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科学补碘,远离误区
更新时间:2022-05-15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粤疾控 许咏怡 图/视觉中国 5月15日是我国第29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智慧人生健康路,科学补碘第一步”。广东疾控发文提醒,通过食盐补碘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不同年龄段缺碘,各有危害 省疾控专家介绍,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机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机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请况严重还可能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其中,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身体快速增长,需要充足的碘营养。儿童和青少年期间缺碘,可导致经神功能受损、体格发育迟缓、甲状腺肿大等。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经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食盐可补碘,但要注意三大问题 省疾控专家表示,目前通过食盐补碘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但在购买、保存和使用加碘食盐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请购买小包装和印有指定标识的加碘食盐,一次购买的加碘食盐不宜过多,存放时间不宜太长; 第二,存放在音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最好避光保存; 第三,为减少碘损失,应在菜品出锅时才放盐。 此外,食用加碘盐不一定意味着能获得足够的碘。有关实验表明,加碘盐加热20分钟碘含量减半,而加热1小时以上几乎成为无碘盐。 除了通过食盐补碘,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选择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淡菜、蚶干、蛤干、干贝、海参、海蜇、发菜等。大部分的海洋生物都含有相对多的碘,重点人群摄入这些食物,有利于预防碘缺乏。 警惕盐的过量摄入 一方面是通过食盐补碘,但另一方面,盐的过量摄入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曾婷指出,我们既不能完全不吃盐,也不能吃太多盐,应遵循“少盐”原则。 但不少人对“少盐”仍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少盐”就是烹饪的时候少放盐等。曾婷强调,其实“少盐”的本质指的是“少钠”,所以绝不仅仅是烹饪的时候少放盐就好,还应警惕生活中其他钠含量高的食物。 很多常见零食如话梅、薯片、饼干、辣条、猪肉/牛肉干等都含有较多的钠;酱油、生抽、甜面酱、蚝油、辣椒酱、豆豉等调味品;面包、挂面等也含钠不少;咸菜、泡菜、酱牛肉、火腿肠、烤鸭等腌制、卤制、熏制的食品,都是“高盐大户”,要尽量减少食用。 另外,不少人觉得饭菜没味道一定是盐放少了,曾婷指出,还有可能是盐放得过早而被吸收了。建议在饭菜快出锅的时候再放盐,盐会附着在食材的表面,吸附进食材内部的盐不多而咸味足,达到少放盐而不减咸味,同时也能减少碘损失的效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校对 | 潘丽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