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匈奴写下战书:“天心取米”,汉朝小吏每字添一笔,匈奴立马退了

我们的华夏文明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出现也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最开始从甲骨文演变到如今的简体字,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文明博大经深。

正是由于汉字内容的博大经深,围绕着汉字也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在汉武帝时代,就有一名小吏在匈奴递来的战书上每个字添加了一个笔画,就扬我大汉的国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渊源

早在我国出现第一个王朝—夏朝之际,北方就出现了传统游牧民族。不过那时候并不叫做匈奴,夷、戎、狄、胡等都曾经是游牧民族的称呼。

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就被称为“匈奴”。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都要修筑万里长城,并且派蒙恬领兵近三十万人驻扎在长城边境,这也说明当时游牧民族已经崛起并强大起来了。

待到秦朝灭亡,刘邦建立汉朝,汉高祖也曾率领大军征讨匈奴,打算直接解决北方匈奴祸乱之源。可没想到刘邦中了匈奴的圈套,汉军被围困在白登山这个地方,史称“白登山之围”。

后来刘邦采取陈平的计策,以重金贿赂匈奴单于的宠妃,这才逃过一劫。逃回长安的刘邦以及众臣从此战看出了匈奴并不是容易对付的,而且此时汉朝刚建立,百废待兴,不宜与匈奴长期作战。

因此,刘邦依照众臣的意见,与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以换得中原大地的休养生息,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了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即位之初,国家刚刚从七国之乱中走出,国力疲惫,人民需要休养生息。而此时,匈奴却不怀好意地递上了一封战书。

居心叵测 递交战书

汉朝在汉武帝初期之前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但是贪婪的匈奴人并不满足。

他们垂涎中原大地广阔的资源,时不时还会发兵侵扰边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汉朝在边境上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很长时间匈奴在边境上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因此,匈奴把目光放到了中原腹地。

虽然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但是由于汉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帝王的共同努力下使得国力整体上还是有所恢复,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显著增强,使得匈奴并不敢盲目发兵进犯。

为了一探汉朝的底气,匈奴也决定采取一个策略,来判断是否可以出兵进攻汉朝的中原腹地。

匈奴单于让被俘的汉朝人给汉武帝写一封战书,要求这封战书是必须带有谜题新质,并且解不出来的。

匈奴单于这么打算,如果汉武帝不能在规定的时间给出答案,那么他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出兵进攻汉朝。

为了达成这一想法,匈奴单于还以重利有或汉朝俘虏,谁能第一个写出这封战书的内容,就给予谁荣华富贵。

大部分汉朝俘虏对匈奴单于这个卑鄙的想法不为所动,誓死不屈,被匈奴人残忍杀害,而一些怕死鬼看到这样的请况,立马就服软了。没过几天,就有一个汉朝俘虏献上了谜题。

这名俘虏献上的战书只有四个字“天心取米”。匈奴单于看后十分满意,立马派人把这封战书送去给汉武帝,规定给一个月的时间解出谜题来,不然匈奴大军将会全面进攻。

小吏出现 智退匈奴

汉武帝接到请报,匈奴大军集结在边境,立马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但当汉武帝接到匈奴这封战书时,一时间也有点一头雾水,这个“天心取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汉武帝有些不解,便在朝议的时候把战书拿给众大臣看,可众大臣想了半天也没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不得不说汉字的文化经髓真是深奥,短短四个字,就把当时大汉朝廷的这帮顶级政治家难住了。

汉武帝一看这请况,顿时来气了,就不相信堂堂大汉,人才济济,就没有人

不了这个题目。

汉武帝当即下令,谁能解出这个题目,就给予谁重赏。

都说高手在民间,这句俗话一点都没错。汉武帝才下旨一天,就有不少人前来解答。

而其中一名叫做何塘的小吏不仅解出了这封战书的含义,还把应对之策也顺带想出来了。

何塘说到,“天”指的就是我们大汉朝廷,因为我们的皇帝自称“天子”,所以用这个“天”字来暗示汉朝皇帝和朝廷。

“心”,我们人体的心脏在身体的中央,是核心部位,匈奴人用“心”暗指我们华夏大地的腹地,说明匈奴人已经不满足于在边境烧扰,想要深入我中原腹地抢掠。

“取”字非常好理解,指的就是匈奴人想发兵攻打,进行抢掠。而“米”指的就是我中原大地上宝贵的财富资源。

何塘说,把这些意思归纳起来,就是要夺去我们大汉的江山,搜刮我们中原的财富。

汉武帝听何塘这么一说,顿时大怒,非常有出兵和匈奴决战的冲动。但考虑到目前汉朝的请况,盲目与匈奴作战不是一个理智的行为,因此汉武帝强忍住怒火。

何塘看汉武帝如此愤怒,赶忙说自己有一计,可让匈奴颜面扫地。汉武帝一听,转怒为喜,让何塘说出自己的计策。

只见何塘提起笔,在“天心取米”这四个字中,每个字只是加了一个笔画,然后呈给汉武帝阅览,汉武帝一看,龙颜大悦,立马重赏了何塘。

何塘是如何修改的呢?

原来,何塘每个字增加一个笔画后,这四个字就成为了“未必敢来”。

这四个字改的是如此的霸气,难怪汉武帝看后高兴不已。

当汉朝使者把修改后的这四个字递给匈奴单于后,单于心中震惊,看来汉朝还是有不少能人的,而且这四个字突出了汉朝君臣对于匈奴的不屑气势,让单于心中打起了退堂鼓。

匈奴单于认为此时的汉朝已经强盛起来,如果此时打起来,匈奴未必能讨得便宜,于是就下令退兵了。

这个故事将汉字文化的博大经深表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其中表述着我汉字文化的浓厚的历史底蕴。因此,作为后辈,我们应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上一篇:国学成语故事(77)苏秦:读书改变命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