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被俘后,为了生存,9年生下14个孩子
更新时间:2022-04-12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朝文人雅士众多,留下的传世佳作也多,尤其是“意难平”的血泪史最多。无论是开国时杯酒释兵权,太祖黄袍加身后就强迫将领低头交权,还是统一大国竟被后金小小国家打败以至于不得不举国南迁,甚至身为北宋国君的宋徽宗都被掳走,只能半生居于北地无法归家。 这些奇葩事迹让古今文人看了都十分无语,尤其是北宋亡国这件事,可堪称屈辱之最了。在当时,北宋与后金的力量对比可谓十分明显,一个大国与小国对战,不仅吃了败仗居然还使国君都落入敌手,并且在被俘虏期间,皇上还生下14个孩子,这可真是闻所闻未的奇事。那么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了呢?国力不弱的宋为何屡战屡败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宋王朝荒唐的君主们了。 各个朝代的君王都有独特的治国之道,每一个君主在治国方略上都有自己的侧重。就像一个班级的同学,大家学的都是一样的学科,作业也是一样的作业,看的书也都多有雷同,但记的笔记却大不一样,内化后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 如此看来,宋朝皇帝的治国之道也十分鲜明,那就是重文轻武,不重外敌只防内乱。这个治国方略,乍一看没什么MAO病,就连哲学理论中都有“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这样的说法,可见严防内乱着实是很必要的,虽然宋朝人没有我们现在这么高的思想境界,但从历代覆灭的王朝身上,尤其是灭于藩镇割据的唐朝身上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是很智慧了。 可是,问题也在于此,就只防内乱不重视外部力量,这是什么新奇的脑回路啊。军队已经让外人打的吱哇乱叫了,几乎没有啥赢的战争,君主还在想,蛮夷小国能怎么样,重要的还是不要让将领跟士兵太过熟悉以免将领把持军权。 就这样的治国方略,宋朝还能历十八代存三百多年也是真不容易了。可见君主除了治国方略基本错误,在战争上一窍不通外也是有其他本领的,宋朝皇帝们必然是有其他斐然成就才能让这个国家幸存三百年之久。这种逻辑推断下来,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到宋王朝最亮眼的皇帝—宋徽宗。 这位在当时被臣民钦佩着的“全能”皇帝,在今人看来都不得不说是位多才多艺、思想开放、能屈能伸的人才。当然,如果他不做皇帝就更好了。可惜,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上这位就是个皇帝,还是个被俘虏后仍然保持着高效生子率,妄图活下来的皇帝。 其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敌国掳走的皇帝不是没有,被俘也不是什么特别耻辱的事,只能说是打仗技不如人,可是到宋徽宗这份上的皇帝着实少有。作为在皇帝这个职位上工作的人都应该清楚,无论在哪里自己都代表着一国尊严,甚至在混战时期,皇帝或者皇位继承人被敌国掳走,当事人只会尽力自杀来保全颜面,使自己不成为敌对势力威胁国家的棋子。 然而这位宋徽宗显然不太清楚骨气是什么东西,当然,也可能是这位皇帝太久不干正事不太了解自己的敌人是什么脾气。在受了一路侮辱,甚至被敌人拉到人家老祖宗墓前忏悔时他都没想过自尽,之后在生活不那么艰苦后,他还尽力使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把女儿当做物品送出去后,他可能还非常钦佩自己的高远卓见,生孩子可真有用啊。 所以,他就又努力多生了几个,俘虏9年生下14个孩子,这身体真是不错。可惜,身体再好也抗不住远离故土孤单寂寞,最后宋徽宗还是离开了人世,想来他走的时候,心中心心念念的也是来世不再投胎帝王家了吧。 尽管宋徽宗的后半生屈辱至此,我们还是无法不钦佩他在治国之外的才能,而今站在历史的车轮之上,回顾这位皇帝的一生,只能说封建皇帝世袭制度弊端太多,宋徽宗可以是一位靠着自己其他手艺和各种天赋活得很好的艺术家,可以是多愁善感思想卓绝的文人,可以是留恋烟花之地贪恋男欢女爱的浪子,但却不可以是一位与江山社稷和万千百姓息息相关的皇帝。 就如后人史书中所写的那样,自从被俘虏后,这位皇帝的人生不过寥寥数笔就可以说尽。一位亡国皇帝,在帝国苟延残喘,虽然没有结束生命,虽然没到山穷水尽的境地但也没有再记入史书的必要了,就悄无声息的存在着,最后悄无声息的死亡,以至于是否被送还尸骨都真假难辩无人上心。这便是宋徽宗大起大落,让人唏嘘也令人惋惜的一生了。 总而言之,这位宋朝皇帝们的代表新人物在后世眼中着实是投错了胎,古今多少人都在感叹,宋徽宗如果不是皇帝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