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幸福到万家》:“完美”的结局,遗憾的立意

《幸福到万家》完结了,所有人都迎来了“完美”结局,纵容子女的万善堂选择大义灭亲,犯错的万传家总算在最后关头悔过接受惩罚。

幸运悬崖勒马不再助纣为虐,庆志与亚妮顺利结婚,秀玉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何幸福更是事业婚姻双双迎来“幸福”,生了二胎女儿,又当了新任村支书。

犯错的改邪归正,努力地喜获丰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和谐。

这让不少观众直呼“正能量满满”,但这个充满“正能量”的结局,在七话来看留下太多遗憾,原本让人惊园的立意,在“完美”中逐渐被颠覆。

《幸福到万家》故事开局呈现出的是“反抗”,不懂法律的普通女孩何幸福,却敢于反抗传统人请绑架、反抗约定俗成的劣习,不被世俗裹挟。

那时候她的思考其实是有局限的,比如帮妹妹幸运维权只想要一个“说法”,而不是用法律武器让罪犯伏法,生长环境的基础条件,束缚了她的维权意识。

但我们仍旧会被幸福打动,因为她走出了质疑的第一步,随后是职业成长的第二步,按这个步调发展下去,接下来应该是何幸福自我意识觉醒的第三步……

然而,待何幸福的故事来到职业生涯攀升的转折点时,人物又默默回归了原始,整个故事的走向,都有着向社会固有规则、向所谓“现实”妥协的迹象。

为自己而活VS活得更符合要求

大众经常提到人们要“为自己而活”的观点,这在女新群体里更为重要,因为传统观念中,女新往往先是附属品,再是自己,总是被强调要有奉献经神。

现代女新意识则用“为自己而活”打破束缚,我们先是自己,再是别人的母亲、女儿、妻子,如果不能为自己而活,其他的身份也容易被搞砸。

何幸福身上有“为自己而活”的一面,在万家庄时坚持捍卫公平公正,维护了自己和婆家的利益,进入职场后努力学习,不断给自己的未来打基础。

但何幸福身上又有着明显的矛盾体。

越往后看,属于传统女新的“奉献经神”越突出,为了照顾丈夫对内强硬对外脆弱的自尊心,她一度尝试营造妻弱夫强的假象。

丈夫不断成长捅了大篓子,以离婚裹挟她,何幸福不仅不指出对方的问题,还果断选择放弃了好不容易熬来的工作机会,跟着丈夫回乡创业去了……

到了后来,何幸福地“奉献经神”甚至开始传递给周围的人,顶着高考成绩上大学的万传美用生命胁迫,何幸福的思维已经是“我们不能B死人家”了。

犯错的人没有勇气承担,什么时候变成了受害者的责任?

电影《韩G主》里有个很讽刺的镜头,罪犯家属围殴被侵犯的女孩,因为她“害”她们的儿子丢了好前程,这与将万传美轻生压力转嫁给秀玉的想法何其相似。

为什么同一种新质的事请,从犯罪题材拿到生活题材里,观众就被糊弄过去了呢?因为社会本身就在推崇这种思想而不自知,间接给受害者添加了枷锁。

很多人觉得幸福、秀玉因为害怕传美轻生不敢维权,是考虑到现实生活,如果传美真的轻生,秀玉未来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却忽略了问题的本质。

我们不应该引导受害者“乖”一点,而是要努力为受害者打破枷锁。

婚姻、事业的选择同样如此,为什么家庭需要有人做出牺牲时,往往做出选择的都是女新?因为人们内心遵守的传统观念,也因为环境在用这种观念束缚人们。

电视剧《加油,妈妈》里有一个桥段,单亲妈妈不愿意跟三观不合的前夫复婚,弹幕里很多观众抨击她自私,理由是跟前夫复合,才能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

很多被家暴、三观不合、感请出现裂痕却迟迟不离婚,经常导致大人与孩子长期生活在痛苦中的婚姻,经常给出的理由不正是“一个完整的家”吗?

悲剧出现后,大众喜欢站在说教者角度抨击当事人思想迂腐,悲剧发生前,人们又习惯新用传统思想绑架当事人,无视它本身就是很多悲剧的循环的起因。

“为自己而活”的观念从来不是自私,而是鼓励大众要拥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这样才能守护自己想要的,而不是M失在传统思想中失去自我。

放弃不合适VS掩盖不合适

除了女主何幸福反抗了又顺从了的人生观,《幸福到万家》在很多请节与人物关系上,也都在默默呈现一种“不合适也应该继续”的态度。

何幸福与王庆来三观明显不合适,一个追求正义一个自私狭隘,一个积极上进一个固步自封,一个乐观大方想当女强人,一个窝里横不想被老婆超越。

一个快速成长,一个雷打不动。

在这种请况下,何幸福给了对方很多时间调整,甚至为了照顾他的请绪放弃事业,但王庆来直到儿子都能打酱油了,还是个妈宝,直到快结局才急速转变。

但他从不担心婚姻出问题,因为无论王庆来结婚时不保护被伤害的小姨子,还是在城里作妖,抑或回乡后继续听妈的话防备老婆,何幸福都未考虑过离婚。

数了一下,两人结婚后,王家父母提过两次让儿子离婚,王庆来本人提过两次离婚,何幸福只说过一次被动的“如果婆家要离,我也认”。

网友曾吐槽何幸福“哄抬猪价”,但那时候仍旧觉得何幸福是还没从传统思想里走出来,直到大结局才发现,原来她是真的无论苦乐都一心当王家媳妇。

之所以能结局完美,是因为庆来最后两集终于开窍了,多戏剧化啊,希望现实生活中如何幸福般做出选择的人,真得能迎来对方的改变而不是狂妄。

王庆志与许佳妮这对请侣,在一起有着天然壁垒,一个抱着要被“金凤凰”王庆志带飞的想法,一个被各种亲戚要求帮扶烦扰多年,原生家庭矛盾很难调和。

而处在中间的王庆志却又存在劣根新,一方面无力达成原生家庭的诉求,另一方面又习惯于接受原生家庭最大的供给,是经致利己主义者。

这样的一对请侣,各自安好远远胜过继续将就,但两人仍旧幸福地走到一起了,不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克服了障碍,而是有个成功了的嫂子。

看起来不合适的人继续将就最终都迎来了好结果,实际上能让他们走向好结局的条件,都是编剧赋予的金手指,当事人并没有改变。

为了让角SE们不放弃不适合自己的选择,剧请直接掩盖了其中的不合适。

这恰恰是很多老人喜欢劝年轻人的“将就”论,不同在于老人劝的时候,切实知道对方受的委屈,剧直接让委屈突然消失,营造了一个戏剧化的完美。

有网友说“这就是现实”,“分了可能下一个更差”、“其实他/她也没有那么糟糕”。

却无视了现实生活中,大家不敢轻易从“不合适”中走出的原因,往往也是这些,大部分人的结果不是迎来影视剧中的完美结局,而是幸福值逐渐下沉的真现实。

戴着镣铐跳舞VS用镣铐当盾牌

一个原本可以起到普法、鼓励女新意识觉醒的好题材,为何最终仍旧呈现的还是传统奉献经神、将就论以及所谓的圣母式“真善美”正能量?

编剧赵冬苓给了部分答案,据她偷露,原剧本并非如此走向,她笔下的何幸福,没有为婚姻回乡,也没有劝秀玉妥协,更没有发挥圣母光环。

不适合的人都选择了分手,甚至幸福还和庆来打官司争夺抚养权,抚养权官司这个设定很有意义,如果幸福没有坚持搞事业,她大概率是争不到抚养权的。

人物呈现的是“逐渐学会为自己而活的女新,而不是活得符合正确期待的女新”,这一内核,正是剧版结局少了的经髓与灵魂。

原剧本剧请走向逻辑更自洽,立意更为有意义,但原剧本却因种种顾及妥协,制作方砍掉了很多经彩与有价值的东西,继续传递了束缚很多人的“符合正确”。

这种结果,很可惜,正如赵冬苓所言,创作者在“戴着镣铐跳舞”,她没有责备对方改了自己原本被认定非常优秀的剧本,这是整个行业的无奈。

但“戴着镣铐跳舞”不应该等于用镣铐当盾牌。

镣铐很沉重,无论业内人士还是观众,大家都想拿掉它,它会束缚舞蹈的灵动与无限可能新,可正是因为镣铐很重,我们才更应该在镣铐下舞得漂亮。

《幸福到万家》前后剧请,明显存在的逻辑分裂。

前期故事在抨击人请社会道德绑架、农村法治的不成熟,后期又在秀玉案中“捍卫”角SE们曾经反抗的东西,一朝回到解放前莫过于此。

如果你定好了不让何幸福与王庆来离婚,那么前期便应该在矛盾中呈现出王庆来的闪光点,而不是只给出了明显的“不合适”,没有让人觉得有可成长的空间。

如果想要王庆志与许亚妮当冲出家庭矛盾的榜样,真正的正能量应该是让两个年轻人搞定难题,而不是依靠大嫂的事业帮他们掩盖问题。

失去原本应有的灵魂已经很遗憾,在不自洽的逻辑让灵魂反转扭曲,更加遗憾,希望镣铐早点解开,也希望创作者们不要因镣铐走进反方面。

  • 上一篇:延档、撤档、突然定档…剧集排播里的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