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兵力发展到七八千人后,真实历史上的八路军会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4-12
在战争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部队,这个团在抗战后期发展到了7000多人,按照李云龙的说法编有整整8个营。此外,独立团还有炮兵及骑兵连等直属部队。 乍一看的话,独立团的实力发展似乎没多大问题。因为在1937年时,八路军的总兵力才4万余人,但是到抗战胜利时,总兵力已有百万之众。 那么李云龙的独立团从初期的兵力发展到七八千人之众,似乎也是很合理的事请。 不过要是仔细了解八路军的编制体制就会发现,我们的战略单位虽然看起来就那几个“师”,但下面的旅团建制单位却是非常多的。再结合军区——军分区体制的话,实际上每个团的实力并没有特别夸张。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编制体系,在1940年时八路军的总兵力虽然发展到了40万人,但步兵团的数量却达到了160到170个之间,平均每个步兵团的兵力基本都是2000多人,大都也是按照3营9连或12连再加上团直属连队的架构来编成的。 1941年之后,八路军作战进入到了极度艰难的阶段。此后在“经兵简政”和主力军地方化的战略下,八路军团的编制普遍缩小,有甲种、乙种、丙种团之分,其中小团只有数百人,大团兵力也远不及之前那么充实。实际上,1000多人的团在抗战后期就算比较大的了。 到1944年八路军兵力数开始恢复,但大多也是在充实现有战斗团的兵力及新建团,所以每个团的兵力也没有太夸张。 而要说八路军一个团发展到七八千人的案例有没有?那还真有,不过这种请况一般只出现在全面抗战初期,我们下面就谈两个例子帮助大家了解下。 第一个实例是八路军115师独立团。 我们知道,在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基本都是大的红军建制缩编为八路军部队的。由于当时国府给我们划拨的番号有限,因此115师额外编制了一个独立团,120师和129师则各有一个教导团。 相对于带有干部储备和训练骨干新质的教导团而言,115师的这个独立团是正儿八经的战斗部队,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红1师。 原红1师所属的1团、13团、3团分别编成独立团的1营、2营和3营,全团实力原有1500余人,后补充200名陕甘籍新战士,总计有1700余人。独立团团长是大名鼎鼎的杨成武,当时才23岁。 独立团编成后随师主力部队开赴抗日战场,在平型关大战时,该团担负阻击作战任务,此后又相继活动在河北山西交界处的涞源、蔚县、灵丘、广灵一带打击日寇。 在随后晋察冀军区成立后,独立团成为军区所属最大建制的老部队,成为了115师名副其实的“独立”部队。 当时晋察冀军区初建时老的成分只有约3000人,而独立团就占到了1700余人,因此可以说是晋察冀军区的绝对主力。 不过独立团在作战期间,有大量青壮年踊跃参军,使得该团出战仅一两个月后,兵力便从之前的1700余人发展到了7000余人。 单从实力数发展上来看,是不是跟《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的兵力变化相差无多呢?那么115师独立团,会不会一个团分出八个营来指挥呢?非也。 1937年11月1日,在相关电文中即提到“涞源、广灵一带以杨(成武)团扩充成一师”。 待晋察冀军区成立后,再次强调杨部应即以现有之两个营改编为两团,浑源之营亦即扩改为团和改编为第八路军独立第一师,杨任师长,邓(华)为政委。 所以,八路军的方案是在独立团的实力上升之后,将其扩编为师,所辖部队编为三个团,骨干当然是原先独立团的老连队了。 由于当时的独立团每个营是4个步兵连,因此12个红军连就打散在了这新扩编的三个团中。其中第1团有6个红军连、第2团有2个红军连、第3团有4个红军连。 而独立团直属的特务连则扩编为了特务营,另外还编有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工兵连等直属部队。 所以23岁的杨成武当了独立团团长没几天就成了,八路军独立第1师的师长了,实际上是又重新恢复了红1师的编制。 不过独立第1师的编制引发了国府方面的不满,因此后来晋察冀各军分区和部队随后不再以正规部队的名目出现,统编为支队和大队。 独立第1师改为第1支队,所辖三个团分别改为第1大队、第2 大队和第3大队。不过在之后的八路军整军中,大队又改回了团的叫法,基本上每个团的实力数仍是2000到3000人左右,不会有太夸张的请况。 到抗战后期,大团普遍缩编,更不可能出现七八千人的团了。 第二个实例是八路军第115师685团。 685团是我军的又一支老部队,前身是著名的红2师,也是参加平型关大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平型关之战后,曾国华率该团2营及1营4连独立行动,史称曾国华支队(注:该部实力发展后也曾分建新团)。而685团在新建2营后,恢复了实力,并作为八路军的一支主力部队转战在山西各地。 1938年10月,685团奉命由晋东南向苏鲁豫边区挺进,在开辟根据地的同时,相机打通与新四军的联系,以共同开辟苏皖边区,发展华中。 685团南下后改称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原下辖的第1营、第2营、第3营分别改称第1大队、第2大队、第3大队,全支队总兵力2700余人,其实此时的实力数还是一个标准团。 到1939年时,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奉命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4大队,孙象涵部队700余人编为第5大队,另外编有第7大队和独立大队,同时还组建了三个五六百人规模的游击大队。 要说此时的苏鲁豫支队,实际实力已经上升到了旅级,也有七八千人之众的规模,一下子编有这么多大队,倒也勉强能与8个营对应下。 不过这种大队之间实力不均等,且编制混乱的体系对于作战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到1939年6月时,苏鲁豫支队即进行了整编,支队扩编为旅的形式,大队则扩编为团。下辖的三个整编后的大队都已是满编团的实力,全支队总兵力达到了8869人。 所以从1939年中到1940年中时的这段时间,只要提到苏鲁豫支队,那基本就是一个旅级的实力,而且是骨干极多的主力部队。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苏鲁豫支队的主力外,该支队该分出了不少部队,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地方武装,充分展现出了老红军部队强悍的战斗和工作能力。 1940年八路军第五纵队成立后,苏鲁豫支队改为第一支队,其所辖的三个大队分别改为第1团、第2团和第3团。 此后不久八路军进行整军,苏鲁豫支队又改为了八路军115师教导第1旅。新四军重建之后,该旅又改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成为了当时新四军军部的机动作战兵团。 由以上两个实例说明,八路军的编制并非是混乱、无原则的,在兵力数量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分割组建新部队。 以团级部队为例,在兵力充实时一般实力数为2000多人到3000多人,兵力不充实时即为1000余人。一般编制均按照三营9连或12连外加团直属队编成。 在抗战进入艰难时期之后,只有甲种团保持三营九连编制,乙种团缩为二营编制,丙种团则直辖数个步兵连,是不大可能出现一个团保持七八千人状态的。实际上这时候,七八千人的实力数往往是一个军分区的力量了,而非一个独立团的实力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