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外甥投奔曾国藩,中午吃饭时做一动作,曾国藩立马将其遣送回乡
更新时间:2022-07-30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而且,他曾组建起一支战斗力强悍、配有西洋火炮的湘军帮助清政府抵御太平军,还曾作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推行洋务运动,也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不过,似乎在更多人心里,对曾国藩更深刻的印象是《曾国藩家书》,是他识人的方法,是他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经神偶像般存在的地位。 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曾国藩的成功是要归功于他的识人手段的,而且他判断一个人能否为自己所用,是靠自己的经验与观察,而不会过多地考虑到亲疏远近。就算是自己的亲外甥,曾国藩觉得不合适,也会立即将其遣送回乡。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年间的湖南长沙,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普通的耕读家庭,不过生活也较为宽裕,而且,他作为长子当然特别受到了其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他5岁启蒙,6岁就进入家塾读书。 曾国藩也没有辜负家庭的期待,在道光十二年就考上了秀才,后来又考中举人、进士,并由此进入了官场。 尽管曾国藩考了两次才考上了进士,不过,他的仕途倒是十分顺利。他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也深受道光皇帝的赏识,在道光二十六年就升任了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 到了道光三十年,曾国藩已经工部左侍郎,升到了二品官位。他在十年内7次升迁,连升十级,仕途可谓是十分顺利。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八旗军、绿营官兵对付太平军,可清军腐朽、战斗力落后,始终不敌。迫于无奈之下,清政府颁发了奖励团练的命令,试图利用各地地主的武装来遏制太平军。 于是,曾国藩就在自己的家乡湖南一带组建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之为“湘勇”,后来也被人称之为湘军。 湘军的领导人都是出生于耕读之家,他们和曾国藩一样,奉行程朱理学、主张学以致用。因此,湘军从一开始组建之时,领导层就考虑购买西洋火炮、制械,以先进的装备武装湘军。 为了筹措资金,曾国藩出售功名、卖官鬻爵,最终在咸丰四年组建起了一支1.7万人、装备有几百门西洋火炮的湘军。 此后,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率领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并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可以说是为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也许曾国藩更为重要的功劳,是他早在咸丰十年时就已经提出要“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并在同治元年设立内军械所,并委托徐寿等人制造轮船,这是近代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次尝试。 最终,徐寿等人制造出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同治六年,曾国藩还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尝试制造舰船,很显然,他想通过自己制造舰船和火炮建立一支近代海军。不过,最终由于经费困难等原因,这一计划被搁置了。 总的来说,曾国藩为官之时整顿吏治,带兵之时又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形成和发展,功勋卓著。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黄兴、蔡锷、张之洞等人都十分推崇曾国藩的治军方略,曾对此进行效仿和学习。 到了民国时期,蒋介石也曾提出要“效法曾胡”,就连MAO主席也十分认同曾国藩“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的观点,并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可见,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对我国近代可谓是影响深远。不过,我们普通人很难用得上曾国藩的治军思想,在民间对于曾国藩了解更多的,还是《曾国藩家书》《冰鉴》等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和识人之术。 曾国藩的识人之术 曾国藩的识人之术高超是几乎没有争议的事请,就算是目高于顶的左宗棠也承认曾国藩有“知人之明”。 在左宗棠所写的《江忠烈公行状》中就有记载,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四年刚刚认识江忠源时,就作出了他“必立功名于天下”“以节义死”的判断。 当时,江忠源“嗜DU好SE,不拘形迹”,可以说不少人都“看不上”他,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曾国藩对于他的判断。 几年后,江忠源转战江南江北,果然为国殉节,谥为忠烈,可见曾国藩识人之准确。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曾国藩识人的准确新。那是在淮军创立之初,曾国藩为李鸿章挑选人才,他让李鸿章将淮上的人才请到一起同吃同住,观察谁才是真正的人才。 李鸿章和曾国藩两个人悄然进入他们的“宿舍”之中,看到一个人坐在南窗前,虽然窗前有酒,但他正在认真翻阅《史记》。 曾国藩看到之后便对李鸿章说,此人可用。李鸿章听取了他的建议,先启用了此人,这一次,曾国藩也没有看走眼,因为他就是在台湾保卫战之中立下大功的淮军将领刘铭传。 有很多人误以为曾国藩识人的本领是“相面”,但实际上曾国藩识人不仅仅是看他的“面相”。 曾国藩鉴人,首先看的是一个人的气魄、经神和新格,他认为一个人要端庄厚重、谦卑含容、事有归着、心存济物。 也许一个人不可能在这四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不过只要占到其中一条,那么至少“富相”“贵相”就能占其一了。 其中事有归着就是指一个人做事请要有始有终、能进能退;而心存济物则是说一个人要乐善好施,能够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其次,曾国藩会看一个人的言语、形体和举手投足。例如,他认为一个人五官四体搭配匀称、步履稳重、腰板挺直那就是“贵相”。 又例如,如果一个人谨言慎行或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优等”人物,会受到上级的信任和器重。 而且,曾国藩还特别关注一个人的眼神,如果一个人的眼珠子总是滴溜溜地转,或是总是目光游移闪烁、目光凶狠,那么他就会觉得这样的人是不可靠的。 此外,曾国藩还总结出了一套识人的口诀。他认为,看一个人内心的正邪,主要是看眼鼻;而看一个人是否真诚,则要看他的嘴巴。 那些鼻梁端正、眼神经亮、嘴唇圆润的人大多忠诚可靠,而反过来眼神飘忽不定,看起来“贼眉鼠眼”的人多半靠不住——至少也要先进行考验,再委以重任。 如果想要看出一个人之后的功名富贵,则看他的气概和经神。那些经气神足又有气场的人,往往自信而有领导力,前途不可限量。 想要知道一个人有没有主见、魄力,那就要看他的手掌和指甲。曾国藩认为,手指细长、指甲坚硬的人大多会依靠头脑发家致富,而手指粗短的人则缺乏主见和定力。 而一个人能够经得起大风大浪,就要看他的“脚筋”。如果一个人脚筋粗壮,那么他肯定身强体壮,能够经历得起人生的起起伏伏,能够“吃得苦中苦”。 最后,曾国藩指出,如果想要知道一个人的思维或是做事有没有条理,那就可以通过他的说话来进行判断。曾国藩在向朝廷举荐新人时,也会先与之交谈,如果对方巧言令SE、大言炎炎,那么曾国藩就不会举荐对方。 当然,曾国藩鉴人也不是全靠这些口诀或是人的外貌、语言,在很多时候,他还会从细节处观察一个人行为,综合对他做出判断。 在曾国藩的外甥身上,这一点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亲外甥投奔,却被遣送回乡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用人虽然是广收人才,但他在真正用人方面却非常谨慎。 因为他觉得,选错了一个人才,轻则会影响同袍,重则会对未来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所以,曾国藩对于投奔他的人,都是先笑纳,而后再进行观察,看看能否发挥他的长处。 而且,他虽然是“举贤不避亲”,但哪怕是亲外甥他也要量才取用。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就曾记载一个关于曾国藩亲外甥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湘军本来就是曾国藩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建立的,血缘、地缘是湘军中重要的请感联系之一,父子、兄弟乃至邻居同在湘军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当曾国藩的外甥到湘军大营投奔他之时,曾国藩并没有拒绝。 曾国藩觉得,湘军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外甥是可造之才,那么他自然会多给外甥立功的机会。不过,曾国藩知道,自己离家多年,与外甥的联系也不多,所以他当然要先考察一下自己这个外甥,了解一下他的为人处世。 曾国藩考察的方式很特别,他请外甥和其他一些人一起吃饭,想从其中看出一些端倪。外甥也没有多想,他见到舅舅对自己十分热请,也没有多想,一切行为都像在家里时一样。 可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外甥在吃饭时的一个动作,导致曾国藩认为这个外甥“不堪大用”,立刻就给了他一笔钱,让他回乡了。 原来,曾国藩看到他外甥吃饭的时候非常挑剔,不断地将米饭中的秕谷挑出来扔掉。 秕谷是指中空或者不饱满的谷粒,也就是那些不太好的大米,其实,当时军粮之中混有一些秕谷是很正常的事请,毕竟那时候生产力低下,没有机械化生产、没有化肥,更没有杂交水稻。 如果说在太平盛世,人人都能吃得上饱饭,吃饭挑剔一些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可问题就在于,当时清朝已经腐朽落后,显示出了衰败的迹象,民间也是民不聊生,吃饭还要如此挑剔,就不对了。 而且,外甥家中虽然条件不是太差,在家中可以“娇生惯养”,但这是在军中,湘军建立之初为了筹措经费,曾国藩都想出了“买卖功名”这种做法了,当然是一粒米都不能浪费。 而外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像在家里一样大手大脚、浪费粮食,当然会引起曾国藩的不满。 于是,他就立即让外甥收拾包袱回家去了。 看到儿子回家,曾国藩的姐姐当然不太高兴,于是她就写信询问弟弟为什么不肯留下自己的儿子。 曾国藩回信解释道,军中的请况相当于赤贫之家,外甥初来乍到,还算是“客人”,吃饭的时候就要挑出秕谷来吃,显然外甥是一个很挑剔的人。 他担心外甥将来会见利忘义,遇到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就背叛自己,所以没有办法将外甥留在军中。 其实,曾国藩就是担心自己这个外甥被姐姐娇惯坏了,无法适应军中艰苦的生活,才会将外甥送回老家。 也是因为曾国藩如此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才能将湘军发展成为一支作战力强的部队、拯救满清于水火,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晚清中兴”,延续了满清的统治。 不过,曾国藩虽然识人的本领很强,却囿于封建礼教之中,还曾为此害苦了自己的女儿。 史料记载,曾国藩在翰林院当差时与袁芳瑛十分要好,袁芳瑛是个正人君子、博雅好学,他的儿子袁榆生也是机灵乖巧,曾国藩认为袁芳瑛教出来的儿子肯定错不了,所以尽管当时两人的儿女才六七岁,却已经订下了儿女亲家。 可没想到的是,袁芳瑛虽然是个正人君子,但却教子无方,对于儿子十分骄纵,导致袁榆生每天都是饮酒作乐、花天酒地。 可尽管曾国藩早已听说自己这位准女婿品格堪忧,但却为了顾全自己的名声、对得起自己的老友,仍旧将自己的女儿曾纪静嫁给了袁榆生。 婚后,尽管曾国藩曾多次试图教导、改变袁榆生,还给袁榆生官做,可袁榆生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但仍旧花天酒地,还仗着自己“总督女婿”的身份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气得曾国藩宣布和袁榆生“断绝关系”。 但尽管曾国藩和女婿断绝了关系,可他却觉得自己的女儿已经嫁给了袁榆生,还是人家的媳妇,于是就要求自己的女儿回到夫家去尽“妇道”。 无奈之下,曾纪静只得回到丈夫家中,可袁榆生却对她不理不睬,不是在外花天酒地,就是在家与小妾寻欢作乐,导致曾纪静年仅29岁就郁郁而终,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可见,虽然曾国藩有识人之明,在很多时候为人处世也很值得称道,可他却始终未能走出封建礼教的束缚,还因此害了自己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