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93岁痴呆老农跳河大喊:上刺刀,杀鬼子!国家查明身份后泪目
更新时间:2022-05-14
1937年,日军在南京展开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年,孙秀清十六岁,他当时正在南京读书。家中的父母很是为他而担心,日夜祈祷他能够平平安安地回到家。如果日本人没有发动南京大屠杀,也许孙秀清会一直在学校读书,学有所成,按照父母的期望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 但是,南京大屠杀终究还是发生了。孙秀清亲眼目睹了南京的惨状,在他的心目中深深地埋下了对日本军人的仇恨。以至于孙秀清在晚年时得了老年痴呆症,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认不出来,却还能记得杀鬼子。 弃笔从戎,征战沙场 1937年,孙秀清侥幸躲过了南京大屠杀,回到家中。外面战火连天,父母希望孙秀清不要去外地上学了,呆在家里最安全。但是孙秀清是一个热血男儿,他决定弃笔从戎,报名参军。 参军之后,孙秀清改名为孙建勋,立志要在战场上立下功勋。因为恨偷了敌人,所以孙建勋在战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也是最勇敢的那一个,因此别人都叫他孙大胆。 入伍两年,孙建勋升为连长,部队专门给他配备了一个叫二狗的勤务兵。每次战斗时,孙建勋就会想起日军在南京杀害中国老百姓的场景,因此他在战场上拼了命地杀敌。 在长沙会战中,孙建勋所在队伍守着新墙河。日本部队趁着下雨偷袭过来,孙建勋与其他战友硬是拼死战斗,没有了子弹就徒手用刀砍。就这样,日本部队攻打了八次还没有突破我军的防线,日军没有办法,只好使用了毒气弹,最后我军被迫撤退。 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的孙建勋还总是对此念念不忘。总是喃喃地说着,这条河如果守不住长沙就完了。 患病失忆,唯不忘抗日 抗日战争结束后,孙建勋被选中去军校学习,当时他的教官是前国民党军长。好不容易把日本鬼子撵回了老家,孙建勋以为和平年代就会来临。但是没想到国民党又和解放军打起来了。孙建勋不愿意帮助国民党为非作歹,因此他回到了老家,自此之后很少向人提及他的战场往事。 内战结束,解放军取得了胜利,孙建勋很是机动,为此还流下了热泪。这一刻,正是他当初参军时,所期盼的那一天,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解放的时代。这一天之后,他结婚生子,过上了岁月静好的日子。这种日子,是多少战友曾经的期盼。但是,他绝大部分战友早已经战死沙场。 这以后的几十来中,儿女们都渐渐长大,孙建勋慢慢地变老。大家都没有发现父亲有什么异样,都觉得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老年的孙建勋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他忘掉了家人,忘掉所有,但是却唯独记得一件事,每逢下雨天,孙建勋就会跑到院里里大喊,顶住,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孩子们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拉也拉不住,整天嚷嚷着要杀鬼子,保卫长沙。后来,家里人也就渐渐习惯了他的这种行为。有一年冬天,河里的水非常冷,孙建勋却大喊着拼了,跳入了河中。 家人觉得他不对劲儿,还是一名军人得知这件事后,觉得不对劲儿。他询问孙建勋的子女们,孙建勋生病前的生活。但是子女们想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父亲曾经是战场上拼死卫国的一名战士。 这名军人望了望口中喊着二狗,快把我的刀给我,我要杀鬼子的孙建勋,又一次红了眼眶,他郑重地向孙建勋行了一个军礼,嘱咐孙建勋的儿女们一定要照顾好父亲。 人民不会忘记,致敬英雄 曾经在战场上为了全中国的和平解放拼死战斗,却在退役后从未向别人提起过此事,安安静静地当着一位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的双手和力气静静地将自己的子女养大,这是怎样的一种经神啊。 我们又怎能将这样一位曾经的勇士忘记,又怎么可以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个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为了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安危,孙建勋义无反顾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他不惜牺牲自己,争战沙场。 结语 几天后,有记者上门采访孙建勋。经证实,孙建勋就是当年长沙会战时敢死队的队长。孙建勋是名副其实的抗战英雄。岁月沧桑巨变,不变的是战士的战斗经神!让我们再一次向英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