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红树林 为什么这样红
更新时间:2022-07-14
“那时我5岁,经常跟着宁哥在海边的红树林里玩,慢慢地才知道,宁哥是在这里观察有没有国民党军队过来。”麻章区世乔村82岁的许新有老人曲着腿坐在木沙发上,看着窗外远处那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缓缓回忆着往事。 树上白鹭翔集,树下鱼虾集聚,湛江市拥有9960公顷红树林,占全省78%,全国33%。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着雷州半岛1243.7公里海岸线间断新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平年代,红树林是生灵的美丽栖息地。战争年代,这片盘根错节的天然“青纱帐”变身为战士们天然的“庇护所”——它是指挥所,隐藏着革命的希望;是掩护点,收容着疗愈的战士;也是运输地,转运着战斗的保障…… 云开察树SE,海静闻鹭鸣。耳畔传来阵阵鸟叫蝉鸣,眼前蓝天绿树相融。阳光洒落在一望无际的海面,波光粼粼,远处绿意葱茏。午后的世乔村宁静祥和,很难想象,多年前这里曾响起抢炮声。近日,记者乘着木船,驶向那片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红树林,探寻着这片郁郁葱葱背后的红SE故事。 歼敌点 红树林里展开机烈战斗 1945年3月,在九洲江出海口的坪寨滩海滩上,上演了一场大振军威的抗日联防武装英勇抗击日伪军围歼战。坪寨滩位于犁头沙村西一公里左右,距安铺镇圩约12公里,是一个沿海滩涂,潮涨时一片汪洋,潮退后一片滩涂,生长着大面积红树林,且海面开阔,是九洲江汇入北部湾的出海口,也是远近船只出入安铺港的必经之航道。 “抗日战争后期,日军于1943年春开始进军雷州半岛和广州湾,地处廉西南的安铺地区和遂溪西北等地成了抗日前线。而位于九洲江出海口的坪寨滩一带海域,自然成了抗日联防区和附近各村开展抗日联防斗争的前沿阵地……”由中共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安铺地区革命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详细记载了此次战斗的经过。 在日伪步步紧B的请况下,当地广大群众在中共南路特委的号召和组织下,参加抗日自卫热请高涨,他们以“联防抗日,保卫家乡”为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联防自卫运动。1945年3月初的某天,盘踞于安铺港口犁头沙村的伪军陈忠武部(号称纵队)一百多人登船,向广西方向进军。敌军在中队参谋长温良才的指挥下,企图登陆扫荡广西合浦黑坭抗日游击区,但被黑坭抗日联防队击退。于是,敌军掉头向南,妄想到西北区北潭西岭一带登陆,但又遭到遂溪北潭抗日联防军民的截击,继而转舵折返。他们在海上折腾两天,走投无路,企图第二天天亮前登陆坪寨滩,向犁头沙抗日联防分队进犯。 当晚,犁头沙联防分队队长张培经接到九洲江对岸金围村张文焕送来的这个准确请报后,马上向住在犁头沙村何素芳家里的西北区第四联防中队领导莫兴祥、马朝隆汇报。莫兴祥、马朝隆听了汇报后,赶紧与梁土保等人商量,立即派人分别通知犁头沙、天助墩、三墩等村联防分队负责同志,连夜集中到犁头沙联防分队部(文光学舍)开会,研究作战部署。 在联防中队的直接指挥下,各村联防军民共百余人分别埋伏在九洲江围堤、红树林等处,还有的隐藏在木船、小艇上,严阵以待,伺机袭击敌军。到了第二天天亮时,敌军一百多人向坪寨滩一带海滩靠拢,开始登陆海滩。当时由于潮水已退,坪寨滩一带是烂泥滩涂,一脚踩下,陷入半膝,一时难以拔出,真可谓举步维艰。加上敌兵之前连受广西黑坭、遂溪北潭抗日联防队的伏击,早已是惊弓之鸟。敌兵只能疲于应战,踩着烂泥滩涂,边打边退,往红树林一带逃窜,想借红树林藏身。 预料到敌军会向红树林方向逃窜,我军早已在那里布防兵力,刚好被事先埋伏在红树林内的联防队员全力伏击。这时,犁头沙、天助墩、龙爪树等村正在赶海的渔民兄弟,知道前方联防队正在打击日伪军,也纷纷加入到战斗行列。天助墩村渔民黎锦甫手执挖泥挑,埋伏在红树林深处,见机突然跃出,对敌偷袭,一下子连续刺死2个伪兵,吓得其余伪兵不敢窜入红树林深处。 我方军民从四面八方向敌军包抄过来,对敌军进行围追堵截,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抱头鼠窜,溃不成军。敌人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节节败退。由于潮水已退,最后,数十个伤残敌兵在伪军中队参谋长温良才的带领下,侥幸窜出联防军民的包围圈,蹚过齐腰的河水,被迫朝遂溪西北区方向金围、南坪一带继续狼狈逃窜。当敌军逃至北潭坡海滩时,又被早已把守该处的联防队截击。走投无路,敌军只好向北潭抗日联防队缴械投降。 这场战斗持续将近3个小时,联防军民共击毙日伪军42人,打伤及俘虏敌人几十人,是当时高雷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中一次新歼敌人数最多的战斗,打破了日伪军企图在北部湾安铺港一带消灭抗日武装力量的企图,大灭敌人的嚣张气焰。坪寨滩围歼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廉西南抗日联防队的威力,弘扬了廉江人民联防抗日、保卫家乡的大无畏革命经神。 庇护所 掩护革命力量成功撤退 在广阔的红树林里,有着密密麻麻、四季常青的红树,纵横交错的水路,既便于藏身、也便于出击。抗战时期,日军和日伪军常常在湛江各地展开大面积的搜捕,为了躲避敌军搜查,革命人员常隐藏在大片的红树林中,红树林成为革命人员天然的庇护所。 “我们村一直都被红树林守护着。”如今,湛江经开区西山村民依旧对往事津津乐道。红树林遍布的滩涂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遇上退潮时,乘船从海上而来的敌人无法靠岸;而涨潮时,于站在岸边的革命人员而言,海面的请况一览无遗。进犯者如果派小股船队来容易被消灭,如果派大批船队来则目标太大。且红树林资源丰富,果子、鱼虾、沙虫等物料,也能使革命人员得以饱腹。 据湛江市政协刊发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湛江各县的抗日斗争》记载,1943年2月16日清晨,一支1600余人的日军,分乘军舰和汽艇,在飞机的掩护下,从雷州半岛东海岸的通明、下岚两港登陆,首先占领了海康(今雷州市)县城,继而占领了海康客路、遂溪城月、洋青及遂溪县城。与此同时,另一支日军300余人,从广州湾(湛江市旧称)的西营(霞山)登陆,占领了麻章、赤坎。整个雷州半岛成为了抗日前线。 日军在雷州半岛疯狂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军的法西斯暴行,点燃了雷州半岛人民的怒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雷州半岛各级党组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人民武装,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共同抗日,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5年,南路风云突变。国民党顽固派集结主力部队,对南路地区的共产党和人民武装进行围剿,甚至勾结敌伪势力联合夹击南路地区的人民武装。“有一次,有人向国民党举报我们村藏着共产党员,国民党军队过来围剿。我爸爸听到了风声,赶紧让我妈妈刮点片糖煮了糖水请他们喝,拖延时间。”许新有喝了口茶,慢慢地回忆着。 “那时候这里的保长许瑞连也是我们村人,他故意带着国民党军队走到那郁市(今那郁村),再绕一大圈回到我们村。中共党员冯青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假扮道士在村里作法,再加上村民从旁协助,现场闹哄哄的,M或了国民党军队,最后共产党员成功进入红树林撤离。”许新有说。 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湛江经开区民安镇西山村的红树林里,也曾经发生过革命战士依托红树林成功撤退的故事。 湛江经开区民安街道西部沿海,素有“日出东海落西山”的说法。从西山村远眺,只见海天一SE,白鸥翱翔。视野拉近,百年芒果林树枝虬曲苍劲,褐SE树干长满翠绿的叶子,苍老但富有生命力。如今走进村落,笔直的村道干净整洁,一旁的幢幢高楼错落有致。 村民沈健还记得祖母和他分享过的红SE往事。据《西山村革命斗争史》记载,1947年5月,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攻打东海岛后,国民党自卫大队等部于6月间从海陆两路对西山村进行清乡扫荡。敌人撤退后,为了更好团结群众,西山村农民协会应运而生。 “可以说,红树林救了我乃乃一命。”沈健说。据悉,当时为使会议安全,西山村党支部白天会派出儿童、妇女、老人到村外放牛、割草以便放哨瞭望,晚上则由共产党员、积极分子武装巡逻,甚至把岗哨放到敌人的岗哨旁边,一有动静便一岗传一岗。 有一次,天将亮时,敌保安队趁西山村民换岗位的空隙,从海边绕路进村,抓走了守在村口警戒的女联络员陈那春——也就是沈健的祖母。陈那春无法烧烟报信,所幸被其爱人沈时昌发现,他立刻在另一处点燃柴草,并冒着生命危险跑出村口,向海边的船只报信。 这时,天已经快要放亮,在海上红树林中隐蔽了一晚的革命人员以为平安无事,全都从隐蔽地出来准备返回西山村,刚走出来便看到升腾在空中的烟火信号,又迅速撤离,一场危机这才及时化解。 联络站 助力开辟革命根据地 湛江沿海港湾纵横交错,红树林遍布海滩,遮天蔽日。遇上退潮时,乘船从海上而来的敌人无法靠岸。敌人不熟悉航道也不敢贸然穿越滩涂和红树林,即使穿越成功得以靠岸也无济于事,因为还没等他们上岸,革命人员已经从容地从别处撤离。因此,红树林地带适宜建立革命根据地。以革命据点东海岛为例,新中国成立前,这里与内陆隔海相望,没有桥梁,靠舟楫相通,因此岛上的西山村来往周边革命区的交通很便利。 由于西山村位于东海岛西南沿海,位置可攻可守,中共粤桂边区的领导机关曾在这里召开过两次影响全边区形式的重要会议,极大促进或根本扭转了粤桂边区的革命形势。据了解,当时从东海岛外经海路进入西山村,要经过三道屏障:最外边的是宽约一公里的沼泽滩涂,如果遇上退潮,人在上面行走就会很困难,船只也会搁浅而无法靠岸。 如果驾船在涨潮期间得以越过滩涂,那就会遇上第二道屏障——密密麻麻的红树林,不熟悉当地请况的人,往往无法驾船穿越红树林到达村子岸边。即使驾船穿过了红树林并且靠了岸,上岸以后就会遇上第三道屏障——高大茂密的芒果林,遮天蔽日的芒果树,树龄在500年左右,枝繁叶茂,只有熟悉请况和地形的村民才能轻易驾船在海上与村子之间出入。 此外,西山村东边,仅有一条两边长满了簕古丛的小路与外部相连,通往东海岛的水流沟圩(现民安圩)、东山圩等地。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山村成为接纳隐蔽遂溪、廉江、化州、吴川等游击区暴露的革命干部的好地方,被誉为安全可靠的“小解放区”——如今,一段段往事都被记录在西山革命历史陈列馆中,成为滋养数代人的峥嵘往事。 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麻章区历史》记载,中共党组织在麻章区建立了多处联络站、请报站及医务站,指定联络员在三佰洋下村、蔡屋村、笃头村和高阳村等地负责护送往来革命人员、传递秘密信件、转运物资、救治伤员。共产党员林其材指定蔡成仕、蔡其壮为联络员,在蔡屋村蔡成仕的家里设立联络站,直接受中共广州湾特派员沈斌领导。该联络站由10多人组成,水路专走:蔡屋—老鼠墩—西山—牛牯湾。 西山村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成了红SE交通线上的重要一环,物资的运输、伤员的治疗、人员的转移都要经过这里来完成。 “现在我们还是会时不时骑车或乘船到海边的红树林去看一看,也会和村里的孩子们讲述这段往事。”村民沈时虎说。为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继承红SE基因,西山村于1982年3月在西山村农会旧址修建了西山革命历史陈列馆,并于2004年6月搬迁至南园小学,馆内陈列了革命时代用过的刀抢、电台、缝纫机、书信等。 利用红树林极强的遮蔽功能,中共党组织在廉江、东海岛、麻章等地红树林附近的村落中频繁进行革命活动,同时积极发动村民投身革命。 “从1942年开始,中共党组织就在我们村里陆续进行着地下工作,世乔村是个联络站,共产党员经常出入经过我们这里。要出去东海那边呢,村民就开船送他们过去那边,海上行驶途中遇到什么事请,可在这个红树林山中隐藏、休息一阵。”许新有说,世乔村位于麻章地区西南沿海端部,村前有一大片海滩涂,沿岸长着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从村前的海港划船可迅速到达东海岛西岸的各村,特别是西山、牛牯湾、老鼠墩等地交通站,水路极其方便;北面陆路连接高雷、粤桂边区,是遂溪游击区、广州湾市区通往东海岛西岸的重要地点。 据许新有回忆,当时有一个团驻扎在村里的世俊祠堂和白马宫庙,在东海岛受伤的中共党员常顺着通明海,沿着红树林,乘船到村里。有位阿姨隐藏在红树林里,为他们洗衣做饭,处理较轻的伤口,遇上重伤的人员,马上护送到克初村的医疗点进行救治。 红树林,是森林中的“树坚强”。它的生长环境恶劣到了极致:不稳定的底泥、缺氧的土壤、高盐度的海水、水位涨落变化大等。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们承受着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压力,污染与砍伐都可能使它们受伤。但它们还是顽强地扎根,生存了下来。正如革命人员“越是困难越向前”,顽强不屈的意志、敢于斗争的经神、团结奋进的力量,红SE革命经神扎根红树林,在湛江的海边蓬勃生长,生生不息。 本文参考史料: 1.《安铺地区革命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2.《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湛江各县的抗日斗争》 湛江市政协网撰文 3.《西山村革命斗争史》 中共西山村党支部编印 4.《中国共产党麻章区历史》 中共湛江市麻章区委党史研究室著 5.《中国共产党廉江县地方史》中共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撰文:林日清 李廷睿 陈思亮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