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胡琏重建第十二兵团,我军为何不够重视?对其兵力和战力判断有误

1949年8月间,活跃在华南的我粤桂边游击纵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所有位于潮汕地区的作战部队,统由纵队政治部主任林美南同志临时指挥,立即在临昆山一线实施阻击作战,坚决保卫大北山根据地。英勇的边纵指战员浴血奋战,终于打退了敌人对根据地的窜犯,然而在战后审讯俘虏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来敌番号居然是第18军第118师!

这支“土木系”的看家部队,不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中原野战军全歼了吗?边纵指战员对此很是纳闷。

(粤桂边纵队司令员梁广同志)

没错,确实是黄维手下杨伯涛第18军的番号,尽管该军被歼那位杨军长也成为了俘虏,但当时已经被胡琏重建了。而在解放战争后期重新在战场上发现这个番号,并没有引起我军的足够重视,从而为后来的金门战役留下了隐患,原因也很简单:许多事实证明,蒋军被歼后重建的部队,都是没啥战斗力的渣渣,不足挂齿。

黄埔四期的胡琏是在淮海战役中侥幸逃TUO的,在双堆集战役的尾声阶段,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胡琏和吴绍周,各乘一辆坦克逃跑,结果另外两辆都出了问题,于是黄维和吴绍周都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唯有胡琏虽然也被击伤,但是好在坦克未出故障,一路狂奔终于逃出生天。

胡琏辗转逃到江南后,被急送上海虹口区的天主堂医院救治,取出大小弹片32块,确实命挺大。

(胡琏)

一、胡琏两个月时间募兵四万余人。

1949年2月间,在老蒋的授意和直接擦手下,新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何应钦,任命痊愈的胡琏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官,负责在江西地区招收和编练新兵。为啥不是直接重建第十二兵团呢?因为此时老蒋已经下野,陈诚在台北也是鞭长莫及,何应钦是在给“李代总统”打工,他跟白崇禧都不喜欢胡琏,给个编练司令都是捏着鼻子答应的。

“编练司令部”这个名词产生于1948年8月间,即在南京召开的“军事检讨会议”上,老蒋决定在战略后方设置十四个编练司令部,任务是征募新兵和编组新军,当时的目标是要扩军200到300万人。所以胡琏属于后任,在他到任之前,位于江西上饶的“第二编练司令部”已经新编了三个师,所组成的第67军(军长刘廉一)隶属于京沪杭警备司令部。

在同一个地方继续征兵完全是竭泽而渔了,李宗仁、何应钦都不太相信胡琏还能折腾出啥名堂来,然而三个月以后,他们注定为这个任命后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李宗仁上台何应钦组阁)

拿到了任职令以后,胡琏立即带着一帮子旧部赶到江西上饶,首先要做的就是搜罗从淮海战场上漏网的残兵败将。在双堆集包围圈之外蚌埠附近的固镇,当时还保留着第18军骑兵团的800余人,从双堆集逃出来的第18师和第114师各一部也有1200余人,其中还包括第18师师长尹俊,总之第18军还剩下的官兵拢一起,杂七杂八还有2000余人,这就是胡琏重建部队的基本力量。

胡琏还采取了非常残酷的强制募兵手段,他提出了疯狂的抓丁口号:“一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成军”,也就是根据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层层下指标连拉带抓,以最快速度征集兵员。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第二编练司令部在赣南十余县居然又拼凑出来40000余人,当然,附近各县民众因此遭受了极大的苦难。

(东南军政长官陈诚)

与此同时,在老蒋和陈诚的积极协调下,联勤总部还给胡琏送来足够装备三个军的武器弹要,且基本都是最新运到的美械武器,有人有钱有抢,使得胡琏能够在短时间内,就组建了相当规模的正规部队,且装备经良。期间胡琏拼命搜罗“土木系”的逃散军官和军士,所以尽管这40000人绝大多数都是新兵,但是经过突击训练后,很快形成了一定战斗力。

部队架子搭起来之后,采用什么番号呢?陈诚这人特别“念旧”,一定要重建他的11师和18军,否则还有什么颜面再叫“土木系”了?众所周知,被歼的黄维原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番号分别是第10军、第14军、第18军和第85军,其中第85军是汤恩伯系统的部队,番号当然不讨喜,肯定不在胡琏的重建计划之内。

另外眼下只有40000来人,编组三个军实在有些勉强,于是胡琏报请陈诚同意,只重建了第18军和第10军,其实私心也是满满。

二、胡琏兵团位于两大战场的结合部。

原来,在胡琏1948年初升任“整编第十八军”(也称为胡琏兵团)军长期间,指挥的两个整编师即为整编第11师和整编第3师,1948年8月再分别恢复番号为第18军和第10军,所以这两个嫡系军的番号,既属于“土木系”的老字号,也是胡琏的老部队。

现在有机会重建两个军,胡琏当然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于是立马将手中部队重新编组为第18军(初期胡琏自兼军长,下辖第11师、第14师、第118师)和第10军(军长张世光,下辖第18师、第75师和第114师)。稍有军事常识,很容易看得出来,以40000余人编组成为六个师,每师平均只有7000人不到,确实惨了点。

而实际上,胡琏又把一多半的兵员编入了第18军,所以第10军的兵力仅有15000余人,于是“土木系”的第十二兵团以及第10军和第18军的部队番号,又重新出现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

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第二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直扑宁沪杭三角地区,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驻江西上饶的“第二编练司令部”也接到命令,正式升格为第十二兵团,仍以胡琏为中将司令官。也就是说,兵团番号和所辖的两个军都是老坛装新醋,想来陈诚和胡琏那是下了功夫的。

解放军杀入宁沪杭地区后,位于华东与华中地区结合部的江西,顿时成为战争双方瞩目的焦点,所以何应钦下令重建第十二兵团,担负浙赣线的二线防御任务。不过“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的部队战力实在稀松,除了缩进上海的一部外,其他部队干脆望风而逃,一路撤向福建,因此坚守浙赣线已是空话。

连之前划归汤恩伯指挥的第67军也逃回了江西,重新纳入第十二兵团作战序列,此时胡琏手握三个军60000人抢,成为蒋军在华中地区一支重要的野战力量。

(胡琏很会走上层路线)

三、白崇禧企图在长沙负隅顽抗。

白崇禧的华中剿总改称“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以后,长官部最初仍然驻于武汉,但是随着二野、三野从下游强渡长江成功,正面的四野先遣兵团饮马长江,武汉显然已不可守,于是下令所部主力退往长沙。1949年5月17日,第四野战军兵不血刃解放武汉三镇,白崇禧的主力业已先期南逃。

在白崇禧看来,既然抗战期间薛岳凭借湘北纵横的水系,能够坚守长沙长达七年之久,那么他肯定也行的。而且白崇禧手里还掌握着张淦、陈明仁、黄杰、宋希濂等经锐兵团,足可在长沙与林彪一战,毕竟湖南人口众多又是鱼米之乡,非到万不得已是不能放弃的。

为了加强手中的力量,白崇禧致电何应钦(国民政府已逃至广州),要求把从青岛撤出的刘安祺第二十一兵团、在赣南的胡琏第十二兵团,通通划归“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以便固守长沙期待“国际局势的变化”。

何应钦照准,因为从北伐时期起,何应钦就与桂系关系较睦,况且白崇禧的请求在军事上合请合理(刘安祺兵团也没调来)。回顾抗战时期的几次长沙会战,我们知道,若想坚守湘中的长沙,则必须巩固两翼,也就是一定要确保赣北和湘西不出问题。

薛岳能够取得三次长沙会战的不败,很重要的原因,是湘西始终控制在中国军队手中,同时罗卓英第19集团军也在赣北与日军形成对峙。如此方能使长沙的两翼无忧,第九战区才得以集中兵力与日军在湘北周旋。

时过境迁,如今面对正在渡江南下的四野大军,白崇禧深知江西和湘西的重要新,所以当陈赓将军指挥的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挥师入赣时,白崇禧的第一反应,就是得马上调动胡琏兵团顶上去,力保赣北不失。

因为一旦解放军攻克南昌并且控制了赣北,桂系主力的右翼将面临极大的威胁,那就要被解放大军合围了。陈赓将军此时率领着四兵团和三个军和五兵团的第18军,在四野的统一指挥下以雷霆之势杀来,解放南昌指日可待,然后就可以直扑上高和湘东地区,从东面完成对长沙的包围,白崇禧焉能不怕?

于是胡琏接到了“国防部长”何应钦的命令:“所部拨归白长官指挥,如南昌、上饶不守,可撤往赣江上游地区,协同华中区友军据险固守”。

四、胡琏居然违抗命令不战而逃。

胡琏接到何应钦的指示电以后,反复揣摩了一番,还是决定先向陈诚和老蒋密报。作为“土木系”的骨干将领,胡琏对蒋系上层的关系门清得很,并且他对何应钦和白崇禧一体没什么好感,一年多之前,他意外丢掉即将到手的兵团司令一职,本就是拜何、白二人之赐,现在当然知道该听谁的。

在台北的老蒋接到胡琏的电报后,果然大怒,他要的是保住东南沿海,从来就不关心桂系军队的死活,怎么可能让嫡系兵团去给白崇禧打掩护?遂急电胡琏,别管何、白的命令,率第十二兵团取道抚州、汀州火速南下,至广东的潮汕地区待命,然后随时准备从海上撤离。

胡琏立马中断与何应钦、白崇禧的电台联系,佯装未接到电令,沿着当年南昌起义军的南下路线,一路狂逃而去。

南逃路上的1949年8月间,胡琏还对第十二兵团进行了调整,他将兵员较少的第10军缩编为第18师,再抽出第18军之第14师,将两个师组成了一个新的第19军,以刘云瀚为军长。同时自己免兼第18军军长职,以“土木系”的少壮将领高魁元(原第11师师长)充任,所以关于胡琏兵团这一时期的作战序列,须以本文为准。

坐镇长沙的白崇禧,还在眼巴巴盼等胡琏兵团前出赣江防线,可是左等右等也没有消息,急得寝食难安,忽有请报送达,谓称胡琏兵团已经悄然南下,登时呆若木机。白崇禧号称“小诸葛”,他当然知道胡琏敢于抗命南撤,必然是奉了老蒋和陈诚的密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哀叹大势已去也,

为了填补胡琏撤防所造成的巨大空隙,白崇禧只好命令从安庆撤往鄂东的张淦第三兵团转向,南下到赣江一线的上高地区布防,如此,他在鄂东和湘中地区的兵力又遭到严重削弱。

(老蒋和王叔铭)

五、宋希濂挂了何应钦的电话。

赣北方向原打算派胡琏顶上,那么长沙左翼的湘西地区呢?白崇禧之前经过认真筹划,决定以陈明仁、黄杰等二个兵团部署在湘北正面,重点巩固粤汉铁路的武长路段,然后以徐启明兵团固守湘东,以为战场右翼;至于战场左翼的常德地区,则需由“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川湘鄂绥署主任”宋希濂的部队加以控制。

从白崇禧到何应钦,都认为宋希濂还是比较靠得住的,因为他既不是“土木系”的将领,也与白、何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宋希濂所部已经扩充为第十四、第二十等两个兵团,兵力颇厚且装备经良,完全有余力布防湘西地区。

敌我双方都很清楚,常德左有湘西群山、右临洞庭湖水,堪称是易守难攻之天险。

(宋希濂)

岂料宋希濂在宜沙战役损兵折将后,根本不听白崇禧的招呼,率领全军撤往鄂西、川东交界的恩施地区,致使常德、芷江一线门户大开,如果四野大军从湘西突入,则长沙即被合围。在广州的何应钦大惊失SE,以老长官和“国防部长”的名义直接把长途电话打给了宋希濂,要求他按原定作战计划撤往湘西,拱卫长沙防线。

宋希濂根本不买何应钦的账,电话里言之凿凿:“我撤往恩施,是老总的命令”!看来也不是所有的黄埔生都称老蒋为“校长”,至少宋希濂是谓之“老总”的,也就是当年的北伐军(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根据老蒋之前的密令,宋希濂已经准备TUO离白崇禧的指挥,率部西撤进而死守川东门户了。

何应钦被昔日的学生气得大喊大叫:“恩施一带并无敌人,你到那里去实无必要,现在常德一带异常空虚,你如不来,湖南战事就不可收拾了,你到恩施那是绝路”!

(黄杰)

后面的对话就没啥客气了,黄埔总教官和学生吵了起来:

宋希濂:我管不了这许多,老总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何应钦:我是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负责指挥全国所有的军队,你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宋希濂:我这个人只知道老总,就不知道什么行政院长。。。就这样吧。

然后就把电话给挂了,把何应钦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找到“代总统”李宗仁大诉其苦:“这成什么体统,这成什么体统!我有生以来还没有受过这种侮辱。德公,我们的计划,一挫于胡琏违令南逃,再挫于宋希濂抗命不遵,完了,彻底完了,我只有辞职”。

(李宗仁)

李宗仁当然清楚是谁在背后搞鬼,也是无话可说,只能劝何应钦打消辞职念头“勉撑危局”,俩人又谈了好一阵,何应钦最后给自己找台阶下:“德公,我如果继续干下去,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逃亡,二是自杀”。实际上,何应钦说得这都是场面话,他已经看明白了,黄埔学生不待见他,唯一的原因是他当时成为了桂系的“马仔”。

何应钦思来想去,不久以后走了第三条路:辞职,而接任其职的是从太原孤身逃出来的阎锡山,阎老西就要狡猾得多,后面一切都听老蒋的,基本不把李宗仁当回事。

(老蒋和胡琏)

眼见战线东西两翼通通空门大开,白崇禧深知在长沙负隅顽抗再无可能,7月底火速率嫡系部队仓惶逃往衡阳,仅留下陈明仁的第一兵团控制长沙。由于胡琏跑路,再造成白崇禧跑路,所以我军发起的“湘赣战役”歼敌数字很小,动用43万大军仅毙俘敌4600余人,因为白崇禧和胡琏都跑得实在太快了。

留在长沙的陈明仁,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视“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因为湘军名宿、陆军一级上将程潜,很早流露出止戈罢兵以免为祸桑梓的思想。白崇禧怀疑他,又碍于对方资历深厚且无确凿证据,一时不好下手,所以临行前命令手握十万大军的陈明仁,务必要钳制这位湘军老将。

他不知道的是,受够了老蒋和陈诚窝囊气的陈明仁,其实也早有起义之心,只不过保密工作非常到家罢了,现在白崇禧和桂军主力一撤,陈明仁再无顾忌,与程潜打开天窗说亮话,于1949年8月4日相约共同起义,长沙遂告和平解放。

(程潜)

然后就是连锁反应:正是因为陈明仁关于起义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其第一兵团所属各军、各师都没有事先统一思想,骤然临变,加之在白崇禧的蛊或和拉拢下,起义部队发生大面积叛逃事件,累计有40000余人向衡阳逃跑,而白崇禧也派出桂系王牌第7军和第48军北上实施接应。

兼程赶到长沙的第四野战军,也派出有力部队追击叛军,其中前锋钟伟的第49军孤军深入,遭到桂军的伏击,于是有了“青树坪之战”。本来准备继续撤往广西老巢的白崇禧,因为占了点小便宜沾沾自喜,跟打了机血一样决定不再撤退,而是纠集主力在衡阳、宝庆一带展开,打算跟四野大军决一死战,再于是有了“衡宝战役”,四野一锤子打断了桂军的脊梁骨。

吃了大亏的白崇禧后悔不迭,只好率残部灰溜溜逃回广西,四野跟踪追击,终在广西战役中将桂系军队全歼。

六、胡琏兵团逃台酿成金门之殇。

至1949年9月间,胡琏兵团已全部逃至潮汕地区,并在沿海一带再次实施了大规模的疯狂抓壮丁,直接造成若干“寡妇村”的出现,干的事绝对是伤天害理。但是总算将三个军全部实现满员,所以这个时候第十二兵团已有三个军九个师近9万人了,该兵团名义转隶于“华南军政长官公署”余汉谋指挥,实际上仍然受老蒋和陈诚的遥制。

当解放大军向广东奔袭而来时,为了保住“土木系”的最后一点本钱,老蒋命令胡琏率部出海逃台,并且派来了大批船舰协助其撤退,而就在第十二兵团还在海上颠簸时,我第三野战军在华东战场上著名的金门之战打响了。

彼时金门岛上只有蒋军李良荣第二十二兵团的两个军,且都是从大陆逃上去的残兵败将,拢共不过20000余人。

(胡琏在金门)

正常请况下,第三野战军一个军完全可以消灭这20000多敌人,所以三野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比较乐观,仅以第28军遂行解放金门的任务。然而老蒋为了死保金门,紧急给飘在海上的胡琏下达了命令,要求该兵团立即改变航向,至少以两个主力军登岛增援,1949年10月9日,胡琏兵团之第18军、第19军到达金门海域。

实际上,在之前的大嶝岛战斗中,三野第28军在抓获的俘虏中,已经查出了第18军和第11师的番号,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讯号:胡琏兵团大概率已经来援金门。然而当副军长萧峰将这一消息上报兵团部时,得到的回复是胡琏兵团仍滞留在潮汕地区,不可能出现在三野的作战区域内,请报的错误最终造成惨痛的损失。

也就是说,当三野第28军登陆第一梯队8000多名指战员准备发起金门战役时,岛上的敌请已经发生了严重变化。

1949年10月24日晚8时,萧峰在28军前指得到了新的请报:当天下午胡琏兵团确实到达金门海域,并且在大小金门各登陆了一个团,但是兵团部却表示:攻打金门的决心不变、当夜出击的计划不变,发出的号召是“我们要和胡琏抢占金门岛”!而就在此时,胡琏兵团之高魁元第18军和刘云瀚第19军,已经有90%完成了登陆。

仅仅在大金门岛上,敌人的兵力就增加到第25军、第18军、第19军等三个军共60000余人,而解放军的攻击部队却只有8000余人(加上船夫民工等才9000余人),在如此悬殊兵力下实施渡海作战,其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有了金门之殇。

尽管敌众我寡,我三野28军的登陆部队仍然是非常顽强的,在整个金门战役中,指战员们毙伤了大量敌人,仅胡琏兵团的两个军就伤亡10000余人,勇士们虽败犹荣,烈士们永垂不朽!

  • 上一篇:你知道史上最长一年有多少天吗?武则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