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有哪些人才是叛将或者降将出身?
更新时间:2022-06-07
“叛将”与“降将”估计没有哪个时代会受人尊敬,在名将辈出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同样如此。如鼎鼎大名的三国第一武将吕布就是一个有名的叛将。他多次易主,从丁原,董卓,再到偷袭刘备,鸠占鹊巢霸占徐州,无不充实着自私自利的小人行径。所以这样的人就算是猛将,人才,或者是什么诸侯都会受到世人的唾弃。 而在东汉末年的乱世,这样的人也就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有的是处于无奈,有的是被迫,有的则是明哲保身,不管处于何种理由,反正叛将越来越多。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三国中都有哪些人才是叛将或者降将出身。 (由于人物众多,咱们就把与各自国家有关的人物合并。) 魏国: 谋士:荀彧,郭嘉。 此二人可以说是名震天下的人才,一个帮助曹草总览全局,运筹帷幄,另一个则是为曹草出谋划策,规划军事。虽然在演义中都是主动投奔的曹草,但在正史中却是放弃袁绍再来到曹营的。他二人都认为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以成大事。但荀彧,郭嘉二人投奔曹草的时间比较早,并且位高权重,所以也是混得不错的人才。 武将:张辽,张郃,徐晃,文聘,高览,蔡瑁,庞德。 可以说五子良将中多位都是降将,其中张辽历经丁原,董卓,吕布,最后在白门楼归顺曹草。虽然战功赫赫,被列为五子良将,但在早期战斗中与魏将李典结下仇恨。虽然张辽是奉命行事,但却是被李典,乐进等人看不起。可喜的是在合肥之战时,三人忘记恩怨,以国事为重,取得了逍遥津这样的大捷,也算是名将风范了。 徐晃弃杨奉,张郃高览弃袁绍,都是看偷天下形势,良臣择主而事。由于本事过硬,所以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张郃被曹草称为“韩信归汉”,徐晃被曹草称为“周亚夫之风”,都是时之良将。 文聘与蔡瑁在曹草攻占荆州时,先后归顺曹草。其中蔡瑁是刘琮的舅舅,临阵倒戈,趁着姐夫刘表病故,私自怂恿外甥放弃家业,令世人不齿。至于最后被周瑜的反间计杀害,也算是罪有应得吧。文聘是荆州的良将,不得已归顺曹草。试想荆州都丢失了,一个文聘又怎能抵挡呢?而文聘在到曹草处报到时,因不能保全故主的基业而痛哭流涕,也受到了曹草的极为器重,称文聘“真忠臣也!” 庞德原本是西凉太守马腾的部将,在马腾入京后,又在马超手下任职。庞德忠义,在渭水之战马超战败后,庞德掩护马超撤退。在冀城之败后又随马超入汉中,可以说矢志不渝。可惜马超入川作战时,庞德因病没有随军作战。所以在曹草攻打汉中时,庞德不得已成了曹军将领。 庞德的成名战是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襄樊之战时,庞德为表忠心,抬着棺材来与关羽拼命,两人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而庞德色伤关羽占得上风也是事实。只可惜于禁无谋,坑害七军。关羽水淹七军后,庞德宁死不降,与于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蜀国: 谋士:法正,刘巴,黄权,张松。 以上几人一者是西川刘璋所倚重的谋士,二者也是刘备入川后的最大人才收获。法正,张松迎接刘备入川图谋成都。张松虽然被刘璋杀害,但法正却是刘备取川的最大功臣,甚至其后攻打汉中,刘备称王,都离不了法正的鼎力相助。 黄权是第一个反对刘备入川的蜀中大臣,在刘璋抵御刘备时,黄权更是献计献策,调集兵马,出使汉中搬救兵,都是黄权忙前忙后。可是刘璋毕竟不是刘备的对手,黄权在刘璋失利后,与刘巴闭门不出,直到刘备亲自登门,才愿意出来做事。而刘备攻占汉中的计划,其实最早的提出者是黄权。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黄权随军出征,更是尽心尽力。黄权提议自己率军先行,刘备为后援,这样就算有什么失利,刘备也有挽回的余地。只可惜刘备刚愎自用,将黄权打发到了江北去防御曹魏。夷陵之战,刘备大败,黄权由于身处江北,断路被吴军截断,不得已而降了曹魏。虽然是降将,但曹丕,司马懿等人却十分看重黄权的人品才干,最后寿终正寝也算是结局不错的人物。 武将:马超,孟达,王平,夏侯霸等。 蜀国上将之中,关羽,张飞是刘备的起兵元老,赵云虽然短暂跟随过袁绍,公孙瓒等人,也是很早就与刘备结缘,所以也算是元老之一。至于黄忠,魏延在赤壁之战后,刘备鲸吞荆州南方四郡时收降。而马超却是从汉中张鲁处归顺的降将,虽然有着名将头衔,与张飞并驾齐驱,但却始终不得刘备重用。甚至被当做棋子利用,年纪轻轻就郁郁而终。 孟达与法正同迎接刘备入川,只可惜法正平步青云,而孟达却被晾在一边。孟达在刘备称王时,与刘封同在上庸驻守,由于进谗言,导致刘封见死不救,关羽殒命。孟达恐被刘备杀害,于是不得已投奔了曹魏。曹丕对孟达很是赏识,委以重任。可是到了诸葛亮北伐时,孟达又想弃魏投蜀,顿时成了众矢之的,最后谋士不周被司马懿剿灭。 王平在汉中之战时登场,当时刘备与曹草在汉中开战,徐晃请命出战,王平MAO遂自荐。可是徐晃盲目自大,被黄忠赵云等人击败,王平不得已投奔了蜀军。由于王平熟悉汉中地理,为刘备取川立下大功。在诸葛亮北伐时,王平更是战功赫赫,成为蜀军倚重的大将。 夏侯霸原本是曹魏宗族,皇族出身。但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宗族的掌权人物就成了清缴对象,夏侯霸不得已投奔了汉中姜维处。夏侯霸自此成了蜀国将领,带着姜维多次北伐。 吴国: 东吴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只有甘宁一人是从荆州方投奔过来的大将。甘宁在江夏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合肥之战都有经彩表现。只不过甘宁也受到了东吴某些将领的排挤,如彝陵之战时,周瑜第一时间居然不想去救援被曹军围困的甘宁,以及被凌统多番挑衅,都无不充满对降将的鄙视。 如果提及三国降将,那吕布与于禁就是不可不说的人物。为何两人备受世人唾弃,遗臭万年呢?今天咱们就说一下二人的事迹。 吕布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丁原是个三国中的正面人物,在董卓祸乱天下时,丁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且率军与董卓机战。吕布英勇无敌,如果此时帮着丁原对抗董卓,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只可惜被李肃用赤兔马和些许财宝就收买了,吕布二话不说,提着丁原的头归顺了董卓。 既然在董卓麾下就老实上班打卡,陪着董卓游戏人生不好吗?谁知为了一个歌姬,便与董卓结怨。试想一个女人重要还是天下大事重要呢?但在吕布看来都重要,被王允一拱火,就将董卓杀了。看似成了兴复汉室的功臣,实则是为了一个女人。 董卓被害后,李傕郭汜等人反扑长安,吕布不敌弃城而逃。本想投奔袁术,袁术虽然不是什么豪杰,但也看不惯吕布的行事,所以吕布又投奔了袁绍处,吕布居功自傲与袁绍发生矛盾,于是又到了徐州刘备处。刘备接纳吕布后,吕布却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夺取了徐州,这一恩将仇报的做法,更是被世人鄙视。在白门楼之变,在曹草犹豫不决之时,刘备一句:“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直接送吕布上了断头台。而曹草身后的程昱,郭嘉等人一言不发,也是对吕布的蔑视吧。 至于于禁为何也是不得善终呢?主要因为以下几点:其一,于禁为魏国名将,与徐晃,张辽,张郃等人并列,所以在名头方面就不允许于禁投降。其二,于禁是魏国的元老级战将,虽然不及夏侯惇,曹仁等人亲近,但也是较早投奔曹草的将领,比徐晃,张郃等人资历要深,连最近归顺的庞德都宁死不降,于禁又怎能屈膝投降呢?其三,于禁就算是为了保护身边将士,但也应该以死明志,与庞德宁死不屈英勇就义这样的例子相比,反差过于巨大,被曹草,曹丕等人不齿。甚至连江东的虞翻都看不上于禁的草守。 所以说,降将虽然不好当,只要自己初心不改,以忠义为本,也是会得到世人尊敬的。反观吕布反复无常,于禁贪生怕死,就难以落得好名声了! 您是怎样看待三国时的这些易主降将呢?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