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抗战胜利之后,派谁去东北地区主管军事,为何出现了三个人选?

在全面抗战胜利之后,按照我军提出的“先北后南”斗争方针,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上升,这里成为了我军建立稳固大后方的最佳之选。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军组织部队先后进入东北地区,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任务。从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军当初的这一战略决策无疑是正确的,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战争形势极大扭转,可以说东北地区是最为关键的胜负手。

不过,我军执行发展东北的战略计划有一个过程。最初的战略布局是控制热河和冀东(也就是山海关一线),切断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地区的通道,以便在极为安全的环境中经营和发展东北。可是后来形势发生变化,热河和冀东一线已失去了阻拦国民党军队的先机,因此我军的战略布局改为组织部队直接进入东北地区。从战略布局的前后变化来看,不管是控制热河和冀东,还是直接进入东北,我军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战略大后方。

在这一过程中,派谁去热河和冀东,或去东北主管军事,成为了急需研究的问题。这一项人事安排,从最初控制热河和冀东的战略布局就开始谋划了。当时,根据局势的发展需要,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工作,我军决定成立冀热辽中央局。这里要多说的是,当时中央局是我军在战略区设置的最高领导机关,比如西北中央局、华东中央局、中原中央局等等,从此可见我军对热河和冀东一线的重视程度。

但实际上,冀热辽中央局并没真正成立,形势就发生了变化,我军就改变原有计划,组织部队直接进入东北,不在热河和冀东停留。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派谁去东北地区主管军事,正是从谋划成立冀热辽中央局的时候开始的,也就是主持冀热辽中央局的军事人选。当时,我军一共提出了三个人选,分别是陈老总、徐老总以及林总。之所以提出以上三个人选,主要是根据进入东北地区的部队组成请况。

当时,我军研究进入东北地区(最初是控制热河和冀东)的部队,是以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或者新四军部队,或者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为主。如果是以新四军部队为主,那么陈老总就成为了军事主官人选,他当时担任新四军军长;如果以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为主,那么林总就成为了军事主官人选,当时他正在赶赴山东出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如果是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为主,那么徐老总就成为了军事主官人选,他当时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

后来,随着新四军主力部队北上山东,接替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开赴东北地区而留下来的空挡,陈老总就没有被派到东北地区,而是在山东主持军事,后来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负责人。这里有一个特殊请况,就是新四军第三师进入东北地区,新四军第三师是由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发展而成的,属于八路军第115师的老部队,它进入东北地区也算是归建了。

在陈老总留在山东之后,主持东北地区(最初是冀热辽中央局)军事的人选就剩下了两位,一个是徐老总,一个是林总。后来原本计划进入东北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如杨得志第一纵队、陈赓第四纵队),均没有成行,而是留在了晋冀鲁豫军区,所以徐老总也没有被派到东北地区,后来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一部合并为华北军区,徐老总出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

那么,最后的人选就只剩下了林总,新四军主力部队计划北上进入山东,林总就没有了继续赶赴山东的必要,相应地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陆续开赴东北地区,林总就转赴东北地区(最初是冀热辽中央局)担任军事主官。后来,林总就成为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负责人,指挥部队进行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重大战役,从东北打到了中南边疆。

总体来说,抗战胜利之后,派谁到东北地区主管军事,是由进入东北地区的部队构成决定的。当时,进入东北地区的部队,主要是以原八路军第115师部队为主,如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新四军第三师等等。所以,由林总担任东北地区军事主官也是非常恰当的,毕竟在八路军第115师成立的时候,林总就是八路军第115师的师长。各位读者,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 上一篇:慈禧死前抓走100个孩子,孙殿英盗墓时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