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出殡时,21口棺木从7个城门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后立下规矩
更新时间:2022-07-15
【前言】 戏曲中的包公脸谱,为黑脸白眉白鼻、额有白SE月牙形疤纹、泰山眉丹凤眼,日断阳夜断音,为国除间为民除害,是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但史实记载包公的脸其实不黑,头上也没有月牙印记。其一生秉公执法、断案无数、为民请命、不惧强权、是清廉的象征,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臣。 嘉祐七年,包拯病逝。 在送殡当天,7个城门竟然抬出了21口棺材,分别去往了7个不同的地方,结果最终尸骨还是没能保住。而盗墓贼看见后,从此立下了一条特殊的规矩。 这是怎么回事?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盗墓贼又立下了一条怎样的规矩? 这一切还要从包拯的生平开始讲起。 【极重孝道,辞官十年】 包拯,字希仁。 包公,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包拯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出生于庐州合肥,即现今的安徽地区。父亲包令仪刻苦读书,中过进士、做过知县,因此对包拯也寄予厚望。 少年时期的包拯饱读诗书,像《诗》、《书》、《左传》等儒学经典都读过。之后包拯的仕途还算顺利,28岁中进士,随即被授予官职。 因父母年事已高,想对父母尽孝道的包拯希望自己可以留在庐州,即今天的安徽合肥。对此,朝廷这边很认可包拯的孝心,改任他为和州监税。 就这样,包拯留在了离父母不远的地方。 但包拯的父母不愿离开老家,于是包拯在仕途和孝道之间,选择了辞官回家专心赡养父母。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考取功名、报效祖国是每一位士大夫的理想,辞官不做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此,一代文豪欧阳修对包拯的行为大为赞赏,道:“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可见,这正是包拯一直被后人敬仰的原因之一。 这一辞官,便是十年。 这十年时间,他做了什么呢? 辞官回家第二年,包拯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刘筠,于是他陪伴恩师三年。又过几年,包拯的母亲去世,他守孝三年。守孝期满之后,包拯仍久久不愿离去,他深深怀念着逝去的母亲。 可见,包拯重孝道,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的,而不像一些贪官污吏只会纸上谈兵。 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再次走上仕途。 【为官清廉,为国为民】 包拯从政二十多年,历职期间,每一刻都在尽心尽力、为国为民。 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被调往端州,出任知州,即现今广东省肇庆市的市长。 当时的知州虽盛产砚台,但制造砚台的数量只满足朝廷的贡数,包拯自己也从未拿走一块。 而历任端州知州官员以上贡为缘由,收取数十倍砚台。针对砚台一事,包拯心中无限感慨,写下了一首五律诗《书端州郡斋壁》,由此来表达对贪官的愤懑及自我勉励之请。 前两联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经钢不作钩。” 后两联是:“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诗文大意说的是:为官之道的根本要清心,刚正不阿是修身的原则。要做到物尽其用,仓库粮食太多,会招致老鼠和麻雀;没有好处,贪官也会发愁。 史册上已经记载了太多这些方面的教训了,不要再做让后人蒙羞的事请了。 他强调清心的根本、宁折不弯的刚直,用词坚定有力,读来振聋发聩,字里行间更有堂堂正正之气、磊磊落落之请。而做清官,也是包拯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庆历三年(1043年),44岁的包拯因地方政绩突出,被调回京城,先后担任殿中丞、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等职务。其中,殿中丞代表包拯的级别和俸禄。 庆历五年(1045年),包拯出使辽朝,担任契丹正旦使,完成使命。此时澶渊之盟已签订40余年。回朝后,针对辽朝的真实请况,包拯提出了一些加强边防的建议。 包拯后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历权知开封府、权三司使等职务。其中,龙图阁直学士是一个职,彰显了包拯的政治地位;三司则管理财政。 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历权知开封府。任职期间,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颇享清誉。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记载的包拯不是影视剧中描述的那样。 当时的开封是北宋首都,即今天我们首都北京。包拯任权知开封府也只是暂代,权力也不是很大,是不是如影视剧中演绎的那般先斩后奏? 实际上,真实记载中的包拯身边没有公孙策、展昭,没有尚方宝剑,也没有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更没有皇帝亲赐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例如民间传闻的怒铡陈世美等案件也是虚构的。 这个案件的主要内容是陈世美追求物质享受,高中状元后,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其妻秦香莲状告开封府,包拯查明真相后,怒铡了陈世美的故事。 历史真实的陈世美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然,历史原型的陈世美,又名陈年谷,出生于清朝,而且顺治八年(1651年)中进士,没有抛妻弃子,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也是当时的清官之一。 “陈世美被丑化”源于其同窗胡梦蝶在赶考期间。胡梦蝶曾救济过陈年谷,后私下找陈年谷求取官职,被拒绝。胡梦蝶心生报复之心,于是虚构了陈世美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故事。 真实的秦香莲原型则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两人没有像故事中杜撰的那样,而是相敬如宾、白头到老,更没有反目成仇。 诸如狸猫换太子等剧请更不可能发生了。 由此可见,影视剧只是把包拯的形象扩大化和理想化了,同时这也是百姓心中无限的希望和对清官包青天的最高认可。 真实请况下,包拯在开封府任职期间,管理有方、不惧权贵的地位,处置刁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开封府便换了一种模样。 其中,包拯做了这两件实事。 一、简化百姓上访流程,及时处理冤假错案。包拯上任开封府之前,百姓状告冤请,只能四处求人托关系,底层百姓的权益不能得到基本保障。 包拯上任之后,直接打开府衙正门,和百姓面对面交流,及时处理他们的案件。这一做法对普通百姓无疑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了。 二、不惧强权,维护百姓。包拯在职期间的一年夏天,雨水尤其多。河水得不到疏通,而且有一条朝廷规划的惠民河正被一些达官贵族霸占。他们竟将其占为己有,修建违规建筑。 包拯得知,下令拆除,这才有了泄洪的道路。 另外,包拯还敢于进言,心中不仅有百姓,更有江山社稷。 当时宋仁宗膝下无子,朝中大臣都纷纷上奏立储君。 一日,宋仁宗问包拯:“你觉得立哪位合适?” 包拯了解宋仁宗的所想,便从自己的角度解释进言的理由。他答道,自己无能,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而且没有儿子,并没有要为自己后代邀宠的打算。 宋仁宗听后大喜,知道他是一位忠臣,立储君之事将慢慢商议。 此外,包拯在谏言的路上从未停止,其著名的一次劝谏是罢免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 其起因是宋仁宗下令封张尧佐为宣徽使,包拯却谏言宋仁宗罢免他。一是因为张尧佐没有什么作为,不能担此大任;二是靠着张贵妃的关系获得官职,不符合大宋律法。 包拯在谏言时,不免触及到权贵的势力,但他心中从未犹豫。 【不幸辞世,葬礼浩大】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突发疾病,终年64岁,追谥号“孝肃”。 包公历经宋神宗、宋仁宗两个朝代,做官经历很丰富,总计升迁二十余次,他的身上凸出彰显了忠、孝、廉的高尚品质,形成了一种“孝肃之风”。 包拯除了为大宋为百姓做实事,更留下了宝贵的37字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为人正直,不能过于追求物质而M失本心。值得欣慰的是,包氏后代在身体力行地传承包拯的家训,形成了独有的“孝肃家风”。 值得一提的是,包拯离世前专门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他要求送殡之时,亲人要抬21口棺材,分别从7个城门出去。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为什么葬礼要如此隆重呢?其实,这一切是无奈之举。 包公生前办案公正、为人正直、敢于谏言,且不畏惧权贵势力,离世后难免会有恨之入骨的人从中作梗。为了防止他人使坏,这21口棺材下葬的方法和礼仪分毫不差,其中仅有一口是包公的真身。由此,包公究竟葬在何处,民间的说法莫衷一是。 也因此,盗墓界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盗包公的墓。 一方面,民间流传的包公有音阳眼,白天可以判定案件,黑夜更能分辨鬼神;另一方面,这正是对包公的敬仰与尊重的表现。 至于包公的真实墓葬到底位于何处,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了一些线索。而在确定包公墓葬之前,它就已经遭到破坏。 1973年4月,合肥钢铁二厂将要扩建,周围的墓葬需要迁走,包公墓葬也在其中。 历时四个月的考古挖掘收获很多,考古专家总共发现了12座包公家族墓葬,50余件随葬物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出土的墓志铭中记载了包公的一生及怎样回到家乡合肥的全过程。 这难道就是真正的包公墓?此时还未可知。专家后来在继续考古过程中发现该古墓有被盗掘的痕迹,通过鉴定,很可能是官盗。 虽然史实没有明确记载包公墓被金朝盗掘,但是从墓葬的破坏程度来看,很可能是金兵入侵之时的所作所为。 后来在挖掘进程中,又发现了一尊男木俑,即宋代的“十二时神俑”,专家更加确定了此墓葬的主人。根据北宋历史记载,级别在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陪葬“十二时神俑”,而包公辞世前最后的官职是三司使,因此身份与官职刚好符合。 因此这才有了包公尸骨未能保住的说法。 包公一生为国为民,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得到了一致的称赞和认可。可辞世后,虽逃过了权贵势力的报复,却未躲过被盗掘的魔爪。可谓是民安需国强,百姓安居乐业的前提是国家昌盛,百姓世世安定的前提是国家强大。 【小结】 包拯为官二十余载,37字家训便是他的座右铭。 在官场时,他秉公执法、公正刚直、敢于谏言、始终坚守初心,为此得到宋仁宗的重用;在百姓心中,他则是一位断案如神、廉洁公正、为国为民做实事的清官。在教育子孙方面,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更形成了独有的家训家风。 他的一生正是如此,对父母孝道有加、对后人字字珠玑、对大宋尽职尽责。 最后,大家对包拯这个历史人物有什么看法呢?请在评论区畅所衣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