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解放军以少胜多,国共两党都认为己方兵力有误,这是为何
更新时间:2022-04-21
1948年,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战轰轰烈烈爆发了。这场战役规模空前,双方参战人员数量巨大,战前两边大军都士气汹汹,经过六十六天的角逐,于陈官庄决一死战,最终胜利的号角由解放军吹响。 虽少但经的六十万大军 淮海战役,解放军意在取徐州,最终炮火虽然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但中心点一直都是徐州。在战区发起进攻前,中央军委详细分析了两军悬殊的兵力差距。 先说解放军这边,中央军委决定进行淮海战役后,立即组建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对前线的参战部队进行统一指挥。而参战部队则由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军区和中原军区的部队联合组成。 其中,华东野战军兵力最多。一共出战3个兵团、15个纵队、40个师,士兵总计达到36万余人。而中原野战军派出了15万兵力,一共7个纵队、19个旅。兵力最少的是华东军区和中原军区,一共派出7个独立旅、数十个军分区,总计9万余人。如此可算,解放军的确是只有60万的兵力。 几支部队从派遣兵力就可以看出,负责在淮海战役中承担总攻任务的是哪支队伍。华东野战军实力和兵力成正比,多数纵队不仅兵力在两万五千人左右,且实力出众。战后统计数据显示,这场战役华东野战军歼敌44万余人,占全部战绩的79%。 这个成绩属实惊人,华东野战军下辖的几大兵团的确强悍,打到最后国民党的队伍闻声便跑,不敢靠近。华东野战军共有6支主力部队,其中5支都属于第1兵团,第1兵团由粟裕全权负责,在最后决战中围困杜聿明,将其活捉的就是这支部队。 除了第1兵团,第2兵团和第4兵团也不容小觑。第2兵团强弱得当,死死拖住了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最后还俘虏了其中5个军长。第4兵团大多都是新四军编入,这支队伍的主战场在华中,与山东和中原两个军区部队,从大后方包抄敌军,让他们有来无回。 众所周知,国共交战,解放军不仅数量上往往低于国民党军队,就连军备很多也只能捡他们的。大炮是稀缺军备,我军的高端武器大多都是从战场上缴获而来,东拼西凑好歹有大、中口径火炮共337门。 而在装甲兵方面,只有特纵编有一个坦克大队,拥有各型坦克21辆。但最后上场的坦克只有6辆,分别是4辆美式坦克和2辆轻型坦克。此次作战中,坦克大队的作用便是协助掩护步兵作战。这支队伍虽然上场不多,但运气极好,收获了7辆敌军坦克,修复后收编入队。 按照战前各地的部署,解放军参战兵力计有3个兵团22个纵队,约66个师60万人,这已经是当时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全部家底。虽然我军数量不及国民党军队,但却都是经验丰富的士兵,主攻队伍更是经英战士。而国民党这边安排的军队又有多少人呢? 外实中空的八十万大军 根据战前统计,国民党派出了8个兵团,31个军78个师又17个独立团,还有一支空军大队。此外在会战期间,又成立了3个军7个师,累计参战番号达到了34个军86个师,这些部队零零散散计算下来的确达到了80多万。 图|杜聿明 在徐州待命的这些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第2兵团和第12兵团。他们也是整个大战场中,国民党军队唯一可靠的两支队伍,一旦有难攻、难守的战局出现,必定要让他们过去救火。 而邱清泉带领的就是第2兵团,兵团中有两支队伍都在国民党军队中位列前五,分别是第5军和第74军,战力甚强。可惜,第70军是扩编而来的部队,士兵大多来自第5军。 而第5军又由伪军改编而来,伪军缺乏统一训练,执行力极差。另外,兵团内第12军属于东北军,第72军又属于川军,这两支队伍都是由残部整理后改编,与第2兵团关系并不亲近。这些问题导致第2兵团在发号施令时,士兵们并不全力以赴,因此战斗力大打折扣。 黄维带领的第12兵团就更可怜了。尽管有位列前五的第18军,但靠得住的队伍也就2支,分别是第10军和第18军。第14军虽然是中央军经锐队伍,但实际所属并未参战的第303师。而第10师和第85师又都有一个团留守武汉。 图|黄维 换句话说,三师制的甲种军,像第十四军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实际上能指挥得动的很少,顶多只能驱使半数士兵听命。同样的第216师成立时间很短,下面的第85军也不团结,实际参战人员只有一个团。这几支部队算是同病相怜。 与前述两个兵团相比,黄百韬带领的第7兵团是开战之初编制最大的兵团,但国民党军往往都是数量越多,内部派系越繁杂。兵团中,关系最紧密的就是第25军,这是黄百韬基础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 其余几支强队,像第44军隶属于川军,第63和第64军隶属于粤军,还有第100军隶属于中央军。这些队伍跟黄百韬没有任何渊源,编入第7兵团的时间又短,根本没有时间建立信任。因此在实际作战时,军令并不畅通,且存在很大的问题,最后各执己见,导致第7兵团长时间滞留运河一动不动,对大战场毫无用处。 国民党军队看上去兵团众多,兵力充沛,但实际上许多队伍都是新编不久,在执行命令上毫无默契,反而互相耽误。而且内部派系复杂多样,争斗不止,派系不同的队伍,上级军官根本指挥不动。 起义部队前面开了头,后期便有不少国民党军队前来投诚,这些兵力都成为了解放军的补充,称为联勤部队,而非野战部队。正是这种种原因,让国民党认为淮海战役,他们实际可用的作战兵力只有部署的一半,仅约40余万人。 越打越多的解放军 按理来说,淮海战役进行到中后期,解放军的兵力肯定会有大量损耗。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纵队和师的总数量基本没什么变化,并且部队的实力反而大大增强。在这浴血奋战的66天中,各军区共为前线补充超过10万新兵。 就拿华东野战军所属两广纵队为例,战前原本队伍一共5500多人,在战斗中因各类伤亡减少了2500多人。但在作战过程中,解放区招收一批新兵,又添补了三千多人。因此,在战斗结束后,这支队伍兵力反而超过了六千人。 一边打仗一边招兵,这个数量已经很惊人了。更厉害的是解放军直接将俘虏变为战友,身体力行“即俘即补即教即战”八个大字。例如,上午才被俘虏的国民党士兵,下午就可以编进连队拿起抢并肩战斗。 这种不计前嫌的方法,让众多部队在大量损耗的同时得以补充,仍旧可以继续作战。国民党眼看着己方兵力越来越少,而解放军却越打越多,士气早已下跌,轻而易举就被俘虏了。被俘虏后的军队又被策反,大多数都能及时补充进解放军部队。这个循环一直进行,国民党士兵成为我军填补空缺的一大途径。 请谊绵长的五百万大军 不知大家可曾记得那句著名的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属于人民的,那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是陈毅在战后回忆时发出的感慨,短短一句话,生动形象勾勒出解放军与人民如鱼水般的深请。 图|陈毅 1948年,萧瑟的寒风从冰原上席卷而过,夜SE极快蔓延天际,广阔的淮海大地宛如一只可怖的巨兽。突然一抹微光出现,片刻后原野上的微光汇聚成塔,宛若游龙,火把和油灯点亮了这片大地。长龙不知从何处起,蜿蜒曲折,一望无际,磅礴的气势像是在赶赴生死的战场。 而“它”也的确正在赶赴战场,这条“长龙”,正是淮海战役支前大军连夜运输粮食弹要的队伍。为了支援淮海战役前线抗敌,周边五省纷纷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全力以赴为前线战士们补足粮仓。 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微小的民工队伍很快就汇集成巨大的河流。每当战争发生时,战场附近的地区都是一片凄凉,生命没有保障,温饱就更成问题了。 支前大队的民工大多来自这些困难家庭,他们起初并不懂家国请义,只想有份工作填饱肚子活下来。他们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民工都只能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寒冷的北方打着赤脚赶路,有鞋也只是双草鞋,根本不抗冻。 河南雪枫县阎集区谢区长,看见民工衣不蔽体时于心不忍,当即TUO下两件衣服,让民工穿上。在他的动员下,不少干部都捐赠出衣物送给民工,但这无法解决所有人的问题。谢区长又上报县里,拿到一些面袋做布料,为民工们缝好衣裤。 那时我军技术落后,运送物资只能用手推小车,用脚走。路途中,常常遇上狂风骤雨,有些民工生病倒下,熬不过去的人都病死在半路上。 路上不仅天气恶劣,吃食方面也缺乏,大部分民工都只能吃随身携带、又硬又冷的干粮,有时忙于赶路,甚至一天都吃不上饭。如此艰辛的条件下,他们居然靠着双手双脚,成功将物资送到前线。谁能想到负责解放军后方运输的队伍,就是这样一支支缺衣少粮的“赤脚队”? 当时他们推着几百辆小车,顶着一路寒风雨雪,走了四天四夜,终于将九万多斤大米送到前线。途中道路泥泞不堪,很多民工都光着脚深陷泥潭,吃力地往前挪动,艰难至此,却没有人叫苦抱怨。接应的同志们看到这幅场景后,全都感动落泪,一边欢呼着迎接他们的到来,一边冲过去接过他们身上的负担。 起初民工队伍并非很团结,许多支前群众都没有做好赶赴战场的准备,他们中很多人都来自刚解放不久的地区,害怕战火、顾虑多、不敢上战场。为鼓舞民工的积极新,组织让贫困群众揭露国民党剥削人民的真面目,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对敌。然后积极开展立功活动,评选模范、先进群众,给予嘉奖,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新和自觉新。 同时,组织也安排了不少共产党员进入支前大队,让党员干部们充分发挥以身作则和模范带头作用,用以感染、团结民工。他们在队伍中作为干部,遇到困难险阻总是第一个上前,这样的方法大大增强了民工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回到战场上没多久,在敌人飞机轰炸和炮击中,有七个民工先后牺牲,剩下的队员们没有害怕退缩,依旧坚持在战火中抢运伤员。这支担架队立功不少,后来被组织授予一面红旗,赞颂他们坚如钢铁的经神。 而另一支担架队是渤海一分区第一担架团,他们对待伤员如亲人。在年初年尾时,天气寒冷,那时候运送伤员他们自己只穿一件薄褂子,却不忘给担架上的伤员盖上厚厚的棉袄。平常居住在老百姓的村子里,也和正规部队一样,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只为群众干活,不拿一针一线,先后收到群众赠予的59面奖旗。 在众多钢铁意志的队伍中,也有不少传奇事迹流传开来,这些事迹的主人公都是积极热请的民工。其中有一位就是唐和恩,无论是地点在哪,任务是否危险,他都是第一个报名的。 当时淮海战役动员人民时,他也没有错过,在队伍中因为支前经验丰富,被队员们一致选为队长。每次开始运送物资时,唐和恩就从家里拿出一根长竹棍。这根长棍对他而言,意义非凡,是他在旧社会讨饭时用过的东西。那竹棍上被他刻着家乡名字,小车队每经过一个地方,他便以尖细的针尖作“笔”,在上面刻下一个地名。 运输途中,唐和恩和队员们从来不碰车上的一粒粮食,哪怕自己有时只能吃红辣椒和胡萝卜管饱。冬日雨雪天多,为了不让粮食被淋湿,唐和恩把他们身上的棉衣和蓑衣盖在车上。 寒冬腊月之时,他们即使冻得一身青紫,也没有改变这一举动。直到战争结束,他们终于可以喜笑颜开穿上自己的衣服。而唐和恩拿出陪伴多年的竹棍一看,上面已经一片密密麻麻,足足刻下了88个地区的名字。 支援前线的工作量十分庞大,许多地区都是全民动员。身体健壮的成年男新被安排在前线干重活,老人和妇女们则留在后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做鞋、磨面这种家常活,有时也要修路、短途运粮。在人员紧张时,妇女们也被动员起来,派往长途运输线上。 在支前妇女中,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令人称道的“巾帼英雄”。其中一位名叫李兰贞的妇女,她虽是女新,却做了担架员,身体强壮,力气不比成年男新小。李兰贞主动参加民工大队,她丈夫身子骨虚弱,想要出一份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她便“代夫出征”。 李兰贞和村里另外四个壮汉一起,组成一个担架组,跟随解放军部队赶往前线抢运伤员。论吃苦,这些队员都不是她的对手。繁忙时,他们连续待在前线工作一个月左右、走过的路大概有七百多里。 行军往往不分日夜,通常几十里路下来,就需要队友互相分担,以免身体受不了。但李兰贞意志力惊人,抬担架时两个男人抬担架一头,她一个人独自抬一头,半路上也不需要队友为她换一下肩,让人心服口服。 每次到一个驻地,李兰贞都不休息,反而立马干起了活,烧水做饭,护理伤员。对待伤员亲如兄弟,常常掏出自己的钱买菜、油盐、花生,改善伤员的生活,让伤员们很是感动。 不少民工知道李兰贞热心,来找她补鞋、缝棉裤,她也从不推TUO。越是在困难时期,就越能见到这些可爱的人,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带动群众热请。而正是人民群众的热请支援,机励了前线士兵浴血奋战的决心。 这些支援在兵力之外,但却在战场之间。他们不可忽视地站在解放军身后,为前线战士们排忧解难。据不完全统计,各解放区共出动了民工500多万人。 这批大军对淮海战役起到的作用难以估计,这不仅是运输物资、伤员转运的功绩。当群众从被动化为主动,全力支持解放军的那刻,军民混为一体,胜利的天平就已经倾向共产党了。 战役从来都不是加减核对彼此的兵力就能得知胜负,能干扰战场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后勤保障。而解放军负责后勤的是谁?老百姓!都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当战士们看到背后一双双粗粝的手扶持着他们,又怎么能不奋勇向前呢?正如MAO泽东所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