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之木”的变迁
更新时间:2022-07-30
《史记·孝文本纪》记汉文帝之言,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解注说:“诽谤之木”是“尧作之,桥梁交午柱头”,“所以书政治之愆失也。至秦去之,今乃复施也”。就是说,古人认为“诽谤之木”是上古尧帝当政时期,设立的状似“午”字的木制装置,其作用是提供百姓陈写政治意见。而秦统天下后,为了控制言论,于是就将其废止,汉文帝为了广开言路,再次将其恢复。 关于“诽谤之木”来历的说法,自然不足信,尧舜当政,理应还处于“结绳而治”时期,断不可能已有文字。先秦诸子也不见有“诽谤之木”的确用记载,大抵只是传说而已,而汉文帝却将这项传说中的政策落了实。由此也可知,逮至汉朝“诽谤”一词还是笼统的“非议”之意,也就是说有客观属实和恶意构陷之别。刘邦数秦朝之罪,说“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则“诽谤”即“非议”也。 汉文帝的“诽谤之木”成效究竟如何,史籍不细载,实难详知。不过,从后世都沿循此项制度的角度而言,应有其用。起码,开明纳谏的象征新重于其实用新。也因此越往后“诽谤之木”的制作工艺和用料越是得到了提升。最终,以大理石为质料,雕龙刻凤于其上成了定制。大概凡是对专制统治者的非议,都属于歪曲、造谣、诬蔑、恶意中伤之类,因而“诽谤之木”的“诽谤”也就只剩下了与这些词汇同义的负面之意,“诽谤之木”自然也就不再能承担“诽谤”之用了。称谓自然也需改换,新名曰:华表。至今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