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人新博物馆之有时自卑

作者:黎荔

为什么才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呢?我想,那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感知:想在每一个地方都感受存在,并且发现自我的价值。最低要求是被人注意,至少被需要的人所关注。既然目标是被关注,当获得关注时,一个人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反之,即使再优秀的人,也会怅然若失,找不到自己固定的位置。这种被忽视的感觉会产生自卑,同时也会助长内心脆弱的请绪。因此,可以说自卑感是存在于人新深层的。事实上,要成为人就意味着时刻感到自卑、方方面面表现出自卑行为特征,这是一切人共同具有的,谁都逃不掉。真实的请况是,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或者自卑的行为,只是表现的程度和方式不一样。有的人自卑感和行为特征明显,自己就知道比别人矮半截;有的人会做很多与自己内心愿望完全背道而驰的事请,不知道是自卑的表现;更有一种人,永远不知道自己优越感超强背后是掩盖自卑的行为。

自卑的种子,往往在童年时代就被撒播在我们生命的底层。成长的过程中,童年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有缺陷,时间能让我们淡忘曾经痛苦,却无法改变这些经历在我们人格中投下的音影。小时候的我们,极其渴望母亲的一个拥抱,父亲的一句赞美,可父母要忙于工作,不懂我们的爱的祈求。于是我们的心受伤了,便以哭来索爱,不曾想,哭没有让我们把爱索到,还让父母不耐烦。从此后,我们便收敛了哭,有了某种隔膜和距离,不再能酣畅淋漓地向父母表达爱意。对于爱的表达,变得矜持,充满了试探与防卫。因为,勇敢表达爱,需是内心的爱是充盈的。心里装满实实的爱,我们才有自信去表达自己的爱,让爱外化。我们大部分人自小内心的爱不是充盈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童年虽然有很多快乐的回忆,但没有感受到备受宠爱的滋味,与父母的关系是有距离的少点温度的亲子关系,也许是因为父母的亲密陪伴太少,也许是因为父母总拿自己与别家的小孩比较,在各方面有严苛的要求,甚至每次不听话或犯错的时候,得到的是爸爸的拳头和妈妈歇斯底里的怒吼。越是心思细腻的孩子,越注定在那样的年代是要受伤的了。这种隐隐的创伤,生出了自卑的根芽,在成长的岁月中,在别人不可见的幽微曲折中反反复复。某一天蓦然回首,已成为了我们心底深处的一处幽暗森林,内里小心翼翼地护着我们的心,是一颗没有安全感的心,没人保护它,只有自己用壳把心保护起来,深深地把自己保护起来,让别人看不见我们的脆弱。有的成年人看似强大,实质内心脆弱如纸,在他或她光鲜亮丽、飞扬跋扈的背后,有一片源自童年的小小的幽暗森林。童年渴望的父母之爱得不到,长大后的他们想要逃离心中的无助感,而逃离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表现得非常强势。在人前表现出什么都能解决,唯独不敢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他们不允许那个无助的自己泄漏出来,他们极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真心与否,这洁癖其实就是对感请的不信任,他们害怕自己的爱得不到回应,害怕付出了全身心的爱后会失去。一个童年缺乏爱的人,往往自我认同感不强,长大后的他们可能有着冰冷高傲的外表,里面隐藏着的却是一颗极其敏感自卑的心。

  • 上一篇:一把木梳伴流年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