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最后很难善终,下面这三个人成功的明哲保身
更新时间:2022-05-13
功成名就、滥杀功臣自古便已有之,那些帝王们多数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富贵。以至于有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样的典故。 春秋时期,相邻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497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屈膝投降,主动去给吴王夫差做奴仆,受尽屈辱。幸得大夫范蠡帮助,骗得吴王信任,终于在三年后获释归国。勾践卧薪尝胆,时刻不忘国恨家仇,十年后一鼓作气灭了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青史留名。 在灭吴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除了范蠡之外,还有一个名叫文种的大臣,这两人为勾践灭吴殚经竭虑,奇谋不断。后来成功后,勾践拜范蠡为上将军,文种为丞相,范蠡辞而不受,归隐齐国做起了生意,成为天下巨富。范蠡离开越国不久给文种写了封信,大意是:勾践心胸狭窄,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你还是赶紧离开吧。 文种不以为然,回信道:我功高盖世,正是享受富贵之时,怎能轻易放弃。何况大王绝不是那种人!结果没过多久,勾践便将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时用的那把剑派人送给文种,并说道:“先生教给寡人七种灭吴的策略,寡人只用了三种便成功灭吴。剩下的四种策略还请先生带给先王吧!” 文种听了顿时明白,悔恨当初未听范蠡之言,无奈自刎而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发现,范蠡视功名为粪土反而善终,文种弃功名可惜反而被杀,两种不同的策略带来两种不同的人生结果。 那么,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还有没有免得杀身之祸的呢?答案是有。 功高之人想要善终,主要有三种策略: 一是超然物外,除了身后之名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其中以汉张良、唐李靖为代表。 张良被称为“前汉三杰”之一,是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功臣,还曾帮助吕后稳定太子之位,怎么看都是稳如磐石,可即便如此,天下初定,他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逐渐稳固,张良时刻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极少参与政事。晚年还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表现出不恋权势的态度。 李靖是唐朝大军事家,他平内乱、灭突厥、破吐谷浑,一生征战从无败绩,被后世尊为“兵圣”。天下稳定后,李世民对功臣十分优待,从无猜忌之心,即便如此,李靖晚年仍闭门不出,杜绝宾客,专心著述。这种态度让李世民对他十分放心,累次嘉奖,宠信有加。李靖活到七十九岁,得以善终。 二是大节不亏,小节自污。这其中的代表是秦王翦、汉萧何。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以王翦为帅,统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当时这六十万大军几乎就是秦国家底了,一旦有所闪失,秦国必亡。王翦对秦王政的猜忌之心了然于胸,兵马未动便在送行宴上为子孙讨要田地,后来又在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修书一封,向秦王政继续讨要封赏。“王翦请田”的目的就是告诉秦王政他一定不会背叛,让他放心。 果然,王翦请田自污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秦王政一扫心头音霾,对他大加封赏。王翦不负众望,终于灭掉秦国最大的对手楚国,为秦一统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独有偶,“前汉三杰”中的萧何也有过类似的举动。刘邦领兵在外争夺天下时,萧何坐镇后方,主管政事。刘邦不时派人回去看看萧何在做什么,若回报的人说萧相国每天殚经竭虑,为了粮草如何如何,刘邦不喜反怒。萧何知道后,明白这是刘邦对自己起了疑心,于是刘邦再派人来时,萧何增加了许多政事以外的“剧本”演给使者看,还多次写信向刘邦要封赏。刘邦知道后认为萧何也不是完美之人,于是放下心来。终萧何一生,刘邦都对他再无怀疑。 三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的郭子仪。 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延续了唐朝统治;安史之乱后,他设计退吐蕃,两次复长安;还曾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他的功劳让历任皇帝都为之折服,却从不相疑。原因无他,在于郭子仪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因此才能在复杂的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身而退。 以上三点是功高震主之人明哲保身的主要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