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晚清大内侍卫真实形象:虎背熊腰,手持武器,每个人都面露凶光

在有的清宫影视剧中,我们能够看到一排排身着黄马褂,头戴毡帽,脚蹬牛皮靴,腰间反挎着腰刀的大内侍卫。

实际上,当时的大内侍卫光从他们光在外表看起来,就和电视上清瘦的士兵也有些不太一样,他们一个个虎背熊腰,威风凛凛。在皇帝出行的时候他们列队走在前面充当仪仗,在皇帝遇到刺客的时候,他们围成一团,把皇帝保护起来。

也有的影视剧比较夸张,大内侍卫身着红衣和黑衣,各个武艺超群,拿着血滴子之类的暗器,百步之内隔墙就能取人脑袋。他们为皇帝充当刺客和杀手。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大内侍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大内侍卫的选拔

想在皇帝跟前当差,可不是光武功高强就完事了。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享有对整个天下的生杀大权。平日里感冒打喷嚏,就能让皇城动一动,万一哪个侍卫捅个篓子,导致刺王杀驾,那整个国家就要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了。

因此大内侍卫的选拔非常严格。

清朝的统治阶层是满族。满族人都被编入了八旗,此外还有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为了防止外人的刺杀,清朝的皇帝在挑选侍卫的时候都是从满洲八旗的适龄男子当中进行挑选的。

在清朝建立的早期,只有直接由皇帝亲自统辖的镶黄、正黄和正白三旗的年轻人才有资格进入选拔。

因为这三旗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皇亲国戚,宗室贵胄,他们根正苗红,对皇帝忠心不二。

接着考量的就是武艺和视力。给皇帝当保镖,武艺和视力是同样重要的。

很多贵族子弟为了日后能被选拔进宫当侍卫,从小就开始练习武术,特别是满族的传统武术——布库和色箭。

布库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摔跤运动,经过长期训练,练习者个个虎背熊腰,而色箭一方面是锻炼臂力,另一方面也是锻炼视力。

试想一个近视眼,在那个又没有近视眼镜的年代,哪怕是刺客走到对面都看不出来,又怎么能给皇帝保驾护航呢?

侍卫们往往训练的双目入电,在老远处就能从来人的眼神行踪发现异样。同时犀利的眼神也压得对方抬不起头来。

在兵器这一块,不同于明朝锦衣卫的绣春刀。满清是马上得天下,更加钟请于马刀。所以清朝侍卫的佩刀是从马刀演化而来,马刀的弧度更大,更利于劈砍。一把好铁打造的马刀能够一刀把一串铜钱一劈两半。

佩戴者马刀的带刀侍卫,他们的体格强壮,往往是虎背熊腰。从面相看,他们满脸威严,眼神凶狠,注视前方。

姿势上,他们右手自然垂下,左手向后横跨着刀柄,一眼望去,好不威风凛凛!

康熙皇帝年少的时候,就是靠着10来名同样年轻的侍卫擒住了权倾朝野的鳌拜。

要知道鳌拜可是靠着军功,一步一步走到辅政大臣的位置上的。没有两三下子身手行么?

其次就是新格、心理素质和体格。

如果是在宫内某个犄角旮旯里面当差,这还好说。如果是在皇帝和某些受宠的妃子面前当差,长相、形象和心理素质就很关键了。

是想皇帝天天看着碍眼的人,身上有异味的人,说话办事拖拖拉拉的人,皇帝会喜欢么?

万一哪天龙颜震怒,皇帝把罪责迁怒于身边某个看着不顺眼的侍卫,那还得了?轻者,重打几十大板,重者,下狱砍头。

“伴君如伴虎”啊!

侍卫的等级和职能

我们都知道文武大臣有等级,后宫嫔妃也有等级,就连宫里的太监都有等级。

那么作为皇帝的保镖也同样有着等级的划分。

等级不同,待遇不同,职责也不同。

负责外围工作的是领侍卫内大臣,他手下这些侍卫主要负责整个皇宫的巡逻、站岗、以及皇帝日常出行的仪仗安排。

负责皇帝近身保卫工作的是御前大臣,这些侍卫属于皇帝的贴身保镖,常随其左右,同时负责乾清宫、上书房、养心殿这些皇帝日常办公休息的场所的保卫工作,当然也会执行皇帝安排的特殊工作(例如监视大臣、刺探请报等)

都说宰相的门前七品官,那么皇帝的门前可就不止七品咯。

按照等级划分,侍卫们划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蓝翎侍卫。

一等侍卫对应的是正三品,二等侍卫对应的是正四品,三等侍卫对应的是正五品,蓝翎侍卫对应的是正六品。

别看蓝翎侍卫只是个六品,外地的知府、道台见了也要恭恭敬敬地把银子献上。

他们平日里根据级别拿俸银,逢年过节拿封赏,生活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

侍卫的出路

如果简单地把侍卫看成给皇帝当一辈子的保镖,那就大错特错了。

之所以有那么多满族、蒙古的贵族子弟,把脑袋削尖了也要进皇宫当个侍卫,特别是能当上皇帝近旁的御前侍卫,是因为大家都懂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万一哪天皇帝一高兴,直接外放到地方上当个一品、二品的大员,从此以后光宗耀祖,荣华富贵。

清朝是马上得天下,除了极个别的贵族子弟具备一定的文采,大部分都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打打杀杀还可以,可是一旦拿住了笔,就像抓住了一条毒蛇,心里那个恐惧啊。

你让这些贵族子弟天天老老实实地坐在书房里考科举,那非把他们B疯不可。

这里就讲一下一名低级侍卫成功逆袭的故事。

和珅和大人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是乾隆皇帝面前的大红人,曾经权倾朝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巨贪。

可是谁能想到他在早期只是一名级别低下的三等侍卫,别说接近皇帝,就是能看远远地上一眼也是很难的。

但是他这个人非常的勤奋,通过努力学习,熟练掌握了满蒙藏汉四门语言,同时在传统文化课上也具备很高的水平。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这个人还比较机灵,为人处事老道圆滑,办事章法得体。

都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次乾隆皇帝因战事失利而大发雷霆,他随口以《论语》的典故向身边的众人问起是谁之过与?

结果周围的武将们文化水平太低,个个被问得莫不着头脑。

而远处的和珅听到了这句话,大声地喊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这也是《论语》里面的原话。

乾隆皇帝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侍卫竟然有如此的文化水平,当时对他就另眼相看,把他安排到自己亲近的位置。

在随后的日子里,和珅充分发挥了他的各项才能,不但说话得体,办事得力,文采飞扬,更懂得揣摩圣意,讨得乾隆皇帝和后宫的娘娘们心花怒放,他的官也越做越大,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军机大臣。

在整个乾隆一朝,和珅犹如皇帝的影子一般的存在。

直到乾隆皇帝驾崩,继任者嘉庆皇帝才敢找了一些不疼不痒的理由把他处死了。

当然以侍卫身份起家的大臣不止和珅一人。还是那句话,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所以平时多多努力,多多留心吧!

  • 上一篇:明朝第一谜案,凶手居然的一口大钟,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