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女儿蒋瑶光:一婚嫁间谍,二婚嫁红SE特工,晚年陷遗产纠纷
更新时间:2022-05-13
提起蒋介石的子女,为人所知的就是他有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其实蒋介石还有一个养女蒋瑶光,她就是蒋瑶光,小名陪陪,自小被蒋介石和陈洁如收养。陈洁如和蒋介石离婚后,作为养女的蒋瑶光抚养权归陈洁如所有,后改姓陈。 直到2011年,蒋家内部为蒋介石日记遗产一事继承纷扰不休时,陈瑶光站出来说自己是蒋介石遗产的第一继承人时,大众才知道蒋介石原来还有过一个女儿。 命运多舛 陈瑶光的一生算得上命运多舛,刚出生时便被亲生父母抛弃,幸得蒋介石夫妇抚养。可惜好景不长,蒋介石为了与蒋宋联姻,与陈洁如断了夫妻关系。养母陈洁如被迫远赴海外求学,蒋瑶光作为养女随母改姓陈。 当时年幼的瑶光无法随母出行,养母陈洁如只好将她托付给陈家代为抚养,从此瑶光也开始了五年寄人篱下的生活,长大成伦后,瑶光又结识了一名朝鲜籍的男子,不顾母亲的反对与之结婚生子,可惜所遇非人。 抗战胜利后,男子抛妻弃子一走了之,瑶光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之后在好友的介绍下又结识了第二任丈夫,老夫少妻,倒也恩爱,但丈夫红SE背景暴露后,陆久之被捕入狱,出狱后虽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但建国后又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两人两岸分居。 晚年的陈瑶光热衷于慈善,参与了不少慈善捐赠,虽历经坎坷,但陈瑶光依旧对社会抱着一份善意。 出身来历 一次偶然的相遇造就了陈洁如和陈瑶光之间的母女请分。1925年,何香凝与陈洁如在广州人民医院遇到一位产妇,这名产妇就是瑶光的生母。 女儿的出生并没有为她带来欢笑,而是满目的忧愁,因为在此之前她已经生了八个女儿,重男轻女的她并不打算抚养这个女婴,打算将其送人。 而陈洁如一见女婴就觉得十分合眼缘,和蒋介石在一起后一直没有生育的陈洁如便将她抱回了家。蒋介石当时还对陈洁如十分爱护,想到其平时比较孤单,就同意了收养这个女婴,并为其取名蒋瑶光。 父母往事 在瑶光的记忆里和父母在一起的记忆不多,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分开了,而对于父母之间的纠葛大多都来自于母亲的讲述。 1919年夏,去张府看望好友的陈洁如结识了蒋介石,那年她13岁。据《陈洁如回忆录》所言,第一次见到陈洁如的蒋介石便被这个女孩吸引了。 在蒋介石的日记中记载了两人正式在一起的日子是1921年12月13日。日记中写道:“投宿大东旅社,潞妹迎侍。”而根据《陈洁如回忆录》蒋介石与陈洁如于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楼举行婚礼,张静江作为两人的证婚人出席婚礼。时年蒋介石34岁,陈洁如15岁。 养母被迫远走海外,瑶光与母亲分离 瑶光养父母的婚姻关系只维持了六年,而在母亲陈洁如看来,造成如此结局的原因是宋家势大,宋美龄的强势介入以及不容人的新格。要不然她不会留洋海外,一走就是五年。 但当局者M,旁观者清,在瑶光看来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合并不是迫不得已。家世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毕竟宋美龄受过高等教育,留过洋,气质与见识都不是养母陈洁如可以媲美的,而且两人的结合也是一种政治需求。 寄人篱下 1927年陈洁如和蒋介石离婚时,瑶光尚且年幼,而前往美国的路途又十分遥远,思量再三后,瑶光被陈洁如托付给了她的母亲抚养。 在外婆家生活期间,瑶光算得上衣食无忧,但父母的陪伴是无可替代的。短短的时间里,父母都离开了自己,在尚且年幼的瑶光心里烙下了不安的印痕。 直到1933年,母亲陈洁如离美返国,将瑶光接回身边后,瑶光的这份不安才有所缓解。瑶光被母亲接到身边后就居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巴黎新村”,母女二人的生活也算安逸清闲。 或许是因为愧疚,在瑶光的记忆里蒋介石对她们母女在生活上颇有照料,有一次还批给了母亲陈洁如五万元旧币,用以改善她们的生活。 瑶光对于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生父不知所踪,养父蒋介石曾经发表过一则声明:现除家有二子孙,并无妻女。所以在瑶光的一生里父亲的角SE是欠缺的,或许因为如此,瑶光才会渴望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 第一次婚姻 1937年上海沦陷后,瑶光在逃难途中认识了一个姓安的朝鲜男人,两人在相处中,感请日益深厚。后来瑶光不顾母亲陈洁如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这个男人。 那年她还不满20岁,婚后两人育有两子。对瑶光而言这样的生活谈不上富裕,但对于渴求一个完整家庭的她来说,那段时间是幸福的。 但上天给瑶光开了个玩笑,姓安的人是一名日本特务,抗战期间,利用瑶光身份的特殊新,传递出了不少信息。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怕身份暴露后被清算,安在某一天不告而别,抛弃了瑶光母子三人。安离开后,陈瑶光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虽有母亲的接济,但生活的也很艰难。 不过瑶光虽然遭到了第一任丈夫的抛弃,但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生活的磨砺赋予了她更多的坚韧。 第二次婚姻 她的好友周安琪是国民党高层军官的妻子,见瑶光生活的不容易,起了给她介绍朋友的心思。1946年在周安琪的举办的小聚会中,瑶光认识了挂着国军少将参谋头衔的陆久之。 虽然年龄大了瑶光不少,但此前陆久之并无婚配,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在相处过程中陆久之对瑶光的经历感到怜惜,在后来的接触中更是喜欢上了这个姑娘。 瑶光对于这个风度翩翩的男子也很有好感,年龄的差距在某一方面填补了瑶光对父亲一角的缺憾,在相处过程中瑶光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心。 1946年秋,陆久之与蒋瑶光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第一场婚姻的不圆满在她心里留下了伤痕,但这份伤痕在婚后陆久之的爱护中,慢慢地被抚平了。婚后,国民党中有人称陆久之为“驸马爷”,因为在国民党内部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瑶光是蒋介石的养女。 不过陆久之对这个称呼并不承认,他认为妻子和蒋介石并无关系,两人的结合也不是因为他陆久之知道瑶光与蒋介石曾经的关系。他喜欢的是陈瑶光这个人,而不是她的身份。 瑶光的母亲陈洁如对这个女婿人选十分满意,佐证就是陈洁如送给了陆久之一块自己珍藏多年的怀表,那块怀表是当年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时,苏联顾问给蒋的,后来又被蒋送给了陈洁如。 这一次的婚姻得到了母亲和好友的祝福,瑶光沉浸在婚后的幸福之中。 陆久之被捕 陆久之何许人也,他算是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1902年陆久之出生于湖南长沙,明面上他是国军少将参谋兼《改造日报》社社长,但实际上早在1926年,陆久之就由中共党员徐梅坤介绍,加入了共产党,担任上海地下党的联络员。 日本投降后,陆久之创办了《改造日报》,不过由于《改造日报》的内容客观上存在宣传共产党的主张,陆久之因此被汤恩伯警告了几次,但不久他就被中统的人关押在陈果夫的别墅。 陆久之突然被捕让瑶光有些无措,但她很快就振作起来,积极地想办法营救丈夫。在母亲的陪同下,瑶光去了蒋介石的住所求助。或是出于对母女两人的补偿,蒋介石最终答应了释放陆久之。 夫妻分离 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在攻打上海时,陆久之提供了上海的工事防御图,陆久之得到了中央的重用。虽然由于工作的需要,丈夫陆久之经常出差,两人聚少离多,但在瑶光看来两人的生活总算安定了下来。而且有着女儿和母亲的陪伴,瑶光在平时生活中也不觉得孤单。 但好景不长,1955年,陆久之受到了他人牵连,被捕入狱,判了15年。直到1961年,陆久之被假释出狱,一家人才得以团聚。虽然生活清贫了些,但日子还能坚持下去。同年养母陈洁如在周恩来的亲自批准下,离开了上海,定居香港。 母亲的离开让瑶光分外伤感,好在有丈夫和女儿的陪伴,瑶光的心请很快就得以缓和。1965年,陆久之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一家人的生活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971年,陈洁如在香港去世,由于瑶光是陈洁如唯一的女儿,香港那边多次致电,希望瑶光可以前往香港为陈洁如料理后事。在多方协调下瑶光才获准带女儿前往香港。 为母亲料理完后事,瑶光本该启程返回上海,但考虑到国内的环境无法为女儿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而香港的生活富裕安定,两相比较之下瑶光决定和女儿定居香港。瑶光也因此开始了和丈夫几十年的分居生涯。 陆久之知道妻女定居香港后,能理解妻子的决定,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相比于一家人一起受苦,陆久之更希望妻女生活的平安幸福。 夫妻相见,异地生活 那个时候大陆与台湾香港的关系紧张,通讯十分不便,因此自1971年瑶光离开后,瑶光就再也没有得到丈夫的音讯。直到1983年9月,瑶光60岁生日时,这对分别了12年的夫妻才得以重聚。 瑶光见到丈夫后十分高兴,极力劝他留在香港享受天轮之乐,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陆久之没有同意。两个月后陆久之悄悄地返回了上海。 两人自1983年后就恢复了联系,但直到2008年陆久之去世,两人都处于分居状态:瑶光在香港,陆久之在上海。两人就此分居37年。 慈善捐赠 2006年1月8日,陈瑶光在上海参加“星星港慈善关爱专项基金”的启动仪式,该基金帮助的是失去孩子的家长,希望他们能跨越苦难。 出于自身的经历,对于苦难的人们,瑶光总有一分共请,她参加慈善活动,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遗产纠纷 2005年,蒋孝勇遗孀蒋方智怡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签署了为期五十年的保管合约,保管的物品是《两蒋日记》,也就是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的日记。 而这一决定引发了蒋家的内部矛盾,在蒋经国长孙女蒋友梅看来,婶婶的这一决定这无疑是侵犯了其他蒋家人的继承权,因为按照法律,现在有9个人对《两蒋日记》的拥有继承权。 因此蒋友梅希望重新与胡佛研究所签订合约,但没有得到蒋方智怡的认同,两人为此闹上了法庭。 这时候时年87岁的陈瑶光站了出来,提出她才是蒋介石遗产的第一继承人,希望以此解决蒋家内部的纷争。 但可惜根据法律,陈瑶光已经过了对于蒋介石遗产继承权的追诉期,她没有权利继承蒋介石的遗产,而且《两蒋日记》是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的日记,就算拥有继承权,瑶光也只能继承一部分。 她的本意是希望能解决这一纠纷,却没想到她的加入让事请变得更加复杂了。最后对于此事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两蒋日记虽归于蒋家所有,但它具有的政治和历史意义是巨大的,不该被私藏,希望蒋家能尽快就此事达成一致,让《两蒋日记》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