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人如麻,为什么他一生从不得罪这两种人?
更新时间:2022-05-22
朱元璋杀人如麻,为什么他一生从不得罪这两种人? 做为开国皇帝,在南征北战中,朱元璋可以说是对杀人是习以为常的事请。大明立国后,为了自己统治,为了长治久安,朱元璋实行铁腕手段,杀人无数。 比如打击贪官,朱元璋出身贫苦,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又鉴于元朝的政治混乱,以猛治国。所以,登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朱元璋利用残酷刑法处置贪官,采取“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 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经确,受到了强烈震慑作用。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未减弱,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不单是对贪官朱元璋不怕大开杀戒,对待那些明朝开国大臣,朱元璋杀起来也是毫不手软,眼都不眨。 明朝开国功臣有以下这些人: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李文忠、邓愈、朱文正、汤和、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沐英、蓝玉等, 在这些人中间,徐达:病死;常遇春:因病死于北伐途中; 刘伯温:病死;汤和:建国后病死;李文忠:建国后病死;邓愈:建国后病死;沐英:病死; 冯国用:死于军中;胡大海:建国前死于降将的暗算。 其他几位:李善长:坐胡惟庸案被杀;朱文正:因违法被囚禁,病死于监狱;朱亮祖:建国后犯法而死;周德兴:以儿子乱法连坐而死; 廖永忠:被朱元璋以逾制理由杀死;傅友德:因请赏田被朱元璋赐死;冯胜:坐蓝玉案赐死;蓝玉:建国后犯法而死。 然而,一生杀人无数的朱元璋却害怕得罪两种人,或者可以说是“高看”两种人。因为此事,他曾经郑重其事、不厌其烦地给儿子们讲过大道理,以自己的一生经历所经验教育儿子们,什么样的人得罪不得。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王,将他已经出生的十个孩儿(包括一个侄孙)全部封王。八年之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们打发到他们各自的封地去,从四面八方护卫着他的朱家王朝。 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这让朱元璋大感恐惧,急忙铺纸提笔,亲自写来一份敕谕,令人急送到秦王处,向他这位次子指出侮辱“造膳者”的危险新。 朱元璋在主谕中说:“膳,立命也,非草膳其事者不得其经”。“将草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 小子唉,你现在动不动打他,厨子虽是小人物,你把他打狠了,他豁出去,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也就没了。 朱元璋这些话,想想挺有道理的。不说过去时代,即便你现在去外面富丽堂皇的大酒店吃饭,你若得罪了后面的大师傅,或者总是给他打麻烦,一个菜让服务员端回去做来做去,明白人私下里总会劝你,还是别这样了,小心大师傅往你菜里吐口水。 过了一段时间,秦王同一年就藩的晋王朱棡(老朱第三子),在去封国太原的路上,也笞辱了膳夫。 朱元璋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拿自己举例,说道:“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难道这个叫徐兴祖的“膳夫”,比被他杀掉的那些老哥们和勋戚重臣还重要?致使老朱从未“折辱”过他。最后,朱元璋嘱咐儿子这样一句:“怨不在大,小子识之”。此事见《明史·朱棡传》。 死人堆里滚过来的朱元璋心里清楚一个道理,像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对头,像胡惟庸、蓝玉这样的“间臣”,要想谋弑他,恐怕很难。但身边的厨子,要想杀他,不说随时随地,总会让他一直生活在不安全感中,终日提心吊胆。 除了侍寝的宫女妃子,朱元璋认为,身边有两种人绝不可得罪,一是剃头匠(栉工),一是厨子(膳夫)。 为什么剃头匠也不敢得罪呢?朱元璋的教诲没有记载下来,但是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理解。除了带刀侍卫,能够在皇帝跟前动刀子的,大概也只有剃头匠了。 各位想想《理发师陶德》那部电影,你是不是会头皮发麻、直冒冷汗? 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京卿。 朱元璋让儿子们小心厨子和剃头匠,是因为在他音暗的心里,厨子和剃头匠就是不动声SE的潜在的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