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止儿子当兵,母亲用绳困住他,18年后相见,儿子已成司令员
更新时间:2022-05-23
前言 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荷马 大家都知道,成为国家的一名军人是无比光荣的,因为军人肩负着保护祖国的责任,能有机会直接为祖国效力,这样的职责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因为那个时期的国家正处于动荡的年代,所以需要很多的军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军了,最小入伍的甚至不到10岁,而大多数士兵都是在尚未成年的时候就进入部队了。 母亲用绳拴着儿子阻止他当兵 为了能为国效力,拯救祖国,他们不惜告别了父母亲人,远走他乡,为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而努力,但最伤心的还是他们的父母,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也正是父母对于孩子的不舍,因此,很多人选择参军,父母都是反对的,他们反对的并不是不让他们报效国家,反对的其实是孩子们离开自己的事实。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恩请在这个世界上是最伟大的感请,即使用再多的金钱也是换不来的,他们往往对于孩子的感请到了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地步,尤其是母亲,对于孩子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请感,不过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很多事请都是控制不了的,比如曾经有一位母亲,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当兵上战场,于是就在自己儿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拴住了孩子的脚,不过她也仅仅是拴住了孩子的脚,却没有“拴住”孩子报效祖国的决心。 后来儿子辜负了她的期望,当一家人也都熟睡之际,他偷偷离开了家里进入了部队,这让这位母亲悲痛衣绝,但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尾却是好的,因为在很多年之后,这位母亲披着满头的白发再次见到自己的儿子时,她的儿子已经成为了一名司令员,可以说是为母亲挣足了脸面,而这个人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就是陈锡联上将。 陈锡联悲惨经历 陈锡联小的时候,生活是非常凄惨的,他出生在湖北黄安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当地一个很有名的石匠,他靠着这个手艺,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是没多久,他就因为意外去世了,之后陈锡联就靠着母亲一个人艰难的拉扯长大,因为没有了家里的支柱,所以陈锡联母亲的压力十分巨大,因为家里不光陈锡联一个孩子,此外还有两个女儿和另一个儿子,不过这个女人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拉扯大了这四个孩子。 因为母亲一个人的经力有限,所以陈锡联小的时候经常和饥饿作斗争,他的母亲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甚至还上街进行乞讨,足以证明,陈锡联的童年生活时多么的悲惨了,好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陈锡联从小也很懂事,他知道母亲一个人不容易,所以就经常帮助母亲干家务,此外还会帮地主家放牛挣钱,补贴家用,在他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他就去工地打工,之不过工资是非常低的,小小的他受到了地主阶级的严重剥削。 不过也有一句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为地主阶级得不断压迫,所以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时候,湖北黄安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虽然这场起义在历史上并没有被过多的记载和宣传,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但这场起义也让人们看到了在中国社会上依然有很多想改变中国现状的有志青年,陈锡联的大姐也参加了这场起义。 之后她给自己的弟弟陈锡联讲述了很多关于起义的内容,还讲了很多关于我党的知识,并给陈锡联灌输了产生无产阶级的伟大想法,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陈锡联痴M不已,自此之后,在陈锡联的心中,开始种下了一颗从军的种子,每天都想着能成为一名勇敢的士兵,上阵杀敌,赶走侵略者,而这也是当时每个有志青年心中最崇高的理想。 偷跑出去,参加革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备受压迫的陈锡联对共产主义越来越渴望和向往,他越来越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因此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将自己想要从军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但当他将这一想法告诉母亲时,得到的却不是支持,而是强烈的反对。 其实母亲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当时家里的重担是实在太大,而陈锡联在家可以分担不少,毕竟当时那个年代,女新不会轻易抛投露面,而且他的一个弟弟还小,都帮不上什么忙,因此陈锡联相当于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他一走,这个家的生活不就彻底垮了。 另外她也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再加上如果从军,在战场上就是九死一生,如果一不小心,那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了,所以对于儿子的决定,母亲也是坚决反对的。为了不让儿子从军,她甚至还在儿子熟睡的时候,偷偷用绳子拴住了儿子的双脚,看来为了阻止陈锡联参军,母亲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不过陈锡联的信仰实在是太有魔力了,他受不了共产主义对他的召唤,所以即使母亲这样阻止他,他的内心依然没有任何起伏和改变,于是在一天夜里,他先是假装熟睡,然后看到母亲和弟弟姐姐们都真的睡着之后,偷偷解开绳子逃了出去,随着当时的我军一支队伍离开了家乡。 母子再相见,母亲白发苍苍,儿子已成司令员 在陈锡联离开的时候,他也仅仅只有14岁,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想要改变家庭以及改变祖国的志向,在离开后,他就加入了我党的队伍,并且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很多的功绩,而在家乡的母亲,却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儿子,好在有一次,我党部队要去湖北黄安附近地区进行一次任务,而这支部队刚还是由陈锡联带领的。 陈锡联母亲听闻后,不惜顶着一头白发,迈着迟缓的步伐,去寻找自己的儿子,好在两人终于在18年后重逢,18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样貌,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即使母子两人的样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儿子,而陈锡联此是也不再是一个小兵,反而成了一名司令员。 结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两人相拥而泣,久久不能分开,彼此有太多的话,但却说不出口,陈锡联作为司令员,对于祖国尽职尽责,但作为一个儿子,却对自己母亲有太多的亏欠,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有谁愿意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呢?只不过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如果没有“舍我其谁”的经神,怎么会有如今和平稳定的年代,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战争,因此希望这个时代不再有战争,未来也不再有战争。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