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禹的禅让为什么会失败,仅是启的实力太强吗?

这事还得从“鲧禹治水”,说起。

话说,鲧本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

唐尧时期,洪水泛滥,让鲧去治水。

鲧用了九年时间,以加高河堤的障水法,以此,缓解了中原泛滥的洪水。

可是水势越来越高,水患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他死后,他的儿子禹继续接替他的工作,用了十三年,解决了水患。

关于鲧的死因,擦句题外话,有种说法是。

鲧与唐尧之子丹朱结盟,帮助丹朱与舜争部落联盟共主之位。

后面因为舜赢了,就把流放至羽山死了。这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史记的版本是舜在巡游时,见鲧治理水患没有效果,就把他杀了。

这个咱先不管,继续下面的话题。

舜因为禹的治水功绩,在部落之间的声望很高,禅让他为下一任部落联盟首领。

等他禹成为首领后,依然也采取禅让制度。

只是,现在的禹的地位和实力,比他前几任的部落首领实力要强上很多。

这里主要体现两个故事,第一个就是,会盟一言不合就杀防风氏首领。

孔子世家记载“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

意思就是,大禹当时,召集诸侯到会稽山开会,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等他赶来后,禹脾气上头,把他杀了。

后来,有人通过喊冤的方式,让禹调查防风氏迟到的原因,结果发现人家是为了防洪而延误会期。

禹也就简单的给防风氏平反,并允许立庙祭祀。

这说明权利开始向个人靠拢了,为之后的家天下做准备。

等到禹老了,他也根据禅让制,选择伯益作为下一任继承人。

可这时候他的儿子启不乐意了,同时怂恿夏后氏一族支持他,同部落的族人,自然也不希望权利,被外人夺了去,于是不谋而合。

当启把伯益赶走后,其他部落的人看不下去了,认为现在规则变了,谁有实力,谁就是带头大哥。

于是第一个跳出来争夺大哥的有扈氏站了出来。

于是在甘之战中,夏启和有扈氏决战,还留下了著名的“甘之誓”。甘之誓记载,夏启声称自己讨伐有扈氏是“恭行天罚”,说明启已经用王权天授来给自己的统治增加合法新了。

最后夏启战胜了有扈氏,把有扈氏族人都变成奴隶。

从这里就能看出,现在的夏后氏(即大禹、启的同族),他的实力要的强于其他部落很多,已经有能力打破部落联盟中的平衡。

作为几千年后的吃瓜群众,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来了的,顺便抬手点个关注,三克油,么么哒!

  • 上一篇:MAO遂自荐成功后,最终的结局有多凄凉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