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明朝10问,试试有多少人是明史真专家

1、明代宦官为什么没有办法威胁到皇权?

2、五军都督府对明朝的意义,因为哪个历史事件而衰落?

3、为什么明朝中期就有很严重的流民问题,而且一百多年都没有解决?

4、阻碍明朝经济繁荣的最重要因素?

明代江南繁华

5、明朝僵化的制度是如何顶住心学的冲击的?

6、为什么说崇祯不是一个好皇帝?

7、废除丞相制度是否真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8、为什么说晋商挖断了大明王朝的根基?

9、明朝卫所军队怎么就变成了职业佃户?

10、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被哪些人给抹杀掉了?

当年明月一本《明朝那些事儿》掀起了一股明朝热,无数的读者在读完这本书后成为了妥妥的明粉,也让这个在历史上名声并不怎么好的朝代,渐渐摆TUO了人们的刻板印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特别是将明朝的宫廷斗争完全公诸于世,而且可信度相当高,这本就是一项颇具历史意义的好事。但是任何人读史都会有偏颇,有时候客观也是一种偏颇。

就比如作者无限拔高朱棣,而后又抹黑和贬低张璁,本就带着厚重的个人请感喜好。再比如,作者不喜欢明武宗朱厚照,所以直接就定义为不靠谱,不喜欢朱见深,就将其贴上了软弱的标签。而喜欢徐阶,就将其尽量往好的方面写。所以,要想读史明智,还得有自己的思考。当然,思考也是一种偏颇,接下来,我们就来比较客观地回答上面的十个问题。

宦官牵制内阁

1、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明朝出现了无数多个大宦官,当然有好有坏,而且宦官专权时有发生,就会以为明朝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但是我们熟读历史,发现还真不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自然是东汉末期和唐朝中后期,宦官甚至可以随意弑君,擅自废立,可见宦官专权之甚。而在明代,宦官似乎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强如王振、刘瑾、魏忠贤,可谓只手遮天,但是弹指间便被皇帝给灭了,那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要从明朝宦官走上政治舞台的根本原因说起,其实自盛唐后,宦官的权力已经被各大朝代给压制了,而在明朝死灰复燃的原因,自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导致皇权和文官集团失去了沟通桥梁,直接处在了对立面。所以,明代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是文官集团,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官集团利益勾连,群体越来越庞大。而皇帝一个人斗不过庞大的文官系统,于是就拉了宦官集团作为帮手。

说到底,宦官是皇帝维持统治的一个工具,皇帝真正信任的,只有太监。皇帝和宦官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打独斗与文官抗衡,宦官需要皇权的维护,皇帝需要宦官作为打手去反制文官,所以宦官想要站在政治的中心,必须依托皇帝。所以太监不可能逾越皇权,皇帝也只能相信太监。他们不仅互相信任,更是利益相互绑定者。这也就是,最后陪大明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走完最后一段路的,不是别人,而是贴身最信任的太监王承恩的原因。

五军都督府

2、五军都督府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时期的大元帅府,后来又转变为大都督府,在李文忠去世之后,因为再无顶级名将坐镇,所以改为五军都督府。在明太祖的设定里,明朝军制采用卫所制度,五军都督府直接统辖大军,负责军队的训练和具体的作战安排,五军都督府既是功臣贵胄名将集中的地方。而兵部在最初的设定里,由文官组成,有点像是参谋部和军队人事部,负责军需后勤,人员升迁,还负责制定大的战略方针,但军队在五军都督府手里,这也就是明太祖以文制武,以武克文的政治方略。

明朝初年,五军都督府强盛,明朝军力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训练和战术都跟得上,装备也不错,这都是武将统兵的好处。所以明太祖到成祖到仁宣之际,明朝实力都很不错。但是明朝的经锐大军在土木堡之变被王振和明英宗挥霍一空,五军都督府的主力战将们,也跟着张辅一统命丧瓦剌之手。而之后,兵部组织的北京保卫战却大获成功。

自此之后,五军都督府彻底没落,文官全面接手军队管理,五军都督府基本只负责军队屯田。也正是在此之后,明军训练废弛,军需不足,军队实力直线下降。

明朝流民问题

3、其实贯穿明朝两百年历史,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流民问题,朱元璋靠着多年当农民的经验,基本强行解决了元朝末年的流民问题,但是到了朱棣时期,由于年年对外作战,国内矛盾显著,流民问题已经显露,而到了明朝中后期,动辄上百万的流民散居各省,给社会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因素,到了明末,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流民聚在了一起,然后就掀起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

明朝的流民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体制造成的,虽然朱元璋在制定大明律的时候就限制了人口流动,但是却不可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明朝初年的勋贵们在凤阳等地大肆屯田,就已经给百姓带来了很多苦难了,这还是在朱元璋时期,而后世的帝王都没有着力解决这方面问题,相反特权阶级还越来越多,宗室、贵族、士绅、宦官等都是不交税的,而国家需要的税收只能从百姓处征,

不交税的为了赚取更多利益,就会去买土地。交税的人越来越少,就会越交越多,最后也会不堪重负,主动出售土地,进而成为了佃户。再加上明朝后期迎来了小冰期,粮食收成不好,大量佃户失业,也就成为了流民,渐渐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问题。

4、明朝给人的印象就是强大时候很强,但是却谈不上繁荣,感觉没有宋代和唐代那样繁盛,总缺点东西。即使到嘉靖万历时期,江南已经资本主义萌芽,民间经济活动自由,但是也没有出现繁华盛世的景象。

其实这个问题只能从经济学方面解释,明朝在银本位制度下,国家货币储备不足,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不足,再加上那些官吏贵族还喜欢将银子埋起来,进而导致市场白银越来越少,明朝甚至只有进口白银以保证市场。但是随着明朝人口体量增加,白银数量远远不足以让市场活跃,这也就是贯穿整个明朝的银荒危机,也是导致明朝没有进化成资本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阻碍。

心学

5、明朝的制度其实是比较僵化的,在朱元璋的设定下,全国百姓都只能像零件一样活着,科举制度也比较僵化。相比制度的僵化,最严重的则是思想的僵化,明朝的核心统治思想还是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但是在明朝中期,掀起了一股心学热,倡导思想解放,特别是心学机进派,更是倡导不尊孔孟,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可以不忠不孝,男女平等,无政府主义等等,极大地冲击了明朝的统治思想。

而心学弟子张居正掌权之后,这位控制衣很强的名臣不愿意国家的根本被思想给冲垮,于是决定改造心学思想,然后铲除掉心学各派比较机进的几位掌门人,后来传承下来的心学就以知行合一为主,没有那么机进了,成了儒家思想的延续和补充。

崇祯

6、崇祯给人的印象就是勤政、节俭,兢兢业业,一心想要恢复明朝的强盛,做了很多事,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扭转乾坤,最后与大明共存亡,君王死社稷,看起来像是个还不错的皇帝。但是我们细心观看崇祯,除了个人草守确实不错之外,其实真的算不上是个好皇帝。

他对任何事都没有耐心,一件事还没有做多久,没见成效就立刻换人换思路。打仗,几天几个月还没有进度,立刻催促出战,结果导致名将丧命,士兵蒙难。其次,他不会用人,常年位居内阁首辅的温体仁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不是顶级人才,杨嗣昌嫉贤妒能,袁崇焕气度狭小非帅才。最后,崇祯气度狭小,不能容人,导致了每隔一两年就要换首辅,群臣离心离德。有孙承宗不用,孙传庭也备受不公待遇,卢象升死后连个好名声都没有,可见其确实不是个好皇帝。

明朝政治体制

7、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确实加强了中央集权,虽然在之后推出了那个制度,但是内阁中除了张居正这样特殊时代的个人能力,可以只手遮天之外,其余时期,更多的是承担的秘书和谋士的作用,内阁并不能像丞相一样,能做很多主。只是传道统治者思想,帮皇帝办事的一群机要人员,是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

晋商八大皇商

8、晋商的崛起之路,就是挖大明墙角的走私之路,正是晋商打破了明朝对后金的经济封锁,导致了大明始终无法解决北方的问题,最终被内部农民起义和外部入侵给活活拖累致死。

晋商中最著名的八大皇商,在清朝初年,基本就类似于大明朝的户部。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备受恩遇,主要是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击败明军之后,正式割据一方。但是当时东北落后,很多军需生铁还有轻工业资源需要进口,所以明朝就对后金进行了经济封锁。不允许对后金进行互市贸易,海上也进行了相应的封锁。

而晋商为了赚钱,竟然做起了走私,通过之前替明军戍边运送物资的便利,打开了蒙古市场,后期在张家口附近公然做起了和后金贸易的市场,将大量的军需物资输送给了后金,导致了明朝的封锁一直未起到相应的作用,更莫谈将后金困死在东北的战略设想。所以晋商最开始发家的这些资本家,趋利避害,没有底线,一言难尽。

军屯私有化

9、这个问题,其实在前文讲五军都督府时已经提到了。明朝实行卫所制度,按照朱元璋的设想,是养百万兵,不需要百姓出一粒粮食。在大明初期,这个制度很不错,在五军都督府的安排下,这些人闲时草练,平时就种田屯粮,既不愁粮食吃,还军备很不错。

但是土木堡之后,兵部的文官完全控制了卫所,自此之后,草练渐渐不再,再加上贪腐问题日益严重,军屯很快变成了很多官员的私产,为了产出更多价值,军队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佃户,被上层军官和文官剥削压榨,成了实实在在的农民,只是替上面种地的工具。

张居正改革

10、在张居正改革之后,一条鞭法化繁为简,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腐,同时也保证了百姓的利益,大明王朝空虚多年的国库开始日渐充盈,百姓生存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自张居正死后,其改革成果却并没有像商鞅变法一样延续,而是很快就被其他势力给推翻吞没,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张居正很强势,其改革严重侵害了贵族和宗室的既得利益,但是张居正很厉害,连藩王都不敢惹他,所以张居正可以压住一切反对的势力,但是张居正死后,继任者再也不能压住天下官吏,更不能压住宗室反对势力,直接导致了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被推翻,而万历皇帝带头批判张居正,更是将张居正的一切否定了,改革取得的效益很快被挥霍,没人压服的党争也重新走上了政治舞台,明朝就此衰落。

  • 上一篇:荀氏八龙,才干丝毫不弱于司马八达的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