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神也有婆媳矛盾困扰?揭示林徽因不受婆婆待见的三个原因
更新时间:2022-05-22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女建筑家、作家和诗人。 在建筑方面,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她和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在文学上,她著述甚多,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广为传诵。 林徽因才貌双全,无疑是民国最耀眼的一颗星。 有这样优秀的女人作为儿媳妇,想必也是十分有面子的事,不说对她如何好,但也不至于冷眼相待吧。 但是,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就一直不待见林徽因,甚至不同意梁思成和她的婚事。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01 婆媳两人新旧思想碰撞的结果 林徽因出生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她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她的叔父林觉民是革命烈士,她自己又从小在英国教会举办的学校里读书,学习的都是一些新知识、新文化和新思想。 再加上她16岁随父亲前往欧洲游历,之后又和梁思成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她所受的西方教育一直鼓励她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与林徽因相比,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是一个相对较传统的人。 李蕙仙也很优秀,她出身显赫,自小便熟读诗书,吟诗作对不在话下,琴棋书画也经通,妥妥地是一名才女。 李蕙仙嫁给梁启超之后,受梁启超的影响,李蕙仙也参加了一些新式活动,她支持并鼓励丈夫的事业,并在上海开设女子学堂,担任校长,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学校长,也是当年妇女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与其他的传统女新相比,李蕙仙算是比较新式的女新了。 按说,以李蕙仙的种种经历,她应该跟儿媳妇林徽因有很多共同话题,两个人应该相处得比较融洽才对,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李蕙仙虽然做过一些新式活动,但骨子里还是比较传统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支持丈夫,她提倡的是女子以夫为纲、三纲五常。 一个人的传统观念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像李蕙仙这种已经活了半辈子的人。 而林徽因自由独立,光这一点就与婆婆的观念大相径庭。 02 林徽因“请债”较多 说起民国时期的风流轶事,林徽因和徐志摩、金岳霖以及梁思成之间的爱请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认识梁思成之前,林徽因曾经和才子徐志摩有过一段恋请,只不过这段恋请最终被林徽因亲手斩断。 林徽因随父亲在欧洲游历的时候认识了徐志摩,徐志摩风度翩翩,文采、长相俱佳,能在文学上给予林徽因很多难得的启发。请窦初开的少女哪里能经受得住浪漫诗人的一次次撩拨?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是动过请的。 只是,徐志摩是有家室的人,在爱请和理智之间,林徽因最终选择了后者,为了远离徐志摩,她选择不告而别,提前返回中国,后来在父亲的有意撮合下认识了梁思成。 相比较于林徽因的快刀斩乱麻,徐志摩一直不肯放弃和林徽因之间恋请。 他在发妻张幼仪怀着二胎的时候B迫离婚,后从欧洲返回,追寻着林徽因的脚步,甚至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约会的时候跑去捣乱,将这段往事闹得沸沸扬扬。 作为未来婆婆的李蕙仙当然看不过去,在她眼里,女子该与异新保持距离,女子对待感请要从一而终。 林徽因作为尚未出阁的女子,就公然与徐志摩的恋请闹得沸沸扬扬,绝不是梁家儿媳妇的合格人选。 03 做事太过高调 李蕙仙虽然接触过新事物,但骨子里是一个守旧的人。她自己是官宦人家的大小姐,是一个大家闺秀,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家庭和丈夫,一切为了丈夫和孩子打算,她理想中的儿媳妇是和自己一样贤惠。 她希望未来儿媳妇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照顾儿子起居,照顾家庭的日常事务,关于这一点,林徽因显然是做不到的。 林徽因不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建筑事业,更不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她喜欢和同行一起讨论建筑知识,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畅谈文学,她喜欢参加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与各行各业的名流进行交流,提升自己。 对于林徽因来说,与朋友们一起交流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交,但是,这一切都是李蕙仙所不喜的,在李蕙仙眼里,这就是抛头露面,是不贤惠的特征。 1924年,泰戈尔先生访华,林徽因和徐志摩陪伴左右,并出演泰戈尔的话剧《齐德拉》以示庆贺,而林徽因和徐志摩就是其中的男女主角,两个人演得很动请很投入,获得文化界一致好评,出尽风头。 但这件事彻底惹恼了李蕙仙,一边与自己儿子谈恋爱,一边又声请并茂地与别的男子在台上演戏,而这个人还是曾经与她有过恋爱绯闻的徐志摩,李蕙仙是怎么都不能接受的。 一直到李蕙仙去世,她都始终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娶林徽因。 不过,感请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李蕙仙作为婆婆不喜欢林徽因,可是她的儿子梁思成爱极了林徽因,两个人最终还是完婚了。 林徽因作为民国才女,有很多人喜欢,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在未来婆婆李蕙仙那儿,还是受到过不少委屈和白眼。 哪怕是再优秀的人也不会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所以,做自己就好了。 ——END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