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明军优势比后金大,为什么最后基本全军覆没?
更新时间:2022-07-31
编辑说起萨尔浒之战,那可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此战不仅奠定了后金也就是未来清朝的前身将近300年的基础,同时对明军而言也从对后金的攻势转向守势上看。双方人数对比明显明朝占优势,当时明朝集结了号称四十七万大军,可能实际上也就十六万左右大军,而当时后金因为刚刚建国,各方面都百废待兴。所以人数肯定不如明朝,可能也就那么几万人,为什么最后把明军打的全军覆没,我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明军急于求成,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1:开战前夕一度占领明军军事重镇,明朝没有任何反应 首先萨尔浒之战打响前夕,后金努尔哈赤先是攻占明的建州, 后面再那建国称汗实际上和皇帝无异。后面由于上天不是很眷顾金国,国内天灾不断更加坚定了努尔哈赤西进之念,先是攻占了明朝在东北的两座重镇抚顺和清河。 2:疯狂屠杀百姓,导致民怨沸腾 屠杀当地百姓,一部分人拉他们到金国都城做奴隶,另外把一部分人斩首,手段可谓是残忍至极,留下一个人把两只耳朵 割掉让他给明朝送信。当时明朝在位的皇帝是明神宗万历皇帝,那时他已经几十年没上朝,当听说后金努尔哈赤如此猖狂,顿时就急了,立马派遣当时辽东总兵杨镐统率十几万明军经锐和后金在萨尔浒决战。 第二:轻敌冒进,明军统帅指挥失误,导致明军基本全军覆没 1:天气因素也是至关重要,这个统帅没有考虑全面 当时正好是雪天路上冰雪崎岖难行,迫于皇帝给杨镐带来的压力,而且他本人也是文官打仗,丝毫没有经验。因为自宋朝开始重文轻武,统帅准备了 四路大军向后金都城赫拉图拉城杀来。而在东北参战的士兵大部分都来自南方,不怎么适应东北的天气,再加上路上崎岖难走就给了后金努尔哈赤充分的准备时间。 2:努尔哈赤决策高明,这一点让人不得不佩服 对明军的一举一动都掌握着,得知明军是四路大军杀来,努尔哈赤决定以逸待劳各个击破。毕竟明军长途跋涉周途劳顿,再加上这四路军马暗中互相掣肘不听主帅指挥,首先第二路杜松带领的大军首先和金国主力相遇, 一场机战下来这支明军全军覆没,杜松本人战死沙场。第一路军则被后金打的主帅落荒而逃,基本上这支军队也全军覆没。 3:主帅杨镐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导致大军全军覆没 主帅杨镐看到两支军队基本全军覆没告知两位两个统帅紧急撤兵。 第三路军还算听话即使撤出军队。第四路军是名将刘挺带的,由于孤军深入最后和金国主力相遇,即使他再怎么勇敢毕竟孤掌难鸣,最后尽数被金国军队消灭。 第三:决策,指挥失误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1:杨镐不顾一切跟后金军队强行决战,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当时主帅杨镐要和后金决战,不顾天气恶劣士兵水土不服的请况下强行进军,正好给了后金努尔哈赤可乘之机,他们只需要 守株待兔各个击破即可。一场战役的失败往往是要拿士兵的新命做代价,一个统帅的决策往往决定着一场战役的走向。 2:指挥官的愚蠢失误,导致了努尔哈赤的各个出击 本来天气就不好,士兵当中颇有怨言,当时后金本来总共也就那么几万人马,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和后金决战那胜负也未尝可知。即使 后金八旗铁骑多么骁勇善战,单兵作战能力再强再那么多明军面前也不见得一定能赢吧。可惜非得要磨磨蹭蹭的分兵四路进攻后金都城,那时人家努尔哈赤早就蓄势待发只需各个击破即可。 综上所述其实萨尔浒之战让明朝彻底万劫不复,成为了明亡清兴六十年的转折点,为后面大清帝国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