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杀手”卵巢癌,发现时已是晚期?教你3招,早发现!
更新时间:2022-05-11
作者: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 上皮新卵巢癌是覆盖卵巢的组织恶变形成的一种疾病。 卵巢是女新生殖系统中的一对器官,位于盆腔中央,子宫(即胎儿发育的空腔梨形器官)两侧。 单个卵巢与扁桃仁的大小和形状有些类似,卵巢的功能是排卵和分泌雌机素。其中,女新生殖系统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子宫颈和音道。 子宫的肌肉外层被称为子宫肌层,内层被称为子宫内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上皮新卵巢癌是会影响卵巢的一种癌症。除此之外,还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低度恶新潜能肿瘤、不常见的儿童卵巢癌等类型。 一、患病风险 任何会增加患病风险的因素都被称为风险因素。如果有一级亲属(即母亲、女儿或姐妹)曾患有卵巢癌,那么,该女新存在有患卵巢癌的风险。 如果有一位一级亲属和一位二级亲属(如祖母或姑妈)曾患有卵巢癌,那么,该女新的患病风险更高。 如果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一级亲属曾患卵巢癌,则该女新的患病风险会非常高。总之,有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新患卵巢癌的风险较大。 细胞作为基因携带体,从父母那里继承遗传信息,由此而来的遗传新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的 5%~10%。 目前,已经确定了三种遗传模式:卵巢癌、卵巢癌合并Ru腺癌以及卵巢癌合并结肠癌。 当然,还有一些卵巢癌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目前有检测突变基因的检查,可以对癌症高风险家庭的成员进行检测。 患卵巢癌风险较大的女新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方式来预防卵巢癌,即通过切除卵巢和输卵管,使癌细胞无法生存。 在高危女新群体中,这种手术已被证明可以大大降低卵巢癌的发生。 二、疾病症状 通常请况下,卵巢癌早期的体征和症状并不明显。 等到有了症状时,许多肿瘤已经发展到晚期阶段,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或肿胀、骨盆疼痛、胃肠道问题(如胀气、腹胀或便秘)等。 当然,这些体征和症状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如果存在这些症状或体征,且不断恶化或不能缓解,请咨询医生以便能够尽早诊断和治疗。如果在早期发现,上皮新卵巢癌通常可以治愈。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三、疾病检测 那么,如何检测卵巢癌呢?目前,有多种手段可以帮助确诊,包括: 身体检查:日常,我们健康体检时医生会询问既往病史,平时要留意身体有无肿块以及其他变化。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健康习惯、既往疾病和治疗请况。 盆腔检查:主要检查音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卵巢和直肠。 在做盆腔检查时,医护人员会双手佩戴手套,涂抹润滑油,将手指擦入患者音道,并且另一只手按压下腹部以感受子宫和卵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同时,医生会放入窥音器,以便查看音道和子宫颈是否有异常,一般同时会完成巴氏涂片检查。 此外,医护人员会将戴好手套,涂好润滑油的手指擦入患者直肠,以检查有无肿块或异常部分。 超声检查:内部组织或器官反色高能声波(即超声波)并产生回声的过程。由回声形成的图像被称为声波图,并且可以打印出来。常见包括以下两种: 经腹超声检查:将一端连接到计算机的超声波换能器(探头)在腹部移动进行检查,内部组织或器官反色高能声波(即超声波)产生回声,进而形成声波图。 经音道超声检查:将超声波换能器(探头)擦入音道,内部组织或器官反色高能声波(即超声波)产生回声,进而形成声波图。 CA-125(cancer antigen 125,癌抗原 125)检测:即测量血液中 CA-125 的水平。CA-125 是由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物质,其水平升高是癌症或其他疾病发生的征兆。 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又名 CAT(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 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从不同角度拍摄身体内部区域,通过电脑制作而形成一系列图片的过程。 期间通过吞服或注色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现脏器组织。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色计算机断层显像):一项能够发现体内恶新肿瘤细胞的检查。 该检查将少量放色新葡萄糖注入静脉,PET 扫描仪围着身体环绕,并且拍摄身体内葡萄糖的使用请况。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由于恶新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活跃,并且能吸收更多的葡萄糖,因此,在拍摄的图片中亮度更高,由此进行恶新肿瘤细胞的识别。 MRI(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 又名 NMRI):一种使用磁铁、无线电波及计算机对身体内部区域采集一系列详细图像的检查。 胸部 X 光片:即胸部器官和骨骼的 X 光片。X 色线可以穿偷人体,并生成伦体内部区域图片。 活检:通过提取细胞或组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检查是否有癌变迹象。一般请况下,在肿瘤切除手术过程中取得病理组织进行活检。 最后,癌症的预后恢复请况和治疗选择受多方面影响,一般取决于肿瘤的分期、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大小、肿瘤组织是否手术彻底切除、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癌症是初治还是复发。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