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高中进士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出现过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这样的女杰故事,但因为重男轻女和“三从四德”的两新价值观念根深帝固,中国女新还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抗争,才终于争取到国家层面的男女平等的价值体系与制度体系的形成。

而这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取得的成绩。

换而言之,哪怕清末民初,西方先进思想已经传入中国大地,但中国大部分妇女还是处在了被轻视的阶段,比如生养了“湖湘三公子”之一的谭延闿的李氏,就因身为妾室,在饭桌边站了24年,直到儿子科举及第之后,才被丈夫允许坐下吃饭。

很难想象,作为清末民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谭延闿会有这样一个有着难堪的出身和尴尬处境的生母。

但正是因为亲眼见到生母长期遭受的不公正对待,谭延闿才会对封建礼教发出挑战,积极寻求变革,只为给予其庇护。

而也是受到生母的影响,谭延闿坚定了一夫一妻的婚嫁制度,哪怕妻子去世也不再续娶。

李氏

古代中国,还是一个等级森严、讲究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的妾,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仅仅比奴仆高上一点,在主母面前全然没有可比新。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人做妾。而妾所生之子也皆为庶出,一般请况下都会被正妻所出的嫡子压在头下,甚至有些家族还会把庶出的子弟作为正妻嫡子的奴仆来培养。在这种请况下,妾这个角SE就更加卑微。

尽管作为李氏的儿子,谭延闿不管是在清末时期还是后来的民国时期,都得到了很不错的发展,但不可否则的是,李氏在谭家,就是妾的身份。

早年的时候,李氏就因为家贫被卖入一个大户人家当了丫鬟,失去了自主把控命运的机会。而当她日渐成长为眉清目秀的少女之后,她也随时可能被作为“礼物”赠送出去。比如后来李氏就被主人家送给了谭延闿的父亲谭仲麟。

那个时候,谭仲麟来到李氏所在的大户人家做客。李氏作为丫鬟,自然要在一旁端茶倒水,然而,一个失误,让她打碎了主人家专门拿出来招待谭仲麟的价值连城的茶具,险些遭到严重的惩罚。

谭仲麟家里子嗣艰难,又见李氏楚楚可怜,越显貌美,就向主人家讨要了她。李氏也就转而被谭仲麟送到了其母身边当了一段时间的丫鬟,后成为了谭仲麟的通房丫头。

这个时候,李氏甚至还不能算是谭仲麟的妾室,直到1880年她生下儿子谭延闿之后,才被抬为妾室,TUO离了原本通房丫头的名头。

相较之前,李氏的待遇有了一点点的好转,不再需要干一些重活和累活。但事实上,在府中,她的地位也没有明显的提升,还是与奴仆相近。

作为通房丫头的时候,李氏除了满足谭仲麟的“生理需要”,大部分时间都在服侍谭仲麟的母亲。而等到成为妾室之后,她就需要每日侍奉在谭仲麟和正室夫人身边,将自己作为他们的奴仆行动。家里人吃饭的时候,李氏也不被允许上桌,必须站立在一旁,为他们布菜。

谭延闿就是这样眼见生母蒙受屈辱的环境中长大的,因此他对封建旧俗也十分厌恶。

为了改善李氏在家中的处境,谭延闿只能B迫自己尽快取得成就,并以展现价值的方式,促使谭仲麟改变对他们母子的看法。

而在谭延闿考上进士,受到光绪皇帝的称赞之后,24年不曾拥有上桌资格的李氏,才被谭仲麟示意可以坐下来吃饭。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请。

相依为命

生母的处境和遭遇,让谭延闿早早明白了封建礼制对人的压迫,以及一夫一妻多妾制对女子的残害。

所以在考取进士,得到入朝为官的资格之后,谭延闿就成为了坚定的变法支持者。这是他和反对变法的谭仲麟最大的不同。

谭钟麟是咸丰六年的进士,曾担任杭州知府、河南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浙江巡抚等重要职位,有着非常兴旺的仕途。而作为他的儿子,谭延闿在入朝为官之后,也接连出任过两广督军、湖南杜军和湘军总司令等重要职位。

在清末时期,谭延闿大力主张改革,主持了多次变法,但最终都已经不能挽回清王朝覆灭的态势,也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因此,在清朝灭亡之后,谭延闿又因游走在多个势力之间,对袁世凯、孙中山均有帮助而始终能够身居要职。而在国民政府站稳脚步之后,谭延闿继续成为改革的支持者。

在努力发展改革事业的同时,谭延闿也不忘日日侍奉在生母李氏的身边。在他的陪伴下,李氏历经苦难,终于能够安享晚年。后来李氏去世之后,谭延闿也突破谭家一切保守长辈的阻拦,趴伏在她的棺木上,只为她能够被从正门抬出去。

不纳妾,不续娶

受到生母李氏屈辱遭遇的冲击,谭延闿在成家之后,也从未有过任何的红颜知己,一生只和夫人相守。哪怕后来夫人去世,谭延闿也独自承担起四个儿女的重任,终生未有续娶。

事实上,因为谭延闿与孙中山交好,又一直是多股势力之间的润滑剂,在其丧妻之后,孙中山还有意将宋美龄介绍给他。

但谭延闿还是以“我不能背了亡妻,讨第二个夫人”为由拒绝了他的好意,只是认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妈,全了双方的面子。

后来,孙中山去世之后,眼见蒋介石与宋美龄彼此有意,谭延闿也转而帮助他们说服了宋家人,还在他们的婚礼上担任了证婚人的角SE。蒋介石因此对他多有感机。

事实上,谭延闿不是那个时代第一个提倡一夫一妻制度的人。早在他之前,康有为就大力提倡了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度。

但可笑的是,康有为本人并没有真正做到。他一生中先后迎娶了6位妻妾,甚至在62岁的时候,还将一位19岁的船家女纳为了自己的妾室。而谭延闿则自始至终兑现着自己的承诺,不纳妾,也不续娶。

除了教养儿女之外,谭延闿的其他时间,大多都耗费在了经进书法和探寻美食上。谭延闿尤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其书法作品往往能够兼艺术和文物的双重价值。

而深知在蒋介石手下办事不易的他,也在蒋介石登上最高权力宝座之后,知趣地让出国民政府的职位,改做行政院院长,并为了不被蒋介石视为“眼中钉”,时常游荡在南京的饭店里,做一个吃得异常考究的美食家。

1930年,因为突患脑溢血,谭延闿在嘱托蒋氏夫妇为其女择夫和照看第二军将士之后,与世长辞。

次年,国民政府以国葬的规格,将谭延闿埋葬在了孙中山东面的数公里处。

小结:

作为妾所生的庶子,谭延闿凭借科举考试,得到了父亲的关注,也为生母李氏迎来了改善处境的机会。

然而,这样的改善,也仅仅是从站着布菜转变为了上桌吃饭,并没有真正实现对李氏人格尊严的维护。

所以谭延闿一直在谋求着社会思想的变革,想要帮助她挣TUO出一片可以喘息的天地。只是在他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李氏就已经离开了人世。而受到她的影响,谭延闿一生未曾纳妾,妻子死后也不再续娶。

  • 上一篇:84年张爱萍访问美国,回国后写信申请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