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和珅与曾国藩和李鸿章,谁的爵位更高?

因为一座武侯祠,成都被称为“三国圣地”。

很多人都知道,成都武侯祠是刘备的墓和庙所在地,即“汉昭烈庙”,刘禅下旨敕建的武侯祠,地处汉中勉县,昭烈庙中如果有诸葛亮灵位,应该只是陪祭。不过,因为诸葛亮在蜀地太得人心,慢慢喧宾夺主,最终形成了君臣一体祭祀的格局,放眼全国,只此一家。

诸葛亮,字孔明,可他的祠堂为何以“武侯”命名呢?这得从中国古代的爵位制度说起。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原本指诸侯获得的封建等级,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都称为“国”。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有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可见,爵位是封建制度的产物,与土地和收入,密不可分。

战国时,郡县制兴起,出现了不同于卿、大夫的爵位,即有食邑、不世袭。这里的食邑,也与封邑不同,得爵位者有权享受其地的收入,却无权管理当地的事务,这标志着集权制度的逐步演进。

秦朝商鞅变法对爵位制度进行了根本改革,为奖励军功,从彻侯至公士,由上而下设二十等爵,除彻侯食县(采邑)外,其他只能领俸禄。

商鞅剧照

西汉沿用了秦朝的爵位制度,汉初的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最多者可达四万户。封邑一般为县,小者有乡或亭。为表彰开国功臣,西汉又在二十等之上,增设王爵,如韩信的楚王、彭越的梁王、英布的淮南王等。不过,随着这些功臣被屠戮,王爵便为皇室独有。

楚王韩信

武帝时,为避皇帝名讳,二十等爵最高的彻侯改名通侯、又称列侯。同时,为筹措军费,这些爵位都明码标价开始售卖,致使为人所轻,于是又另设武功爵十一等,不过最后还是难逃被售卖的命运。

蜀汉自名为正统,爵位制度变化不大。诸葛亮被刘禅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追谥忠武侯(武将的最高谥号),所以后世尊称为“武侯”,而祭祀他的地方,就是武侯祠了。顺便说一句,蜀汉政权中,真正被中央政府封侯的,唯有关羽一人,那是他阵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获封“汉寿亭侯”,后世常为这个爵位的等级争论不休,综合各种信息来看,应该是彻侯中最低的“亭侯”。

后世的爵位等级多变、名称各异,但大多围绕有无封地、是否世袭展开,总体的趋势是含金量逐渐降低。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和功臣两种,宗室十四级,从最高的和硕亲王到最低的奉恩将军,如雍正曾受封和硕雍亲王、乾隆曾受封和硕宝亲王。功臣世爵则有二十七级之多,分别是各自有三等的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和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其中,公、侯、伯均是超品,子是正一品,最低的恩骑尉是正七品。

有清一世,真正得封公爵的汉臣不过五人,如海澄公郑克爽、三等威信公岳忠琪,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只是一等毅勇侯,而“晚清第一能臣”李鸿章,生前为一等肃毅伯,死后才被追赠为一等俗毅侯,反观和珅,则贵为一等忠襄公。乾隆朝孝贤纯皇后的侄子福康安是个例外,曾封贝子,死后追赠为郡王,乃宗室之外唯一封王之人,野史传说他是乾隆的私生子,是真是假,这就不得而知了。

  • 上一篇:如果官渡之战袁军乌巢粮草被烧之后,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