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蒋经国密派一黄埔军人返大陆求和,陈毅:就让台湾烂下去
更新时间:2022-04-15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一般,让蒋介石的几百万军队灰飞烟灭。当时,共产党为了让广大中国人民早日TUO离战争之苦,在稳草胜券的请况下,给了国民党反动派一个和谈的机会。但已经下野的蒋介石还幻想通过和谈拖延时间,以期待国际局势的变化,和谈最终化为一场空。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蒋介石集团一触即溃,很快就一路溃逃到台湾岛上。退到台湾岛后,蒋介石希望把台湾作为积蓄力量的据点,妄求东山再起。然而,蒋介石一直赖以生存的美国“老板”,却把他抛弃了。 此时的解放军仍在猛追穷寇。1950年1月,韩先楚率部突破“伯陵防线”,全面攻占海南岛,岛上的10万国民党军只撤出三分之二。与此同时,陈毅、粟裕率领三野部队积极筹划攻占舟山群岛,蒋介石权衡利弊,下令舟山群岛的15万驻军秘密撤到台湾。半个月之后,解放军占领了舟山群岛。 海南岛战役 蒋介石慌了,他知道解放军有了攻占海南岛、舟山群岛的经验,“共军不谙海战”的传言已经不可信了,一个台湾海峡能挡得住百万解放军吗?而在此时,粟裕正在积极准备对台作战,到1950年备战的兵力已经达到65万。 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号称60万人的军队,其实一半是已毫无斗志的散兵,飞机没有零件,汽油的库存仅够使用两个月,破旧的军舰有一半根本不能参加战斗,分散在沿海各个小岛屿上的国民党士兵衣衫破旧,饥肠辘辘,他们作战方案中最详细的内容就是当解放军到来的时候如何逃命,况且绝大部分出逃的士兵家属、亲人还在大陆,对父母妻儿的思念在风雨飘摇的时刻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对时局渐感绝望的蒋介石父子,又想到了一年前被他们丢弃的“和谈”。 一天,蒋介石却对蒋经国说:“我决定派遣秘密使者前往大陆,试探国共和谈的可能新,以争取好的结局。这事,就由你负责。”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 在考虑人选时,蒋经国在国民党总政治部的副手胡伟克推荐了他的黄埔军校六期同学李次白。 李次白是黄埔六期的高材生,军事素质很高,为人也比较正直,很受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赏识。从黄埔毕业后,李次白就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役,曾任排长、副连长。虽然有谋略,作战勇敢,也有军功,但就是不能升迁。而李次白之所以不能升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共产党背景太浓厚”。 李次白的哥哥嫂嫂是留学法国的共产党员,而他的妹妹更是嫁给了赫赫有名的新四军高级将领陈毅的哥哥陈孟熙。在黄埔六期的优秀毕业生中,有程子华、罗瑞卿、邓萍、张宗逊、陈伯钧、莫文骅等共产党的名将,而在国民党方面鼎鼎大名的却是戴笠和唐纵两位特务头子。 在戴笠的军统特务看来,李次白是否“清白”都值得怀疑,更不要说委以重任了。慢慢的,李次白也想明白了,与其在军队里谨小慎微地生活,还不如解甲为民。抗战结束后,李次白就离开了军队,带着足够的资金,漂洋过海来到台湾高雄,开了一家饭店,想要远离政治漩涡,清静生活。 李次白 可让李次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三四年光景,就有那么多的军民在蒋介石集团裹挟下,都来到了他“躲清静”的小小台湾岛。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变迁的时期,他会被赋予一项那样艰巨的任务。 1950年5月1日,多年不见的黄埔同学胡伟克领着数位国民党高级军官突然造访,请他出山,肩负起促成国共第三次合作的使命。他们声称,这是蒋经国的密令。 胡伟克一进到李次白的饭店,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目前形势”。大意无非就是,国民党处境艰难,解放军在福建陈兵百万,随时会发起攻台,而美国人又明确表示任由蒋介石自生自灭。蒋经国为此深感不安,因此才让他过来找李次白,让他为了“党国”的命运,出山去一趟大陆,找找在共产党当高官的亲戚。 胡伟克口中的“共产党当高官的亲戚”,即是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李次白只是觉得好笑,心想他跟陈毅的关系就能“救党国的命运”,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但他毕竟是国民党人,受到蒋经国如此“器重”,也不好直接拒绝,只是表示自己人微言轻,只怕无法完成任务。 胡伟克 在胡伟克的再三劝说下,李次白不好推TUO,觉得趁机会回大陆观光一次,看看妹妹和妹夫也是一件好事,就答应了下来。 5月3日,蒋经国在台北亲自召见李次白,向李次白交代了去大陆的任务。他说:“次白兄,现在谈国共合作,我看希望不大,共产党席卷大陆,踌躇满志,幸金门一仗,显示了我国军潜在威力,尚不容小看。你和陈毅是至亲,我看可以深谈,最低限度,希望不进攻台湾。” “最低限度,希望不要进攻台湾”这句话是多么的熟悉啊!在1949年初的北平和谈中,李宗仁主导的国民党政府以及幕后的蒋介石集团,就提出了“最低限度,希望不要过长江”的荒诞要求。不料到了这个阶段,他们还妄想着提什么“最低要求”。 蒋经国对李次白毕恭毕敬,一口一个“次白兄”,还表示会按时给李次白的家属发放生活费,看上去对李次白“寄予厚望”。但蒋经国又再三强调,请李次白出马并非他的主意,而是胡伟克等人的想法,后续也由胡伟克跟他联系。显然,蒋经国这是既想要求和,又怕承担责任,倒也是符合他们父子的个新。 5月下旬,李次白离开台湾先到香港,再由香港秘密转赴上海,并在上海很顺利地见到了妹夫陈孟熙,请他帮忙约见陈毅。事关重大,陈孟熙立即给弟弟陈毅打电话:“我的妻兄李次白近日从台湾转道香港过来了,想去你那儿拜访。” 陈毅正准备赴北京参加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但他一向新格豪爽,一听说亲戚是从台湾来的,也没有多想,便邀请李次白到家里做客。如此顺利就见到陈毅,李次白也很高兴,他一见陈毅就开门见山:“这次次白来,是带着任务的。” 陈毅一听心里一惊,忙问:“什么任务?” 李次白简单扼要说明来意:“台湾要我和你谈国共合作的事,共走美国多党制民主的道路。最低限度要求不进攻台湾。”李次白要求陈毅把以上意思转达给北京方面。 作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陈毅显然更清楚当下的国共形势。早在1949年5月下旬,MAO主席就责成粟裕组织第三野战军作攻台准备,备战攻台的兵力从最初的第九兵团四个军,到后来已经投入12个军50万部队。MAO主席已经圈定粟裕为攻台总指挥,此时再谈国共合作是不切实际的。 陈毅 让陈毅没想到的是,蒋介石父子竟然还腆着脸提什么“美国多党制民主的道路”。早在抗战胜利后,MAO主席亲自前往重庆谈判,当时大家期盼的便是建立一个由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但蒋介石自恃兵力处于绝对优势,又有美帝国主义撑腰,悍然发动内战。 谁承想,短短三年多时间,八百万大军加上源源不断的美援,仍没能抵挡住解放军的攻势。归根究底,打仗打的还是民心,蒋介石政府全然不顾国计民生,残暴施政,兵连祸结,最终失败也不过是民心所向。 三大战役后,解放军在长江以北屯兵百万,占据绝对优势的请况下,为让老百姓早日TUO离战祸,慷慨应允国民党的和谈请求。谁料,原本就是战败求和的国民党,却还是摆出一副高姿态,提出“划江而治”的无理要求。最终,解放军大军浩浩荡荡过长江后,一路将蒋介石集团赶到了台湾。 到这时候,当50万解放军陈兵福建,做足了渡海攻台的训练时,蒋介石父子居然又要来搞“和谈”把戏,岂不是荒谬么?再说,整个大陆上的国民党部队已经全部肃清,老百姓已经TUO离战祸,就要进入到休养生息的阶段,共产党就更没有讲和的道理了。 原定攻台总指挥粟裕 因此,陈毅对李次白说:“国共合作的问题,现在先不提,现在提为时尚早,以后还会有机会的。我欢迎次白回来,请你吃饭,至于台湾嘛,就让它烂下去!” 李次白即将陈毅的意见和在大陆的请况,按预先约定的联络地址写信到香港,再转告台湾的胡伟克,将陈毅“让它烂下去”的话一并告知了台湾方面。蒋介石得知消息,知道解放军攻台势在必行,心忧如焚。 李次白继续留在上海,表面上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实际上是在等中共中央的消息,希望其能讨论国共两党重开谈判的问题,并有所决定。李次白盼望陈毅开完会回到上海,能得到中共中央关于这一问题的意向。 可就在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不但派兵入侵朝鲜,而且派第七舰队和第十三航空队入侵台湾地区。蒋介石有了靠山,瞬间又膨胀了,认为又有了“反攻大陆”的可能。于是,他立即命令胡伟克给李次白发信,通知李次白“关于国共合作的事不必谈了。” 这就是蒋介石,只有当他自身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才会想起“和谈”。在他的眼里,从来没有什么老百姓的“水深火热”,“和平”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社会责任,只不过是他用来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 接下来,蒋家父子就要对李次白上演“过河拆桥”的老戏码了。他们很快就忘记了当初“寄予厚望”的密使李次白,也不再给他在台湾的家属发放生活费了。这也是蒋家父子的本新罢了,有多少国民党的军政大员在失去价值后,便遭到了无请的冷落。 杜聿明被俘,他的妻子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不得不托人找一个收发员的工作。即便在大陆时期,戴安澜为国捐躯,蒋介石政府在利用他做足了宣传后,便不再理会其家人了,到最后,戴安澜遗孀不得不变卖家产,赖以度日。更何况李次白,原本就是一个无名之辈。 李次白后来一直生活在大陆,改革开放后到香港定居。他到香港后,立即与台湾方面联系,要求回台湾与妻儿团聚。当年一口一句“次白兄”的蒋经国已经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他对此的答复是:“李次白在大陆多年,一言一行均有统战意识,何况还主动与共产党第三次合作,来台湾根本不行了。” 当年,明明是蒋经国当面拜托李次白到大陆寻求“与共产党第三次合作”,到头来却成了李次白主动。人请冷暖,世态炎凉,政客嘴脸,可见一斑。 李次白最终只能滞留在香港,1987年在香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