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取名有何规律?原来朱元璋早在开国时就已定下…
更新时间:2022-06-28
明朝宗室的起名规则是由太祖皇帝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其基本形式是:姓+字辈+名。 其中,名按照五行相生顺序,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为偏旁部首,循环往复使用。比如明朝皇帝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祐樘,依次为父子关系,两两对应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其中皇九子朱杞早夭,其余25支的字辈均由朱元璋各拟二十字,分别为一首五绝古诗。 老大太子朱标一支的字辈五绝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老二秦王朱樉一支的字辈五绝为: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老三晋王朱棡一支的字辈五绝为: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老四燕王朱棣一支的字辈五绝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其余各支不一一列举。 (朱允炆剧照) 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儿子们各自为独立一支,使用不同的字辈,所以就出现这种怪现象——建文帝朱允炆和洪熙帝朱高炽明明是同辈人,亲堂兄弟,字辈却不一样,这是因为朱允炆属于太子朱标这支,他这代的字辈为“允”,而朱高炽属于燕王朱棣这支,他这代的字辈是“高”。 同辈人,字辈不同,这显然不符合中国传统。当初,刘伯温反对此举,但朱元璋固执己见,以此区分各支——只要看名字,就知道哪个孙子属于哪支的,毕竟儿子太多,确实容易混淆。 关于明朝宗室的起名规则,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五行从太祖儿子辈就开始使用了,但字辈是从太祖孙辈才开始排起的。 所以,朱元璋的儿子们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朱梓等,无一例外都是以“木”字为偏旁部首的两字名,但并未使用字辈。 (朱棣剧照) 从朱元璋的孙子辈开始,则严格按照字辈起名。以朱棣这支帝系为例,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分别为:朱高炽(洪熙帝)、朱瞻基(宣德帝)、朱祁镇(正统帝)、朱祁钰(景泰帝)、朱见深(成化帝)、朱祐樘(弘治帝)、朱厚照(正德帝)、朱厚熜(嘉靖帝)、朱载垕(隆庆帝)、朱翊钧(万历帝)、朱常洛(泰昌帝)、朱由校(天启帝)、朱由检(崇祯帝)。 不难看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朱元璋给朱棣一支拟的二十字字辈,皇位只传到了第十代“由”字辈,明朝就灭亡了。 明朝初年的请况我们都很熟悉,朱元璋隔代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然后朱允炆的皇位又被叔叔朱棣篡夺,此后,皇位便在朱棣这一支传承,但也并非一直是父子相继,这一点从相邻皇帝的名字上就能轻易看出。 (朱祁镇与朱祁钰剧照) 明英宗朱祁镇与明代宗朱祁钰字辈相同,是亲兄弟。明武宗朱厚照与明世宗朱厚熜字辈相同,是堂兄弟。明熹宗朱由校与明思宗朱由检字辈相同,是亲兄弟。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朱厚照和朱厚熜这辈的五行属“火”,朱厚熜的“熜”自然是“火”字旁,而朱厚照的“照”实际上也是“火”字旁,虽然我们现在称之为“四点水”。 同样的,朱棣这一辈属“木”,木生火,下一代应该属“火”,他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的末字也都是“火”字旁。 无论是“照”还是“煦”,在古代都是典型的“火”旁字,这一点不要混淆。 (明武宗朱厚照)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明朝宗室复杂的起名规则,笔者最后再以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祐樘这六位父子相传的皇帝为例,进行具体化、直观化说明。 字辈好说,朱棣这一支前五代的字辈分别为“高瞻祁见祐”,一一匹配即可。 朱棣五行属“木”,木生火,他的儿子五行应该属“火”,字辈为“高”,遂有:朱高炽。 朱高炽五行属“火”,火生土,他的儿子五行应该属“土”,字辈为“瞻”,遂有:朱瞻基。 朱瞻基五行属“土”,土生金,他的儿子五行应该属“金”,字辈为“祁”,遂有:朱祁镇。 朱祁镇的五行属“金”,金生水,他的儿子五行应该属“水”,字辈为“见”,遂有:朱见深。 朱见深的五行属“水”,水生木,他的儿子五行应该属“木”,字辈为“祐”,遂有:朱祐樘。 以此例推,循环往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