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古代富商们财产和店铺为何最终被官员子女们都抢走了?他们为何不敢反抗?

一、全身而退的范蠡的两大经神支柱。

范蠡能够全身而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弃官从商”,而非走的“官商结合”路线,范蠡用自己的智慧证明了他的能力,无论在助越王灭吴称霸还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均能将此做到极致。

他虽然富有,却多次“分散于贫交疏昆弟”,在其成就事业时,走的是儒家道路,在其退隐之时,学的是道家思想。如果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都能学习范蠡,那么结局都该不错,遗憾的是,范蠡的全身而退竟然是历史上企业家的少数之一。作为企业家,其身上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诚信经商,不求暴利。《史记》中记载范蠡“侯时转物,逐十一之利。”就是以商业中的绝对诚信立足,贯穿的是修养和道德。真正的企业家不仅积累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积累了广阔的企业理想和境界草守。范蠡人生的大手笔从容而挥洒,最终以潇洒的风度告别商坛。

二、注重品质,不存欺诈。范蠡有自己的经商理论和原则,他说:“积著之理,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正是靠着一种底线思维的坚守,才让范蠡和他所做的事业越来越恢弘。

三、尽散其财,富好行德。范蠡经商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富好行其德”。《史记》记载,范蠡在齐致富后,就曾“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后来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他又把钱又分给贫穷人和远房兄弟,受到当时人的广泛赞誉。范蠡富有,凭借的是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不搞官商勾结,没有假冒伪劣,他又如此慷慨地回报社会,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家。

司马迁热请洋溢地称赞他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所谓三迁,即他一生有三次重大战略选择。第一次是去越国求官,官至上将军;第二次是去齐国,第三次去陶丘,都是弃官从商,均获重大成功。然而无论做官的权位和作为企业家收获的财富,对于范蠡来说都是过眼云烟,很大程度上他用实际行动贯穿孔子“隐居以求其志”的思想,在范蠡看来,真正的志向就是功成身退,而人生最美的落脚点就是缥缈的山川、潺潺的溪水。

吕不韦影视形象

二、吕不韦的“奇货”变了“奇祸”

公元前265年,秦国的王孙嬴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作为经商的他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吕不韦经过多方收集,把嬴异人的身世、家庭关系、目前处境等了解得一清二楚。当他见到这位落魄的王孙时,凭他多年的经商经验他不由得TUO口而出,并说出了一句经商名言:此奇货可居。果然这个“奇货”给他带来了短时期的巨大回报,同时也埋下了日后的杀身“奇祸”。吕不韦与其父的对话现在看来还颇为经典:“耕田能获几倍的利?”父亲说:“十倍的利。”吕不韦又问:“经营珠玉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百倍的利。”吕不韦再问:“帮助立一国之主,能赢几倍的利?”父亲说:“无数的利。”于是,吕不韦得决定说:“现在努力耕田,只能保证吃饱穿暖,而帮助立一国之君,得到的好处,可以传之后世。这种有厚利可图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秦始皇画像

在吕不韦的持续设计下,在赢异人的身上注入大量投资,以期在帮助嬴异人登上秦国王位后收获“立主定国”所带来的无数倍的高收益。但是,作为商人的吕不韦却有所不知,搞政治绝非如同经商做生意那般简单。他所持续投资赢异人和他的儿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秦始皇,虽然也捞到大量财富,但最终还是赔得倾家荡产,落了个饮鸩自杀的结局。

三、非要做权势附属的沈万三

沈万三,湖州南浔人,出生在元代大德末年,后随父迁到苏州。关于他的巨额财富如何而来,基本是靠着垦荒种田,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史载沈万三“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巨资方万,田产遍天下”。

除了开垦,沈万三越来越追逐财富“竟以求富为务”,此时他将眼界放到了对外贸易,早在公元1282年,朝廷就开始进行海运漕粮,由于官船不足,便雇佣私人船只。沈万三迅速抓住了这个商机,沈万三以周庄为基地,利用京杭大运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瓷器、粮食和其他手工业品运往海外,发了大洋财。除此之外,沈万三发放高利贷,收地租,“商贾贷其赀以贸易者,直通海外”使得他迅速跻身首富,然而福兮,祸之所伏,他因为结交权势得以大红大紫,也因此跌落万丈深渊。

作为一个商人未能摆TUO要勾结言府才可暴富的恶新循环, 沈万三未能跳出这个历史怪圈。元朝末年,苏州张士诚起兵反元,占据江苏大半个江山,沈万三对张献忠殷勤至极,马批拍尽,同时又用三个手段:一是多次以巨资支持张士诚部队,帮助张士诚解决军费开支。二是利用对外贸易的便利,帮助张士诚偷运军粮十多万石;三是结成私人姻亲,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张士诚做老婆,以此形成一个集海外贸易、房地产、高利贷等许多商业链条,从而成了“江南第一富”。

朱元璋接见江南财主

然而,谁也没想到,沈万三的宝押错了。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后采取的强势“仇富政策”,让沈万三以金钱为拍马手段的政策不再有效。他向朱元璋军队缴纳税粮万石,又给朱元璋献出白金5000两,并向朱元璋承诺一旦定都南京,将负责三分之一的城墙建设工程。然而当沈万三再度出资请求朱元璋给百万大军每人赏金一万两代为犒赏时,朱元璋竟然非常震怒,原因是,你沈万三再有钱,还不是我大明的吗?加上沈万三此前出资资助张士诚,于是要新账旧账一起算,要不是朱元璋的夫人求请,沈万三早已人头落地,最后被放逐云南,客死他乡。沈万三的金钱帝国也由此走向迅速崩塌,留下深沉的历史叹息。

四、胡雪岩的官商依傍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在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请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大红大紫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嗅觉,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然而物极必反,当他拥有巨大财富后,却未能处理好与清政府的关系,在他的靠山倒掉后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落得个大地白茫茫真干净!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结局都不太好?大抵未能TUO离创业与守业的两大问题,中国从不缺乏艰辛的创业经神,曾几何时,古代的一些企业家们为了摆TUO贫困,出门前带一根绳子,一来为了攀援峭壁,二来为一旦创业失败留下最后吊死的决绝经神,也正因此,中国古代企业家们多了一层悲壮SE彩。然而对于中国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范蠡式”的经神,已经被更多遗失,站在历史大格局,既是总结,也是鞭策。从商朝的王亥到范蠡,一悲一喜成就了企业家的经神格局,此后不断被注入强大的经神内核,很大程度上,历代企业家难免摆TUO“商人重利”却忽视了历史教训,从而导致了中国历史上企业家结局都不太好的现象,有学者专门撰文阐述了这一现象,认为商人有了钱追逐名利过分膨胀,属于脚上泡自己走的,其实这也并非完全准确,还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太有钱了,被一些权贵阶层看上了,然后进行层层包围,以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收割,导致他们最终家破人亡,由此当时许多商人临死前都告诉自己的后人千万不要经商,赶紧拿钱买房子置地养老,这种无奈的告诫也成了历史上难以破解的某种规律在不断重复着。

  • 上一篇:乾隆办“千叟宴”,请3056位老寿星进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