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1)-对峙丹水
更新时间:2022-04-22
终于讲到战国时代的巅峰战役-长平之战了。 这一战也是秦国史诗级的战役,以及杀神白起的封神之战。 那么长平之战是怎么开打的呢?还得从韩国的一块地,上党说起。 上党地区位于国都新郑的北部,一直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如果秦国获得了上党,就能够占据有利地势。 直接威胁韩国国都新郑和赵国邯郸。 公元前262年,武安君白起伐韩,直取韩国的重镇野王。 将上党与韩国分离开来,韩国上党地区成为孤城。 此时韩王慑于秦国的威名,决定做一次投降党,把上党割给秦国。 但是上党的郡守冯亭,觉得上党给了秦国,只会让韩国死的更快。 所以他决定把上党献给当时,唯一能和秦国扳扳手腕的赵国。 这下问题来到了赵国这里的,到底是接收呢?还是拒绝呢? 赵国的朝堂上,也分为了两派。 平阳君赵豹,觉得不应该接收上党。 理由是秦国为了获得上党,付出了一些代价,赵国白嫖会得罪秦国。 而且圣人说了,得到平白无故的好处,是一种灾难。 而平原君赵胜,却决定应该接收上党。 理由是,上党那么重要而且难打,现在能白嫖,还有不接收的道理? 至于秦国,早晚会攻打赵国,不如趁现在有好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 赵孝成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接收了上党。 这下秦国就不干了,到嘴的鸭子飞了,心里非常的不爽。 作为老流氓的秦国,能忍的下这口气?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派左庶长王龁(hé)率军进攻上党。 在王龁的率领下,秦军势如破竹一举拿下西上党。 并且向以长平为中心的东上党进发。 而赵国这里,派的是老成持重的老将廉颇。 老司机廉颇,选择了上党的长平,作为防守的主战场。 凭借险要的地形布置了三条防线。 廉颇采用的是经典的国防防守战法,不出战耗死你。 他的想法是,秦军远途作战,粮草和兵力补给都比较困难。 而长平作为赵国本土,后勤补给的优势要强于秦国。 只要坚守住,后勤补给不足的秦军过段时间就会退军。 于是廉颇修筑防御工事,不和秦军正面作战。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对峙的双方都拿对方没什么太好的方法。 这种消耗战对于秦国和赵国来说,都是很重的负担。 但是时间一长,赵国发现有点耗不过秦国了。 多种原因造成的: 1、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变成一个耕战的国家,战时的动员能力非常强。 2、秦国有巴蜀(得感谢司马错啊)、关中产粮基地。 3、秦国运粮可以走水路,可以低成本的运粮。 4、赵国运粮得走山路,运粮的消耗非常大,而且难走。 5、赵国不是产粮的国家,有一部分属于游牧地区。 战争终归是政治的延续,打仗得有好处才行,不然会被战争拖垮的。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古代打仗,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各种军械和器具都是要花钱。 战争一定程度上,打的就是综合国力,是国力的比拼。 国力弱的一方,天然占据劣势。 为了挽回劣势就得思变,变的不好就得出错,从而导致全盘皆输。 赵国这里后勤吃不消了,于是率先出招,向秦国求和。 天真啊,秦国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能随便同意你求和? 秦国却利用这次求和的机会,对外宣称散布谣言,号称赵国服软了。 这下其他几个国家,在莫不准请况下,都选择了围观吃瓜。 国际上没人出手援救赵国,赵国外交牌没打好。 秦国在这么大的消耗下,也有点吃不消了。 范雎去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老了不行了,秦国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马服君赵奢,以前击破过秦军。 其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平时喜谈兵论学,有时甚至连父亲都要甘拜下风。 谣言传到了赵国的朝堂上,赵孝成王面对当前的局面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也没什么好选择的,再用廉颇对峙下去,国力上吃不消。 这是没办法的,不是廉颇的战术不行,而是整体上不是一个等级的。 穷的国家一般是很难打的过富的国家的。 赵国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能打破僵局,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的人。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觉得赵孝成王愚蠢,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但是如何结合当时的实际请况来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一个选择。 赵孝成王决定了换人后,有人就不同意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是赵括的老母亲。 赵括的老母亲找到赵孝成王说道:“赵括他爸早就预言过,不能让他带兵。 因为他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际经验。” 赵孝成王没有答应,命令不能朝令夕改,再加上他确实也没什么好的选择。 于是赵括带着他的理论战术,来到了长平战场。 |