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冰:泽被万世的川主
更新时间:2022-07-25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李冰:泽被万世的川主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代秦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 李冰画像(梅凯作,四川省方志馆藏,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周灭后,秦孝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会江南安;触山胁溷崖,水脉漂疾,破害舟船,历代患之。冰发卒凿平溷崖,通正水道。或曰:冰凿崖时,水神怒,冰乃草刀入水中,与神斗。迄今蒙福……”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 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767年,嘉州刺史岑参登上今天的乌尤山,写下一首长律《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这八句便摘自其中。 青衣谁开凿?当然是李冰。不过,有些人并不认可。目前,四川、重庆两地的“离堆”多达近百处,个个都想和李冰扯上关系,抬高身价。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却力挺乐山:“……近百所离堆中,其显然为人工开凿成者只乐山乌尤寺一处。”他认为,大多数离堆由砂岩或石灰岩构成,是受水流长期侵割后形成的;部分离堆,像都江堰宝瓶口,由坚硬的砾石构成,是在造山运动中自然裂成的,非两千年前的人力所能为。而乌尤离堆与大佛崖原连成一片,由质软而韧的红砂岩组成,极易开凿。 青衣山中峰——离堆(唐长寿 摄) 凿成什么样?岑参此诗意境很美,美得有些缥缈不可触莫。幸运的是,岑参写了一段“序”,语言简明实在,让人能切身体会那时那景:“青衣之山在大江之中,屹然迥绝,岩壁苍峭,周广七里,长波四匝。有惠净上人庐于其巅,惟绳床竹杖而已,恒持《莲花经》,十年不下山……”抚今追昔,沧海桑田。让人禁不住要问:这般难得的卓然江中、长波四匝的壮美景致,为何消失,又何时消失?任乃强这样解释:大江之水,侵蚀力强,能岁岁刻削岷江河床,使之下降。但离堆峡及其延伸至乌尤坝、牛华、五通桥的渠道,不可能年年开凿加深,相反沙石沉积,峡底慢慢上升。一升一降,到了明代,离堆峡水道就彻底废了,成为陆地石峡。这番解释颇有道理,再读其绘制的乌尤离堆图就更信服了。 集分洪、灌溉和行舟于一体,离堆开凿工程搬山开峡导流,着实浩大,超乎世人想象。李冰作为该工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其魄力和能力,自然也超乎世人想象。对于超乎想象的事请,世人总有驾轻就熟的阐述方式——神化——那不是一般寻常事,会冒犯水神,若水神发怒则风云际会山呼海啸大地震荡;那也不是一般平常人能做的,只有具备了神的智慧与力量的李冰才能做到,他草刀入水,与水神赑血战几天几夜,杀死了赑,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进。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附近有个地方被命名为“赑死里”,后来音变为“篦子街”,沿用至今;健壮具有神力的男子,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冰儿”…… 李冰任蜀郡太守40年,蓝褛开疆,功绩卓著。开凿乌尤离堆,仅仅是一个小侧面,更多更伟大的泽被千秋万代的是兴建都江堰灌溉工程,开创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绵水等水利工程,打通宜宾赤崖山,等等。同时,鼓励蜀人开山挖塘,取卤水制盐。有史料记载,乌尤山下游不远处的红岩子,乐山第一口盐井,也是他带人凿出的。可以说,乐山曾经独步西南的辉煌盐业肇始于李冰。 “离堆”碑(唐长寿 摄) 沫水离堆示意图(任乃强 绘) 乐山人忘不了李冰,四川人忘不了李冰。不知从哪年哪月开始,人们设立专祠,将李冰作为“川主”供奉。虽然后来刘备、赵昱等也跻身“川主庙”,但都未曾将其从供坛上撤下,他是永远的“川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