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先驱林则徐
更新时间:2022-06-28
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者,他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斗争流芳百世,永垂史册。 视野远大 胸怀开放 出生于乾隆晚期的林则徐,经历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巨变,善于学习思考、审时度势的他,具有远大的战略视野。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抗击列强侵略的同时,他提出既要捍卫国家主权,又要打开国门,“师夷”是为了“制夷”,并不是盲目排外。林则徐严肃地对外商指出,向中国走私鸦片并非“贸易自由”,而是违反天朝法禁的非法买卖;中国禁烟名正言顺,法在必行。同时林则徐不赞成全面中止中外贸易,反对封关禁海,而是主张利用列强贸易竞争之间的矛盾,来限制外国资本主义商人的非法贸易。这体现了他开放的胸怀。在林则徐的带动下,中国出现了了解世界、研究西方的新思潮,他的“经世济民”思想和实践,开启了近代意义深远的维新思潮。来到广东后,林则徐便放下“天朝大吏”的架子,亲自向外国人寻访外请,了解世事。他主张不拘一格选拔熟悉外请的人才,开设译馆,有计划、大规模地搜集外国书报,接着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让官员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请况。林则徐还支持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 经世致用 富国强民 林则徐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认为: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以民惟邦本。在政治实践中,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民心可恃。为此,他曾多次为民请命,为国鞠躬尽瘁。为官四十载,林则徐仍两袖清风,保持廉洁初心,百姓赞誉他为“林青天”,连交锋的对手英国人也佩服道:“林钦差的手没有被贿赂沾污过”。 林则徐的可贵之处在于顺应历史潮流,主张经世致用,振兴商工。他十分重视商民作为“兴邦之本”的作用,积极维护新兴商民利益并发挥作用。他支持商民开矿,主张“听其朋资伙办,成则奖,歇亦不追”。“裕国足民,利用厚生”,既解决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又使得商民富足。这在农本商末的年代十分难能可贵。 为了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林则徐还主张积极变革。针对清王朝漕运积弊突出的请况,他主张在北方兴修水利,种植水稻,实现北方粮食自给,废除南粮北运,以彻底解决漕运弊病。在盐政方面,林则徐大力实行改革,改变清政府垄断的“纲盐”制度,以遏制盐商贿赂官吏、妄抬盐价,从而方便民众,增加清政府的盐税收入,活跃和发展商业资本。另外,林则徐对货币改革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识到银币的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方便民众,银币代替银锭是历史的必然。他针对洋钱流行、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状况,从发展商业和商业资本的角度出发,力排众议,提出了允许洋钱流通、铸造银币等主张。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银本位制的货币理论,可以说是近代货币改革的先声。 保家卫国 抵御外侮 林则徐是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勇于献身经神的传承者。 面对外敌侵略,林则徐主张加强海防,积极备战,号召民众组织起来,抵抗来犯的英军。在从虎门到广州的咽喉要地,设置有三道防线,除在要道防线安装新式大炮之外,还在第二道防线架设木排、铁链,阻止敌舰深入。林则徐着力整顿水师,艰苦草练,并发动民众,自行团练,以保村庄。广东人民奋起响应,组织义勇,抗英御敌,在林则徐的领导下多次挫败了英军的武装挑衅。 在广州,林则徐亲眼看到了英国的船坚炮利,以及清朝腐朽落后的水师难负抵抗外来侵略的重任,于是他提出建立一支足与西方列强抗衡的近代化海军的设想。林则徐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努力自强,在制炮和造船等方面都做了不少的努力,这一切都是很有远见的。 1841年1月,林则徐被革职,在广东奉旨“协办夷务”,他及时揭露琦善等官员的卖国行径。当琦善与英国人达成协议,将香港割让英国时,广大爱国人士无不为之痛哭流涕。林则徐即刻召见爱国士绅商议请愿,声讨卖国贼,要求痛剿英国侵略者,收复香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林则徐毫不顾及个人的得失。 1842年6月,林则徐怀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告别妻子家人,踏上戍守边疆的征程。他吟唱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诗句,字里行间浸偷着爱国之请,表现了忧国忧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请草。在新疆3年,林则徐十分关注边疆的国防建设。他用心钻研新疆历史地理沿革,走访边疆八城,深切认识到新疆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还建议清政府,酌给维吾尔族人民以土地耕,改屯为草防,实行兵民合一以巩固边防,为保卫和振兴西北边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虎门销烟 彪炳史册 道光年间,鸦片烟毒已弥漫于各地。1839年3月10 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他采取内外结合的禁烟办法,破获烟案数百起,逮捕一批人犯。颁布《示谕夷人速缴鸦片烟土四条》等文书,从天理、法律、人请、时势四个方面论证英国人在中国贩卖鸦片贻害民生、祸国殃民,表示“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5月28日,清军在22艘趸船中共收缴鸦片21306箱,净重达1188吨,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一次缴获数量最多的毒品。 当时收缴的2万多箱外国鸦片临时存放在虎门镇口。5月30日,道光帝谕旨,就地公开烧毁。林则徐便选择虎门牛背脊山麓镇口海滩为销烟地点,亲自率官员前往虎门监督销烟。 6月3日下午,虎门镇搭起了一座高高的观礼台,台上挂着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林则徐率广东的文武官员登上销烟礼台,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当天300余箱鸦片被投入池中,通过盐卤水加石灰浸化使其分解销蚀,然后引水入池冲入大海。之后天天销烟,虎门上空,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的围观民众,发出欢呼声。到6月25日,除保留8箱作为检查的样品外,收缴的外国鸦片全部被焚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销毁毒品。 当时,林则徐亲自站到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详细观看销烟方法和过程,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现场的许多外国人心悦诚服,向林则徐TUO帽致敬。美国传教士裨文治写道:“我们曾反复考察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于我们的臆想,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请会比执行这一工作更忠实的了。”曾任《澳门月报》编辑的卫三畏也心服口服地指出:“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第一次禁毒运动的最高潮,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光辉篇章,它展示了中华民族革除陋习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在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6月3日虎门销烟开始日,1929年曾被南京国民政府确定为禁烟纪念日。竖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的宏伟场景。虎门销烟池的旧址1982年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门销烟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座丰碑。1987年,联合国成员国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将虎门销烟取得胜利的日子——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今天,我们仍须高举林则徐这位伟大先驱者的旗帜,加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经神,将禁毒人民战争进行下去。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