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晚年厄运不断,贵妃殒命权力易手亲信被逐,儿子为何这么狠
更新时间:2022-06-08
古代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晚年时期多少都会有怠政的表现,无论多么英明神武的皇帝,都无法逃TUO这个规律。比如说汉武帝刘彻、清圣祖玄烨等古代著名帝王,他们在晚年时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怠政,在生活方面比较注重享乐,远不如年轻时那么勤政。 皇帝怠政,这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由盛转衰。比如说康熙皇帝,他驾崩后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倘若不是继位的雍正帝十数年不眠不休励经图治,清朝也不可能呈现“康乾盛世”的局面。可如果继任的帝王不给力的话,那这个王朝恐怕就会从此一蹶不振,即便再强盛的王朝也逃不掉这个规律。 比如说唐朝,这个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唐朝之强盛,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唐朝时的汉文化圈影响力更是辐色整个东南亚,海外各国纷纷遣使来朝,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经济制度。唐朝的“开元盛世”,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高光的时刻,当真称得上是天朝上国,福泽万世。而开创出“开元盛世”的一代帝王李隆基,其功绩更是直追秦皇汉武,是古代最优秀的皇帝之一。 然而,在李隆基晚年时期,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怠政的现象,在生活方面沉M享乐,在处理朝政时也远不如年轻时那么英明神武。尤其是他晚年时重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间臣,更是对朝政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而他重用安禄山等塞外首领的举动,更是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为唐王朝由盛转衰埋下了伏笔。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对唐王朝来说是一场浩劫,虽然唐王朝最终挺过了这场劫难,但也从此走上了衰落。究其原因,除了继位的李亨能力不足之外,李隆基自身也有着很大的责任。早在李隆基执政的最后十余年,唐朝就已经显露出衰落的征兆,只是李隆基对此却视而不见,仍然沉M于享乐之中。 毫无疑问,李隆基是一位优秀的皇帝,晚年时的怠政也是人的天新使然。毕竟当一个人的年纪大了之后,在经力方面肯定无法与年轻时相比,长期的养尊处优也会侵蚀人的意志。而且李隆基晚年时也受到了教训,可以说是厄运不断什么都没了,先是宠爱的杨贵妃殒命马嵬坡,紧接着李亨称帝权力易手,回銮京师后亲信被逐,空有一个太上皇的虚衔。 李隆基的晚年之凄惨,比之梁武帝萧衍也不遑多让,而且他最后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用绝食维护了身为帝王最后的尊严。在这个过程中,李隆基的儿子李亨的态度十分耐人寻味,他对皇后张氏和宦官李辅国欺压玄宗的行为视若无睹,最终导致了李隆基绝食身亡。倘若李亨能够出手制止一下,即便是没有了杨贵妃,李隆基在高力士和陈玄礼以及玉真公主的陪伴下也能安享晚年,不至于落个绝食身亡的下场。 李亨作为李隆基的亲儿子,又继承了父亲的帝位,为何却对父亲如此狠心?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对于李唐王朝的皇帝来说,手足亲请其实都不太重要,牢牢掌握皇权才至关重要,从太宗皇帝李世民那一代起就是这样。李世民为了皇位杀了两个兄弟十个侄子,此后的李唐皇室仿佛中了魔咒一般,登基的帝王一代比一代狠毒,李治、武则天、李显、李旦的手中都沾了不少李唐皇室的鲜血,甚至就连李隆基自己本人都曾在一日间诛杀了3个亲生儿子。 按照正常请况,李唐皇位是轮不到李亨头上的。在李亨之前李隆基曾册封过两位太子,长子靖德太子李琮早逝,次子李瑛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结果因为武惠妃的一句谗言,就被李隆基下旨废杀,一同被废杀的还有他的两个兄弟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在李瑛死的第二年,李隆基第三子李亨才被立为太子。 李亨这个太子也当了十几年的时间,要不是“安史之乱”的缘故,恐怕他这个太子还有的熬呢。马嵬坡之变后,李亨与父亲李隆基分道扬镳,李隆基继续入蜀,而李亨则北上灵武,之后在灵武登基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也就是说,李亨的皇位不是李隆基主动传给他的,而是自己从父亲头上抢来的。 长安、洛阳两京被收复后,李亨和李隆基先后回到了长安。虽然李隆基身边无兵无将,可李亨却仍然没有安全感,生怕有一天李隆基会复位,把他的皇位再次抢回去。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李亨默许了皇后张氏和李辅国对李隆基的迫害,最终导致李隆基以绝食而死的方式,来维护自己一代帝王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