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要大量移民到四川?
更新时间:2022-04-11
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一个富庶的地方,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然而,这样的盛况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天堂变成了炼狱,土地荒废,人口锐减,可以说从富得流油变成了入不敷出,饿殍遍野。 所以,在这种特定的局面之下,统治者只能把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大量迁往四川地区,把地广人稀这个局面打破,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如今的四川已经恢复了繁华都市的面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万人 。2020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48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产值方面,四川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而这都是湖广填四川之后,经过漫长的恢复期才达到的现状,在经历了几次大屠杀浩劫之后,四川的原住民已经很少很少, 人口和经济都难以恢复。 要问湖广填四川发生在什么时期,从历史记载来看,主要有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第一次是在元末明初,第二次是明末清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四川究竟遭受了什么样的炼狱。 宋朝时,四川是一个产出大省,当时南宋三分之一的赋税来自于四川,这就足以说明四川之富庶了。但很遗憾,南宋没有抗住蒙古铁骑的砍杀。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帝国之间的战争开始。 这场战争持续了45年之久,到1279年结束时,仅成都就被攻陷了三次,也就被大屠杀了三次。给成都城内留下了“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从婴儿到成年,要18年,就算古人14岁就可以从军,很多四川人刚成年就被结束了生命。 久而久之以后,人口增长十分困难,因为根本没有青壮年了。400万户,近2000万人口,最后只剩下了60万到80万人,天府之国不复存在,不要说赋税大省,就连基本的人口增长都没办法做到。 一直到元末明初,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浩浩荡荡领着10多万军民进入四川开始,接着是朱元璋开始大力支持湖广填四川。经过270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数量才增加到600万左右,和宋朝时相比,依然差得很远。 可战争并没有给四川继续休养生息的机会,明末清初时,张献忠和清军的混乱屠杀,导致四川刚刚上升的人口数量又再一次急剧减少。 张献忠起义,受到当地武装的反抗,肯定要杀一儆百,在他活动的几个四川的城市里,可谓是四横遍野。而清军为了抹黑起义军,更是大肆屠杀百姓,然后嫁祸给张献忠,最终苦的只有百姓。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呢?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明史》:张献忠“新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六万万人确实有点夸张,但可以看出当时几乎把四川人给全部杀掉了。 与张献忠相比,清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采取的是“民贼相混,玉石难分”,也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或者是不分昼夜搜粮,将人吊烧,有粮便放,无粮便烧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惨无人道的。 对于百姓而言,除了战争带来的杀戮之外,还要面对天灾,大量屠杀还会带来大面积的瘟疫,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四川瞬间就成为了人间炼狱。 人口锐减,土地荒芜。赢得了战争,却失去了这片土地原本的SE彩。为了发展四川的经济和人口数量,康熙皇帝采纳了 四川巡抚张德地的建议,《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开始实施,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向四川大举移民到四川。 要让其他地方的人居家迁移,背井离乡,不是在十分有人的政策和强制下令的威B之下,移民是不好做的。即便是这样,这场大迁徙也陆陆续续进行了100多年,仅仅是在康熙年间就有155万左右的湖广百姓来到四川。 直到1898年,四川的人口和经济才算是恢复到了昔日的繁华。正所谓人丁兴旺,首先要有人,才能使得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在历史上,遭受了太多的不幸,能有如今的成绩,与“湖广填四川”的大举移民有着直接的关系。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