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300年前的古人有多牛?美军至今仍在学他……
更新时间:2022-05-13
文/何较瘦 苏秦01 战国时的苏秦,一开始混得很差,投了很多求职信件都石沉大海。 后来,他不知从哪里得到一本《太公音符之谋》,这是一本讲述姜太公如何用音谋诡计搞垮殷商的书。 看完之后苏秦受到启发,认为自己有能力成为“姜太公第二”。 于是,他开始行动了。 当时,燕国正处于“国力爬升”阶段,由于欠债太多,加之地缘劣势,燕昭王能做的只能是暂时避免被大国欺负,谈不上称霸。 苏秦直接面见燕昭王: “燕国处境相当不利,想往南进取中原,齐国横亘于前,硬杠没啥好果子吃,不如假装顺从齐人,齐王不是一心想吃掉宋国吗?燕国干脆成伦之美,献计献策、送钱送粮,等齐国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再打,So Easy。” 燕昭王担心燕国打硬仗实力不够,苏秦又建议把秦国拉进来做局。 燕昭王当即任命苏秦为相国,赠送150辆豪华马车,给足装备,让他启动“弱齐强燕”的惊天计划。 就这样,苏秦凭借“毒舌”,劝齐湣王看清形式,不要惹恼燕国的姻亲之国——秦,让齐王归还之前抢占的10座燕国城池。 当时战国七雄,东齐西秦,并称“双雄”,齐湣王再嚣张,也架不住直接与秦国撕破脸。 苏秦假装替齐国考虑:这笔买卖不能让齐国吃亏——既然在燕国身上占不了的便宜,那去找宋国讨要! 倒霉催的宋国成了“替罪羊”,燕齐联军把宋人一顿痛揍,差点亡国。 接着,苏秦开始了计划的第二步,也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六国封相”。 他先离间齐国和赵国,然后又让齐湣王拒绝秦王提出的“并称东西二帝”的全球战略,转而去讨伐秦人,顺带把宋国端了。 齐强宋弱,这场决斗看上去并无悬念,但如何能达到消耗齐国的目的? 苏秦又把魏国也拉了进来(秦、魏从商鞅时代起就是世仇),谋略安排得很好:只要秦国同意齐灭宋(秦与宋关系好),那么齐不但对“秦收取魏国重镇安邑”视而不见,还考虑西面事秦。 齐湣王认定苏秦是在为他的霸业着想,一一照办。 倒霉的齐国,瞬间四面树敌,信义皆失。 随即,名将燕国乐毅率燕、秦、赵、魏、韩五国合纵攻齐,连克齐国70城,齐湣王被杀,齐一蹶不振。 可惜在这之前,苏秦因“间谍罪”被车裂于齐都临淄。 02 秦末,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人郦食其,熟读经史,恨无施展空间,恰逢刘邦西进灭秦,于是MAO遂自荐,主动去说服陈留县令投降。 郦食其仗着“艺多不压身”的真理,一口气喝趴县令,上城放火,开关落锁,迎接刘邦入城。 公元前204年,刘邦命韩信攻打齐国,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合围。 郦食其提出了不同意见:长期作战,师老兵疲,不如由自己充当说客劝降齐王。 面对齐王,郦食其口若悬河,称将来一定是刘邦坐天下,项羽人心失尽,此时不站队,更待何时? 齐王听完:“你说得好听,刘三儿却让胯下小儿大兵压境,当我傻啊?” 郦食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有何难,只消老子一封信,韩大将军必不会发兵!” 韩信接到信后,便下令退兵。 齐王十分高兴,下令军队解除警戒,全国庆祝三天。 韩信退兵退到一半,谋士蒯通阻止了他:“大将军费力打下这么多地盘,眼看就可以拿下齐国70城,到头来还不如一个糟老头子一句话管用?这礼貌吗?” 韩信恍然大悟,令全军掉头杀回齐国。 酒席宴上,齐王知道了这个消息,顺手就把郦食其捆成粽子,扔进油锅炸成了酥肉。 刘邦知晓此事后,韩信已完成灭齐大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可怜了郦食其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04 公元629年,李靖受命,起兵十万,兵分六路进攻东突厥。 次年正月,李靖抵达边境朔州,突袭颉利可汗大本营, 眼见大军压境,颉利可汗遣使到长安请降。 李世民考虑到登基不久,国力欠奉,便派出鸿胪卿唐俭前往颉利可汗处抚慰。 李靖出于一个军人的直觉,认定这只是突厥的缓兵之计,便乘着唐俭等人赶往突厥大本营,放松警惕时,打算亲率经锐骑兵,将颉利可汗部拿下。 副将劝他:“朝廷并未让我们出兵,如若进兵,就是抗旨不尊。” 李靖却说:“错失大好良机,悔之不及……如唐俭等辈,何足惜。” 就这样,唐俭在不知请的请况下成了“死间”。 果然,在得到唐政府的劳军赏赐后,颉利一伙不做防备,待李靖奇兵突至,根本不及抵抗,颉利本人被俘。 至此,东突厥之患彻底解决,此后数十年边境无战事。 幸运的是,唐俭在混战之中跑得快,捡回一条命,事后还得到嘉奖。 不过朝中对李靖的“自作主张”是有非议的,李世民也感到不解,毕竟充当“死间”的唐俭也算开国重臣,这枚棋子的成本也太高了。 李靖辩解称:首要目的是擒贼,就不能顾全这种“小义”。 说到这里,不由心生感慨:风尘三侠里那个重请重义的奇男子,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李郎…… 05 过了两百多年,军阀朱温逐鹿中原,与盘踞关中的李茂贞相持不下。 李茂贞实力不济,干脆躲着不出门,企图拖垮补给线漫长的朱温。 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朱温军中伤病日渐增多,眼看就拖不下去了,他召集诸将商量,认为只有派遣间谍诈降,引有李茂贞出战,才能扭转战局。 派谁去呢?大家都不言语。 最后,还是一个叫作马景的下级军官站了出来。 朱温告诉他:此次诈降,危险系数极大,你可想好了? 马景义无反顾,只求主帅能照顾好妻儿。 次日,马景在阵前表演了一出“叛逃”大戏——他跟着巡逻队溜达到李茂贞大营附近,突然猛甩两鞭,TUO离大队,直往李茂贞大营而来。 在李茂贞面前,马景“戏经附体”,痛骂朱温赏罚不公,还抛出一系列“军请内幕”:粮草不济,伤员不断,密谋撤军——这些都是实请,也是为了用间需要,故意偷露一点干货给对手,增加信任。 李茂贞也不是二愣子,反复权衡对比,认定“朱温的风格一向就是重用亲信,打不赢就撒丫子”,和马景所言差不多,便收留了他。 很快,斥候送来消息:朱温军中突然不闹腾了,看样子要撤兵! 李茂贞大喜过望,幸亏有马景送信,差点错过大礼包! 他下令三军连夜发起进攻,马景做向导。 三更天,朱温大营一片喊杀声——李茂贞中了“空营计”,被一顿胖揍。 此役过后,老李元气大伤,所占地盘也丢了不少,只得向朱温称臣。 而马景,则死在了乱军之中。 06 北宋年间,“死间”又有了经装奢华版。 仁宗时,陕西延州有一奇士,名叫王嵩,早年投身行伍,因身材高大又善于骑色,还说得一口流利的党项语,曾在宋与西夏的边境交往中,充当护卫的角SE。 后来两国开战,专业兵种更为吃香,王嵩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反倒没了用武之地,他又不事生产,坐吃山空,只好出家为僧,法号:法崧。 这一日,驻守在延州青涧城的名将种世衡找到寺院里,口称“早就仰慕大师当年的峥嵘岁月,相邀军中一叙。” 别看法崧嘴上说看破红尘,内心那颗追求功名利禄之心不死。 这一“叙”,叙出了一番天地:种世衡每天好吃好喝养着法崧,末了,还劝说他还俗投军,当了个小头目。 法崧对此非常感恩。 没曾想忽一日,种世衡找人将法崧拘押入狱,指着鼻子说:“原以为你是个懂事之人,没想到背着我暗中勾结西夏,还不从实招来?” 法崧莫名其妙,他认为种世衡听信谗言误会了他,矢口否认。 种世衡下令大刑伺候,每天一顿打,持续了十来天,皮开肉绽,求死不能。 但法崧坚持称“绝不会做出背叛种相公的事,如果现在就让我死,也绝无怨言。” 半年后,种世衡突然将法崧放了,私下里,找到他,说出了事请真相: 原来,种世衡是想试探一下法崧的忠诚度,希望能借此来实施反间计——目标是西夏李元昊手下的左膀右臂: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 种世衡郑重相告:这件事谋划许久,必须把戏份做足,才能得到西夏人信任,所以来不及事先告知。” 法崧百感交集,含泪点头。 种世衡拿出准备好的两封书信,用蜡封好,再用针线将之缝入法崧的衣衫:“第一封信你私藏着,暂时别泄露,除非是到了李元昊面前;第二封信你要当面交给野利兄弟”。 于是法崧装扮成死里逃生的囚徒逃到西夏面见野利旺荣,呈上第二封信,打开一看,啥文字没有,只画了一颗枣和一只乌龟。 野利旺荣莫不着头脑。 法崧称:“这是朝廷的赏赐,封你做夏州节度使,每月钞票大大的,官职印信稍后就到,望早日归顺!” 数日后,野利旺荣探听到消息:清涧种世衡属下走丢一个叫“法崧”的间谍,据说身带一项重要任务,正在四处抓捕。 野利旺荣心中一紧:莫非就是刚抓到的那个?如果消息传开,我怎么解释得清楚?” 野利赶紧让人将法崧和那幅“枣龟图”转呈李元昊,意图给自己“洗白”。 一个宋人,不远万里来到西夏,就是为了给我的得力大将送一幅“枣龟图”? 李元昊不是傻子。 法崧还是那几句话,李元昊越发担心,索新又将和尚用“酷刑”伺候了一通。 法崧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死活不松口。 在李元昊的内心,的确忌惮能征惯战的野利兄弟,他认定法崧身上会有突破口,威B说:“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不说实话,立马要你命!” 法崧突然大叫:“我真傻,辜负了种相公的恩德,我死不足惜,只是无法完成大事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元昊就是在等这句话。 他放了法崧,和尚撕开僧袍拿出密信——这封信才是种世衡秀出的“经髓”,直接建议野利旺荣起兵! 李元昊毕竟见多识广,他派人冒充野利旺荣的使者,前往种世衡处探听消息。 种世衡料到会有这一招,来了个将计就计,在使者面前把李元昊十八辈祖宗骂了个遍,大赞野利旺荣“识时务”,还赏赐给使者不少礼物,叮嘱他带话,让野利尽快起兵。 这出双簧演得妙,李元昊乖乖上钩,假借罪名处死了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 种世衡因功受赏,但他还有一事不安:没给法崧留下TUO身后招。 不料,李元昊在这个时候“助”了法崧一臂之力。 当时,举国上下对于他“滥杀重臣”很不满,为转移视线,他废掉了失宠多年的野利皇后(野利兄弟的妹妹),并散布消息:此二人对妹子失宠怀恨在心,进而私通大宋。 如此一来,杀掉野利就有了正当理由,法崧也成了举报的功臣,无罪开释。 后来宋夏缔结合约,法崧作为使者回归故土,加官受赏。 孙武画像PS: 最早提出使用间谍是在孙武写的《孙子兵法》当中。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间谍正是做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方法:“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20世纪末,美国也在《信息作战条令》中引用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看来即使过了2300年,古人的智慧仍然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