相遇后,便想把武氏接回宫。 但是他没有主动提,只不过让人放出风声,这件事便被皇后知道了,皇后为了讨好李治,便主动邀请李治武则天入宫。我们都知道李治和武媚娘在李世民还没去世之前就有过一些关系了。从这就可以看出李治不仅有胆量还有谋略。 在武媚娘入宫后,便一直专宠武媚娘,这让所有人都很不满,其中以褚遂良为首的儒家子弟更是不满,毕竟李治娶“小妈”这与儒家思想所宣传的礼仪非常不符合,一度向李治进言不可以这么做,但是李治非没有就此罢手,还一边向武媚娘灌输说要废掉皇后立她为皇后,一边又向大臣们宣布要立武媚娘为皇后,一副被武媚娘M住的样子,为此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这种场面李治却带着武媚娘让她在后面观看,为此李治就对武媚娘说你看群臣都反对,再加上王皇后也没有犯错,我很难办呀,自此武媚娘便恨上了阻挡她上位的褚遂良等人,还一直盯着王皇后犯错。 最终王皇后被武媚娘说王皇后私自在宫中行巫蛊之术诅咒自己女儿,害得自己女儿惨死,然后依靠在军中威信极高的李勣的支持,不顾长孙无忌他人的反对,强行通过废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 此后,武媚娘便通过各种手段来陷害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之后两人便被李治贬职,而以他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在朝廷的权臣统治地位也一并消散。 显庆三年(658年),褚遂良死于爱州;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于黔州被B自杀。长孙无忌一倒,关陇集团许多依附长孙无忌的元老派人物都受到牵连,从此李治在政治上不再受人约束,一切都可以自己做主。 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功不可没,而李治似乎并没有做坏事——但是,没有他的点头,武则天不可能这么大胆。 自从房遗爱造反、废王立武事件以来,朝廷的世家、宗族、二代、权臣、外戚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李治的集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值此之际,李治大力提拔刘仁轨、薛仁贵等一帮寒门子弟进入朝堂,世家门阀的权利逐渐被边缘化。 建功立业 在解决了朝廷权力更替的问题后,李治放眼天下,开始了他理想中的大唐新愿景的构建。 公元657年,洛阳升为东都,开创了唐朝的首都制度。同年,李治任命苏定芳将军为行军大总管,平定西突厥之乱。唐帝国灭了西突厥之后,才真正把西域归于唐朝统治下。两年后,李治再次派遣苏定芳,征服西域多国,将唐朝的版图延伸至今天的塔吉克斯坦。 公元660年,李治又派唐军东进,一举击败了朝鲜半岛的百济。后来,公元668年,李济一举击败高句丽,平定了朝鲜半岛,完成了隋炀帝和她父亲李世民没有完成的事业,使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公元661年,唐朝对西域的控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进一步巩固了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地位。此时,唐朝的版图延伸至咸海地区,达到了唐朝历史上的巅峰。 综上所述,李治并不懦弱,也没有辜负期望(除了娶小妈),只是运气不好让他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之间,存在感被拉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