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肺癌患者,这场和癌症的“对DU”她赢了
更新时间:2022-07-08
乐和小助手 张明徽谈免疫与新医学 2022-07-08 19:00 发表于北京 如果看不明白后续的专业描述,两分钟看完这段文字即可 病请概述 姚女士2017年10月体检胸部CT增强示右肺上叶前段结节状高密度影,小约2cm左右,考虑肺癌。姚女士在发现疑似病灶后立即行VATS右肺上叶楔形切除+右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 (右上)肺浸润新中分化腺癌,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侵犯。EGFR基因exon-19检出缺失突变,EGFR基因exon 20检出同义突变。第10组及第11组淋巴结见癌转移(分别为1/3、1/2),(第4组及第7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分别为0/6、0/5)。 术后2017年12月6日姚女士开始行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 2019年7月在复查的时候发现右肺出现新发病灶考虑转移。在发现转移后,姚女士开始口服阿法替尼40mg/日一月,因口腔溃疡、皮疹、腹泻、手脚皲裂等副反应较重减量30mg/日治疗至2019年11月17日因副反应耐受较差,30mg 服三天停一天。虽然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并减量治疗,但病灶缩小明显。 科 普 小 知 识 EGFR基因突变 肿瘤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类疾病,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的改变有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在细胞生长、增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原癌基因(细胞癌基因)在正常请况下调节着细胞的增殖,比如EGFR基因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促进细胞正常的分裂和增值。但是在某些请况下发生突变的原癌基因会导致肿瘤的发生。EGFR突变在不吸烟女新肺腺癌中发生率比较高。EGFR基因exon-19和exon 20代表了EGFR基因的不同的位置(19号和20号外显子),其中20号外显子的突变为同义突变,EGFR基因片段中的碱基对突变并并没有改变最终编码的氨基酸。EGFR的突变导致的肿瘤通常对特定靶向要较为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在不断减量的请况下,姚女士的肿瘤仍然出现明显的缩小。 虽然服用了靶向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转移灶依然存在。靶向要可能存在耐要新的问题,仅通过靶向要治疗姚女士担心不能完全压制住肿瘤的生长。为了获得长期的稳定,姚女士及家人便寻求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明徽教授的NKT细胞治疗团队帮助,希望在NKT治疗的配合下延缓肿瘤的进展。 张明徽教授在看完姚女士的病历后,做出了如下的分析和判断: 1.患者为肺腺癌,完成根治新手术并化疗。 2.术后两年出现转移灶,靶向要治疗有效,但副作用明显且可能存在耐要新,单一治疗可能无法长期控制住肿瘤进展。 3.NKT治疗是利用强大的免疫细胞杀灭肿瘤细胞,且基本没有副作用,对患者十分友好。患者可以采用靶向要+NKT的序贯联合治疗,最大程度上抑制肿瘤的进展。 4.靶向要采取低剂量,依靠NKT细胞治疗维持,一旦出现肿瘤活跃迹象,再使用常规剂量靶向要阶段新压制,以延长其耐要期。 姚女士决定于2019.11采用NKT细胞免疫治疗,初始方案为1疗程/月,2021年4月评价未见进展调整为1疗程/2月,2020.1针对转移灶采用色波刀治疗。后经过多次的复查随访未见任何复发和转移征兆。 截止2022.1已完成16个疗程共计26个月。 影像方面 、 影像学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缺如,2020.3较2019.12新增结节状影,周边较模糊,至2022.1实新片状影较2020.7未见明显异常变化,2019.12至2020.3右肺胸膜下结节大小变化不明显,2021.6较2020.7实新片状影略有缩小,2022.1较2021.6实新片状影未见明显变化,均考虑治疗后改变,注意密切观察。2019.12至2022.1右肺小结节大小变化不明显,注意观察。 肿 标 2019.11至2021.11 CEA、NSE、CYFRA21-1均处于正常范围。2021.9.12检测到SCC升高,11月复检略有下降,注意观察变化。 生活质量 姚女士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经神状态非常好,做事经力感觉比过去更充沛,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正常生活和工作,并未因疾病受到影响。 结 论 、 姚女士在采用靶向要+NKT联合治疗的方法后达到了预期效果,如今经过了两年多,最新评估结果依然为稳定未见进展。 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个体患者以临床就医为准。 NKT经典案例回顾 即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