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那些(破)事儿
更新时间:2022-06-27
最近在读顾诚的《南明史》,触目惊心, 从清到明,不是一般的改朝换代,而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征服, (历史如此,我们必须直面历史,至于后面融合成中华民族,那是后话) 除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清的屠城在史籍中随处可见, 清兵所到之处,稍有抵抗,一旦城破,必屠之, 血流成河,尸殍遍野,不再是小说家的渲染之词,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 论兵力,满清入关时最多十万,而明朝何止几十万? 论正义,从剃头令,到大屠杀,对方是侵略无疑, 为什么南明占尽实力和正义,最后却是满清的天下? 一、儒家思想“衰落”了 《南明史》中没有着重提儒家思想,但我个人认为这才是南明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孟子说,“生,亦我所衣也,义,亦我所衣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位儒家圣贤面对“义”时的态度。 到南明时,儒家已经统治了中国一千多年,儒家思想渐渐被曲解了, 士大夫们做事,不再是因为“大义在前”,而是因为要怎么做,才更显得 有“义”,才会怎么做。 前者“凭良心”做事,后者则做尽表面文章, 前者内心强大,在不能救世时无非是舍生取义;后者SE厉内荏,基本没有立场,表面文章做不下去的时候就会随风摇摆。 北宋的儒家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到了南明,这种思想已经几近泯灭。(具体如何演变的,一直在研究,在此不展开) 一个牛X的时代,一定有一个正向的思想做基础。 而这个基础,在南明 显然是不存在的。 二、对农民起义军的偏见 “起义军”是“贼”,这个偏见普遍存在于南明的士大夫阶层, 有这种偏见, 首先是因为“正统思想”在作祟,毕竟起义军一开始反的是明朝。 其次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从战略高度统筹全局,认清楚谁是敌人,谁是友人。即使有这样的人,也很可惜,因为他在南明的朝堂里一定是被压制的(如堵胤锡)。 在弘光时,南明的政策是“联虏平寇”,也就是和满清合作,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 李自成杀进了北京,是崇祯皇帝上吊的直接原因,弘光朝廷一时还看不清谁是真正的敌人,正常。 到隆武和永历朝廷,已经知道要联合原大顺军和大西军,一起反清复明了, 但对农民起义军的偏见一直都在,一些士大夫习惯新的喊他们为“贼”, 克扣粮草、政治上排挤,导致原农民军无法真正的与南明军队合作, 反清的力量自然大打折扣。 三、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没有了正确思想的指导,也没有能统筹全局的人,南明君臣们就上演了一处处“窝里斗”的好戏 1、定策之功 所谓定策之功,就是 我拥立 你当皇帝,我就是功劳第一! 这么大的功劳,当然会有丰厚的赏赐,绝对的信任,谁不想要呢? 崇祯皇帝刚刚死,南京就开始了拥立之争:福王朱由检 vs 潞王朱常淓。 在拥立问题上,立长立贤,都只是表面文章,其背后就是在争夺定策之功,争夺新朝廷这块蛋糕。 史可法就是因为一开始拥立潞王朱常淓,在弘光朝廷一直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也因为史可法拥立潞王,才不得不把权柄交给藩镇,从此朝廷的权力反受藩镇的节制了。 弘光朝廷解体后,唐王朱聿建在福建建立隆武政权,鲁王朱以海在浙东监国。 按先后顺序,隆武在前,鲁监国在后;按亲疏关系,唐王亲于鲁王。 当鲁监国群臣在得知隆武政权后,假装不知道:好不容易有了“定策之功”,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唐鲁对立的,南明的力量无法拧成一股绳。 2、争功、争地盘,还是自己人好欺负 《南明史》里原话是这么说的:“与其为朝廷收一块危地,不如心黑手狠算计自家人”。 这句话是在描述 李乾德 要夺取杨展的嘉定。 二人都是南明的臣子,嘉定的富庶是杨展一点点垦荒出来的,李乾德不敢攻打满清,却把矛头指向了自己人,最终导致了一场内部火并。 这种内斗在南明史上随处可见, 为了自己挣得首功,在背后使绊子, 为了不让战友取得首功,在背后使绊子, 为了让消耗战友的有生力量,从而让自己成为主力,在背后使绊子, 总之,你能看到自己人之间的各种掣肘,却很少看到大家一直对外的“反清复明”。 3、除了利益,没有其他 如果你一无所有,反而更容易拼命,因为你本来就一无所有。 但南明的士大夫们,积累了几代人的财富,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家当,而不是为国捐躯, 所以, 大顺军来的时候,他们投降了, 大西军来的时候,他们投降了, 满清来的时候,他们投降了, 弘光、隆武、永历来的时候,他们也投降了, 投降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保住了自己的家当。 四、江水不知愁,犹自滔滔日夜流 江山依旧,人物全非, 满清入关后,能打的王爷们一个个死去了,爷二代们沾染了养尊处优的习气,清廷的策略逐渐转变为 以汉制汉。 但南明的君臣们仍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抱着眼前的利益,“坐等”改朝换代。 南明就没有明白人吗? 有,前面提到了一位 堵胤锡, 但这类人在南明是凤MAO麟角,而且是非主流的,改变不了明朝的命运。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